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昆明市違法建筑處置辦法最新解讀
12月6日,《昆明市違法建筑處置辦法(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處置辦法》)舉行聽證會。
昨日,昆明市城市管理綜合行政執法 局發布了《處置辦法》并對外公開征求意見,其中,對違法建筑的范圍、分類,如何防控、查處等內容都進行了規定。和以往對違法建筑查辦的傳統辦法相比,《處 置辦法》從各類相關部門以及公共市政部門、企業、建筑單位等諸多環節,對防控和查處違法建筑進行了詳細的規定。其中包括供水、供電、供氣、生產銷售商品混 凝土等企業不得對違法建筑項目提供服務或者商品等條款,如果拒不停止提供服務或者商品的,將被處以一萬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的罰款。
名詞解釋
違法建筑
《處置辦法》共計三十一條,首先對違法建筑的定義進行了明確,即指違反城鄉規劃管理未依法取得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臨時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和鄉村建設規劃許可證、臨時鄉村建設規劃許可證,或者未按照規劃許可內容建設的建筑物、構筑物及設施。
隨評
釜底抽薪
根治違建
一 孔
建設雜亂無章,嚴重影響城市市容市貌,損害城市環境和對外形象……這僅僅是違法建筑的數宗罪之一。違法建筑就是寄生在城鄉環境這個健康肌體上的“毒 瘤”,如果任由其蔓延、擴散,惡果就是尾大不掉,嚴重侵蝕城市公共資源,損害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所以,決不能掉以輕心,應及早根治。
數量不小的違法建筑的存在,對昆明的形象造成了很大損害。統計數字顯示,昆明的違法建筑,存在“存量不少、增量繼續”的嚴峻現實,一些地方違法建設呈發 展蔓延之勢,處置面臨五大難點。可以說,這是一塊頑固的“硬骨頭”,整治難度不小。基于此,《昆明市違法建筑處置辦法》對外公開征求意見,匯聚社會智慧, 破解這一難題。
處置違法建筑,就像治病一樣,要做好預防,早發現早治療,爭取把病灶消滅在萌芽狀態,露頭就打,劃定紅線,讓違法者不敢 貿然闖線,努力做到從源頭上就澆滅違法者沖動的火苗,讓大多數知難而退。這樣,增量就不會太大,整治的難度相應減少。同時,對那些違法建筑的“幫兇”,也 不能客氣,比如,誰供的水電氣、誰包工干的,由誰負責,一一打板子。疼了,自然就規矩。
違法建筑從動機上看,屬于“與公眾爭利”,違法 建設者“以房生財”,懷著自私自利的目的,不顧法律、法規,不顧對別人利益的損害,總是想著通過不正當的手段,獲取最大利益。他們在非法牟取不當私利的同 時,蠶食侵占了公共資源,制約了城市建設項目的順利實施,損害的是公眾的根本利益。從這個角度上看,對違法建筑者要采取釜底抽薪的辦法,讓違法建筑難以得 利,也能一定程度上遏制違法者的行為。
處置違法建筑,必須防止“九龍治水”的現象出現,壓實各關聯部門的責任,讓其踢不了皮球、推不脫 責任,才能做到聯動,形成合力。建立健全職能部門聯席會議機制,聯動查處、信息共享機制,違法建設管控網絡機制,違法違規建筑分類處置工作機制和長效考核 綜合評價機制,從制度上保障工作有效開展。
處罰
水電氣等不得為違法建筑提供服務
全市行政區域內對 違法建筑的防控和查處適用于該辦法。違反土地管理、林地用地、文物保護、環境及水資源保護、消防安全、水利、交通運輸等法律、法規的違法建筑,由國土、林 業等有關職能部門依照相關基本法和行業規范法規的規定處置。其他部門在處置違法建筑工作過程中,對屬于上述職能部門職責范圍內的工作應當及時進行移交。
