2017年國家公益性崗位政策規定
2017年有關國家公益性崗位的政策規定都有哪些呢,我們不妨看看。以下是CN人才小編搜集并整理的國家公益性崗位政策有關內容,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公益性崗位
公益性崗位是由政府出資開發,以滿足社區及居民公共利益為目的的管理和服務崗位。公益性崗位優先安置本區戶籍,在法定勞動年齡內有就業能力和就業愿望,持《居住證》、《就業失業登記證》或《就業創業證》的困難人員或特殊群體。
如何界定
公益性崗位主要包括:黨政群機關、事業單位及其所屬機構的后勤服務性崗位;各級政府投資的生產、經營、管理等項目及其他就業項目崗位;財政撥款的市政公共設施設備的`管理養護和景區、景點、公共場所的保潔、城市綠化維護等公益性崗位;政府投資的就業基地崗位;有關部門及行業投資興建的再就業市場攤位、商鋪及基地的管理服務性崗位;政府投資興建或政府給予優惠政策的各類經營性市場、商鋪、攤位;政府特許經營的公共服務項目;政府資助的為城鎮和社區居民提供管理及服務的交通協管、市場管理、環境管理、物業管理、勞動保障協管、托老養老、基層婦女管理服務、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服務(安置困難家庭高校畢業生)、統計調查服務、社區衛生、保健、治安、綠化保潔等服務崗位以及其他基層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崗位。
援助對象
(1)有勞動能力的城鎮零就業家庭人員;
(2)城鎮失業人員中的“4050”(女40周歲、男50周歲)人員;
(3)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并登記失業1年以上的人員;
(4)夫妻雙方失業或一戶家庭中有兩人或兩人以上失業,無其他穩定經濟來源的人員;
(5)離異、喪偶者扶養未成年子女或贍養老人,沒有穩定經濟來源的人員;
(6)城鄉就業困難的高校畢業生;
(7)有勞動能力和就業愿望的殘疾人員;
(8)軍人隨軍家屬中的就業困難人員;
(9)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中企業失業的大齡就業困難人員和零就業家庭人員;
(10)勞務移民到遷入地城鎮落戶的就業困難人員;
(11)戒毒康復、刑釋解教等特殊群體中困難人員及在城鎮居住的其他就業困難人員。
如何申報
公益性崗位由各市、縣(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組織實施,崗位使用須經個人申請、基層推薦、媒體公示、組織審定等程序。個人申請公益性崗位時,必須持零就業家庭認定材料、“4050”人員認定材料、《居住證》、《就業失業登記證》或《就業創業證》原件等相關材料,向戶籍所在地街道(社區)民生服務中心提出申請。由街道(社區)、鄉鎮民生服務中心對申請公益性崗位人員進行初審,報縣(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審核認定,并統一進行公示,經公示無異議后安排上崗。
期限、工資、社保補貼標準
公益性崗位使用期限為2年。月工資補貼執行自治區當年最新調整的最低工資標準。社保補貼標準為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單位應繳納部分,個人應繳納的養老、醫療、失業保險費由用人單位從本人工資中代扣。
如何管理
公益性崗位人員管理按照屬地管理,堅持“誰用人,誰管理” 原則,實行實崗實名制登記。用人單位應從聘用公益性崗位人員之日起與聘用人員簽訂書面勞動合同并按規定參加社會保險。勞動合同除不適用于簽訂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規定以及支付經濟補償的規定外,其它條款按照勞動合同法執行。
【國家公益性崗位政策規定】相關文章:
國家生二胎政策規定05-13
公益性崗位面試技巧01-04
公益性崗位面試的試題02-04
公益性崗位面試的技巧02-04
公益性崗位補貼02-04
公益性崗位面試試題01-04
公益性崗位的調研報告范文12-22
公益性崗位調研報告范文04-04
2017國家財稅新政策規定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