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業務活動管理暫行辦法最新解讀
銀監會等四部委聯合發布的《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業務活動管理暫行辦法》早已塵埃落定,由此引發的雖不至于是一場行業海嘯,但也必定十分深遠。不少內容此前已經有所曝光,但《暫行辦法》的落地在多項政策上給予了更加明確的規定。寬進嚴出的網貸政策已趨于收緊,行業大洗牌的速率將大幅加快,漫漫肅清路將愈加清晰明了。能夠抗住政策洗禮并繼續茁壯成長的平臺勢必是網貸平臺中的戰斗機,將愈戰愈勇。
《暫行辦法》明確規定,對P2P網貸業務經營范圍采用以負面清單為主的管理模式,負面清單包括不得吸收公眾存款、不得設立資金池、不得提供擔保或承諾保本保息、不得發售金融理財產品、不得從事股權眾籌等業務、不得開展類資產證券化等形式的債權轉讓等13條紅線。
值得注意的是,針對《暫行辦法》負面清單中涵蓋的部分內容,監管層此前已經有過反復強調,但相關問題目前并沒有完全得到解決。大部分網貸機構依然偏離了信息中介定位以及服務小微和依托互聯網經營的本質,異化成了信用中介,存在自融、違規放貸、設立資金池、期限拆分、大量線下營銷等行為。
據盈燦咨詢聯合網貸之家最新發布的《P2P網貸行業2016年8月月報》顯示,截至2016年8月底,P2P網貸正常運營平臺數量進一步下滑,平臺數量為2235家,相比7月底下降了46家,環比下降幅度為2.02%。而在2015年8月,正常運營平臺為2283家。 銀監會相關人士表示,這些問題機構部分是受資本實力及自身經營管理能力限制,當借貸大量違約、經營難以為繼時,便出現“卷款”跑路”等情況;部分機構銷售不同形式的投資產品,規避相關金融產品的認購門檻及投資者適當性要求,在逃避監管的同時,加劇風險傳播;部分機構甚至通過假標、資金池和高收益等手段,進行自融、龐氏騙局,碰觸非法集資底線。
在這樣的行業環境下,平臺的資本實力和自身經營管理能力顯得尤為重要。互金創業既沒有明確的門檻,又可以說具有超強的專業需求和實力依托。在同等經營模式下,那些有著國資背景、風投履歷、上市標簽的平臺勢必要比泥地里冒出來的臨時起意的平臺擁有更多安全保障實力。當然,一些明面上的背景資源有時候并不代表其具有真真切切的實力,很多情況下,外在的標簽只是一場“扯虎皮、拉大旗”的包裝紙秀。
投資者在選擇考察平臺實力的時候,不光要看其宣傳文案中體現的背景資源、風控手段,還需要順藤摸瓜地去核實、推算其中的深層關系。以國資系平臺為例,已經爆出不少打臉的“偽國資”平臺,如中國恒天集團有限公司澄清了與銀豆網的關系,稱并無股權聯系。而此前銀豆網一直在網站公開宣傳獲得央企中國恒天集團旗下恒天資產3億元B輪融資,并在其官網首頁用“央企·中國恒天持股”的標語。如此前自稱是“央企背景的創新互聯網金融平臺”安心金融,而其標榜的國企公司實際只占到平臺股份的20%。
國資平臺存在真偽,但相對應的,真正的國資平臺對投資者的安全保障確實多有裨益。以新近上線的牛伯伯理財為例,按照平臺揭示內容顯示,其股東主體為中晟貿易發展中心,而中晟貿易隸屬于上海和平影視集團,是經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市場經濟研究所批準成立的央級國有控股企業。上海和平影視集團的央級國企確實是座靠譜的大山,并且追根溯源,中晟貿易是上海和平影視全資子公司,對牛伯伯主體公司深圳三牛互聯網金融服務有限公司占股80%。那么,牛伯伯作為一家全民所有制企業注資、國企絕對控股的互聯網金融平臺,相比其他同類型平臺就多出很多安全優勢了。近期和平影視針對旗下互金平臺發展狀況,提出了對三級及以上股權關系的平臺予以最終控制力的說明。這就相當于給和平影視旗下的國資系平臺又上了一把保險所,對廣大投資者來說也多了一項評判的標準。
此外,《暫行辦法》對于網貸從業機構作為信息中介的法律地位、平臺須選擇符合條件的銀行業金融機構作為第三方存管機構、借款余額設置上限,以及不得開展類資產證券化等形式的債權轉讓等都做出了明確的規定。在債權轉讓方面,之前在互金專項整治方案中的提法是“未經批準不得從事債權轉讓業務”,而《暫行辦法》則并未搞“一刀切”,只是規定P2P平臺“不得從事開展類資產證券化業務或實現以打包資產、證券化資產、信托資產、基金份額等形式的債權轉讓行為。”
目前來看,借款上限的設置、資金存管、ICP許可證等要求對于P2P行業的影響最為直接和巨大。若這幾項規定嚴格推行之后,初步測算,預計約有97%的P2P都面臨轉型或淘汰,而行業增速、規模也面臨大幅放緩、縮減。政策的縮緊對各大網貸平臺來說就像一根當空揮舞著的鞭子。鞭子看似在打,實則在敦促前進。在鞭子行使權力的過程中,有的平臺能夠依靠自身實力和前瞻性的布局達到快速前進的目標,而大多數平臺則可能無力抵抗重壓,只能尋求轉型或其他。
不管怎樣,由《暫行辦法》帶來的這場洗牌盛宴雖然會出現深淺不一的漣漪,但最終希望呈現的還是一個清明通透的高效益型互金生態圈。任何行業在發展過程中都不會是一帆風順、一蹴而就的。但就行業成長的自身屬性來說,無論政策導向如何變化,無論網貸平臺發展現狀怎樣,無論投融資者對該行業的需求出現怎樣變化,事務發展的最終狀態必然是符合現代經濟社會發展脈絡的,是符合大多數人利益需求的,是公共效益最大化的最佳表現。
【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業務活動管理暫行辦法最新解讀】相關文章:
《網絡出版服務管理規定》最新解讀08-07
商業銀行保理業務管理暫行辦法09-26
教育信息化項目管理暫行辦法201609-25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管理規定解讀08-10
2016殯葬管理條例最新解讀「熱點」08-09
醫院網絡信息安全管理制度08-06
安徽省督學管理暫行辦法09-26
食品藥品投訴舉報管理辦法最新解讀08-07
創業投資企業管理暫行辦法2017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