在防控和查處方面,《處置辦法》明確,昆明市、縣(市、區)人民政府、開發(度假)園區管委會應當建立違法建筑信息共享機制,利用違法建筑監控系統、城 市網格化管理信息系統、城市管理視頻監控、衛星遙感監測、電子政務網絡、城市基礎地理信息系統等技術手段和信息資源,實現部門之間的信息互通共享。
眾所周知,違法建筑從建設到投入使用需要經過設計、建設、水電氣管網鋪線等環節,《處置辦法》也從各個環節進行了規定,對違法建筑形成有效防控和查處。 對違法建筑,工商、公安、規劃、住建、文化、環保、(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安全生產監督、消防等有關部門,對單位或者個人以未經處理的違法建設和未履行處 理決定的違法建筑作為生產、經營場所,申請辦理相關證照、登記、許可或者備案等手續的,不得辦理,并應及時告知負有查處職責的行政機關;已經辦理的,應當 依法撤銷。
供水、供電、供氣、網絡等市政公共服務單位,發現未經處理的違法建筑和未履行處理決定的違法建筑,不得提供相關服務,并及時 告知城管執法部門;已經提供的服務,應當停止提供。同時,建筑(市政)設計單位不得承攬違法建筑的施工圖設計,施工單位不得承攬違法建筑項目的施工作業。 建筑施工單位和個人、工程監理單位不得承建或者監理違法建筑項目;出售預拌混凝土的單位或者個人不得向違法建筑項目出售混凝土。
如果仍 有企業或施工單位對違法建筑項目提供服務或施工的,《處置辦法》也明確了相應處罰。其中供水、供電、供氣、生產銷售商品混凝土等企業對違法建筑項目提供服 務或者商品的,由城管執法部門責令停止提供服務或者商品,沒收違法所得;拒不停止提供服務或者商品的,處一萬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的罰款。建設工程設計、施工 單位對違法建筑項目提供服務或者施工的,由城管執法部門責令停止服務或者施工,沒收違法所得;拒不停止服務或者施工的,處一萬元以上三萬元以下的罰款。
拆除
實施強制拆除提前5日告知
《處置辦法》規定,對于新建的違法建筑,城管執法部門應當立即下發《停工通知書》和《責令整改通知書》,責令建設單位或者個人停止建設,并自行進行拆 除;建設單位或者個人拒不停止建設的,城管執法部門可以依法采取查封施工現場和設施,并按照簡易處置程序在3個工作日內予以拆除。
同 時,《處置辦法》也對城管執法部門強制拆除違法建筑進行了行為規范。根據規定,城管執法部門在作出強制拆除違法建筑決定前,應當事先催告建設單位或者個人 履行限期拆除義務。城管執法部門實施強制拆除應當對違法建筑建設單位或者個人的合法財產依法予以保護。經催告,建設單位或者個人逾期仍不履行限期拆除義 務,且無正當理由的,城管執法部門可以作出強制拆除違法建筑決定。
對違法建筑依法需要強制拆除的,城管執法部門應當向縣(市、區)人民 政府、開發(度假)園區管委會報告,由縣(市、區)人民政府、開發(度假)園區管委會組織強制拆除。城管執法部門應當提前5個工作日在現場予以公告,告知 實施強制拆除的時間、相關依據、當事人的權利和義務等。
違法建筑自行拆除后,違法建筑建設單位或者個人應當在15個工作日內清理現場。逾期未清理的,由城管執法部門責令限期清理,逾期仍未清理的,由城管執法部門代履行或者委托沒有利害關系的第三人代履行,費用按照清理成本合理確定,由違法建設建設單位或者個人承擔。
違法建筑無法確定建設單位或者個人的,城管執法部門或者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應當通過在該違法建筑顯著位置張貼公告,公告期滿仍無法確定建設單位或者 個人的,由城管執法部門或者主城區以外的鎮人民政府向公證機關辦理證據保全手續后將違法建筑依照法律規定的程序予以拆除或者沒收。
類別
11類違法建筑可處造價一成以下罰款
值得注意的是,《處置辦法》將違法建筑分為可采取改正措施消除對規劃實施影響的、住宅小區內的違法建筑和無法采取改正措施消除規劃實施影響的幾種大類,根據不同的情況處罰力度也有所不同。
