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屆生簽訂勞動合同后辭職是否支付違約金?
小黃是上海某著名高校的應屆畢業生,在校園招聘會上他與一家外資企業簽訂了就業協議.協議上約定了3年的服務期,1年的見習期,以及違約金4萬元.同時還約定,雙方的權利義務依報到后簽訂勞動合同為準.小黃畢業后到單位報到,與單位簽訂了為期4年,并有3個月試用期的勞動合同.小張工作了1個月后,發現該單位的管理和經營方面都與自己的想法很有大差距,覺得自己不適合這份工作,于是提出辭職.外資企業拿著就業協議要求小黃賠償違約金,小黃說明明后來又簽了勞動合同,怎么還以就業協議為準呢?雙方爭執起來.
專家解析:中國人才網指出,雙方爭執的焦點在于到底以就業協議還是勞動合同為準.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二條規定,勞動法的適用范圍是中國境內的企業、個體經濟組織和與之形成勞動關系的勞動者.而勞動合同是勞動者與用人單位確立勞動關系、明確雙方權利義務的協議.因此,就業協議中服務期限條款與勞動合同相沖突時,應以勞動合同為準.
試用期是用人單位對勞動者是否合格進行考核,勞動者對用人單位是否適合自己要求進行了解的期限,試用期包含在勞動合同期限之內.在試用期間,《勞動法》規定勞動者可以隨時解除勞動合同,不必考慮違約金的問題.因此外資企業要求小黃支付違約金缺乏依據.此外,近兩年就業協議版本中都有簽訂勞動合同后協議失效的規定,這樣一來,從根本上杜絕了就業協議與勞動合同的沖突問題.
對于大家最關心的就業協議問題,有必要給應屆畢業生們提個醒.
首先,重視簽訂就業協議.就業協議并不是單方面的對學生的約束,同時也保證了畢業生的.利益.如果沒有就業協議的制約,用人單位同樣可以隨意撕毀協議,畢業生的就業一樣沒有保障.所以,就業協議也是保護畢業生順利走上工作崗位的法律保障.不管是畢業生還是用人單位,在就業協議簽訂以后,學生報到以前發生違約的,都按照協議承擔違約責任.
其次,就業協議的效力有限.一旦學生報到,用人單位就應該和學生簽訂勞動合同,這樣才能形成法律意義上的勞動關系,此時就適用勞動合同的規定.因此,畢業生到用人單位報到后,就應該積極主動地向用人單位提出簽訂勞動合同的請求.
再次,勞動合同比就業協議效力強.雖然上海有高校就業管理規定專門解決就業協議問題,但始終不能代替勞動法對勞動關系的調整.因此當畢業生發現就業協議有違反勞動合同之處時,以法律法規規定以及勞動合同的約定為準.
http://www.shddsc.com/【應屆生簽訂勞動合同后辭職是否支付違約金?】相關文章:
沒有簽訂勞動合同辭職注意事項03-08
應屆生簽訂勞動合同時須注意的幾點02-28
公司是否必須支付年終獎09-20
簽訂勞動合同范本04-18
勞動合同簽訂書范本03-25
簽訂勞動合同注意什么02-26
有關沒有簽訂勞動合同辭職時應該注意的事項03-06
簽訂勞動合同要注意什么?03-09
沒有簽訂勞動合同解析范例02-11
關于勞動合同簽訂的范本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