其中,未取得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但已取得城鄉規劃主管部門的建設工程設計方案審查文件,且建設內容符合或者采取局部拆除等整改措施后符合審查文件要求 的違法建筑;取得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但未按照許可證的規定進行建設,采取局部拆除或者改建等整改措施后能夠符合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要求的等類型的違法建 筑城管執法部門應當責令停止建設,限期改正,處建設工程造價百分之五以上百分之十以下的罰款。
住宅小區內的違法建筑,若不影響城鄉規劃實施、不影響公共利益、不影響建筑安全及消防安全的,城管執法部門可以依法沒收違法收入,并處建設工程造價百分之十的罰款。違法收入按照相鄰同類房屋當期市場價格計算,無法按市場價格計算的,經評估確定。
已經構成改變城市規劃確定的土地使用性質的,侵占城市水源地或者對城市水源地構成污染威脅的,侵占現有的或者城市規劃確定保留的城市公共綠地、文物保護 區、市政基礎用地和其他公共活動場所的,對城市風景旅游區的環境構成直接影響的,侵占經城市規劃確定的城市道路控制紅線或者直接影響城市道路交通的,對機 場、鐵路、地鐵的正常運行構成直接影響的,對城市電訊廣播通道構成直接影響的,對城市消防安全、防洪防汛等構成直接影響的,侵占城市高壓供電走廊或者壓占 城市地下管線的,在近期建設規劃確定的控制區范圍和縣(市、區)人民政府、開發(度假)園區確定的舊城改建區域內擅自進行建設的以及有其他違反城鄉規劃的 情況,后果嚴重、不拆除難以補救的11類違法建筑無法采取改正措施消除規劃實施影響的,由城管執法部門責令停止建設,限期拆除;不能拆除的,沒收實物或者 違法收入,可以并處建設工程造價百分之十以下的罰款。
其中,不能拆除的違法建筑指的是部分拆除影響建筑物、構筑物主體結構安全或者整體 拆除影響相鄰建筑物、構筑物主體結構安全的;現有拆除技術條件和地理環境無法實施拆除的;拆除將對公共利益造成重大損害或者其他嚴重后果的三種情況。城管 執法部門在認定不能拆除的違法建筑時,應當會同規劃、土地、住建等部門組織專家進行論證,并委托有相應資質的建設工程設計單位或者建設工程質量鑒定單位進 行鑒定。
此外,《處置辦法》還規定,違法建筑建設單位或者個人或者其他相關人員如果存在隱藏、轉移、變賣或者損毀執法部門依法查封的財物的或是阻礙或者組織、策劃、教唆、煽動群眾阻礙執法部門依法查處、查封、強制拆除違法建筑的,將交由公安機關依法查處。 記者孫瀟報道
相關
違法建筑處置
目前面臨五大難點
昨日,本報記者就今年來我市違法建筑整治情況及《處置辦法》相關情況,專訪了市綜合行政執法支隊副支隊長張明維。
市綜合行政執法支隊統計數字顯示,今年截至11月17日,全市各縣(市)區共整治治理違法違規建筑1983宗,面積310萬平方米。其中:主城五區、三 個開發(度假)區、晉寧縣列入軍令狀的違法違規建筑(2016年3月以前)共計675宗,267萬平方米,截至11月17日,共拆除615宗,234萬平 方米,拆除率79.3%。3月以來,20個縣(市)區摸底調查違法違規建筑共計1864宗,面積184萬平方米。截至11月17日,共拆除1331 宗,76萬平方米,拆除率71.3%。其中:新建、在建違法違規建筑959宗,面積40萬平方米,拆除914宗,面積37萬平方米,拆除率95.3%。違 法違規建筑摸底調查中,截至11月18日,各縣(市)區上報違法違規建筑共計2608宗,面積532萬平方米。
“從統計情況來看,目前 昆明市的一些地方違法建設呈發展蔓延之勢,正在大量吞食著城市有限的公共資源和發展空間,長此以往,一些惠及群眾的民生工程將難以實施。”張明維表示,這 些違法建設,除少量用于居民自住以外,更多的是“以房生財”,或用來出租經營,或為牟取超額拆遷補償費用,在一定程度上助長了投機取巧的不良風氣,惡化了 民風,對社會良知和社會道德是一種腐蝕劑。“更嚴重的是,不少違法建筑施工條件簡陋,建筑質量低下,本身就是極大的安全隱患,如果再任其發展蔓延,不但會 極大影響昆明的建設發展,還可能引發大量社會矛盾,留下很多安全隱患,給社會穩定、人民生活帶來無窮后患。”
張明維表示,目前,昆明市 違法建筑處置過程中還存在五大問題和困難。一是整治對象復雜,從建筑實物看,有的少批多建,有的擅自加層,有的在頂層私搭亂建,有的搭建鋼架大棚,有的拆 舊建新擴大建設。從建設主體來看,有當地居民,有外來人員,甚至還有少數干部。同時,歷史遺留問題多,違法用地、非法租地進行違法建設現象突出;住宅小區 違法建設點多面廣,執法工作中存在入戶難,調查取證難,執行難。
“其次,就是疏堵結合不暢。2008年以來,由于農房多年未進行審批建 設,農村居民因子女成家(分家)以及農村三類房安全隱患突出,還急需建房的剛性需求較大,但至今‘疏’的渠道仍未打開,農村居民對多年嚴控不批現狀的不滿 情緒較深,暴力抗法現象日益突出。同時,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大量的城鄉結合部農用地價值越來越高,在經濟利益的趨勢下,一些社區、村小組為了利益,在 待開發或閑置時間長的土地上進行違法建設,造成大量租地建房的出現。”張明維說,第三就是部門聯動不力,各級國土、規劃、住建、城管等職能部門在違法建設 整治工作中受上位法的限制,監管缺位,配合協作不力,進一步增加了整治工作的難度。水、供電、供氣、生產銷售混凝土等企業在接到城管執法部門要求對違法建 設進行停電、停水、停氣等協助措施時,由于缺乏相應法律法規的支撐,不能采取相應措施。
“此外,違法建設速度快、成本低、獲利大,任其 發展不僅嚴重影響我市城鄉規劃的順利實施,阻礙城鄉規劃建設管理的正常開展,導致查處成本越來越高、查處難度越來越大,影響城鄉社會穩定。”張明維表示, 目前,昆明市對于違法建設界定標準過于簡單、籠統,出現了界定不合理、執行標準不統一等問題,再加上涉及違法建設查處整治的相關法律法規未能及時跟上城市 發展的進程,許多規章制度相對滯后,處罰幅度小、懲戒效果低,不少法律法規甚至已經缺乏實際操作性,執法部門對于違法建設缺乏切實有效的懲治和預防措施。 為此,制定實體上、程序上都具有較強針對性的地方性法規勢在必行。
為破解難題,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規劃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筑 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云南省城鄉規劃條例》《昆明市城鄉規劃條例》,在充分調研學習省內外先進經驗的基礎上,并結合昆明市違法建筑處置中存 在的問題,昆明市城市管理綜合行政執法局起草了《處置辦法》,對違法建筑界定、處置原則、部門職責、聯動機制、處置程序、問責規定等進行了明確,同時,將 建立完善職能部門聯席會議制度,聯動查處、信息共享制度,違法建設管控網絡制度等長效機制,為信息互通,配合緊密,聯合查處,協同作戰提供保障。
【昆明市違法建筑處置辦法最新解讀】相關文章:
昆明市燃氣管理條例全文最新解讀10-19
最新法律職業資格改革辦法解讀11-02
昆明市學校安全條例焦點解讀08-10
優先股試點管理辦法最新解讀07-24
2015最新機關單位繳職業年金辦法解讀08-09
2015最新東莞個人貸款新辦法解讀11-03
2016北京環境違法舉報新規解讀08-08
侵害消費者權益行為處罰辦法最新解讀05-25
食品藥品投訴舉報管理辦法最新解讀08-07
解讀石家莊工傷認定辦法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