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深度解讀《藝術品經營管理辦法》
2016年1月18日,文化部部長雒樹剛簽署文化部第56號令,公布了修訂后的《藝術品經營管理辦法》,將于2016年3月15日起施行。
據《2014年藝術品市場年度報告》顯示,2014年我國藝術品交易額2137億元,占全球藝術品市場交易總額的22%,列世界第二位。但同時,藝術品市場存在的制假售假、虛假鑒定、虛高評估、交易不透明等問題,嚴重制約了藝術品行業的健康發展。
北京東方雍和國際版權交易中心于2015年4月16日,正式推出了創新的藝術家運營和藝術品投資收藏交易平臺—藝術家公盤,為規范和繁榮中國藝術品市場做出了積極的努力和探索。該模式從制度和源頭上根本解決了藝術品市場的保真、防偽、鑒證、權屬、定價和流通問題,力圖打造一個公開、公平、公正、增信、增量、增值、定權、定質、定價的藝術品交易平臺。藝術家公盤已經獲得了越來越多藝術圈、投資圈、大眾的普遍關注。
隨著《藝術品經營管理辦法》的出臺,結合藝術家公盤近一年的實踐,國版交易中心更加認識到公平、規范、誠信的市場環境對整個藝術品行業健康發展的重要性。值此一年一度的315消費者保護日,國版交易中心作為主辦方,聯合中國版權協會藝術品鑒證備案中心,組織了“《藝術品經營管理辦法》學習座談會”,邀請藝術品行業的代表,包括藝術家、畫廊、拍賣行、行業協會、文交所、藝術品經營者、藝術品鑒證備案、消費者、律師、藝術市場、媒體代表,叢各自的角度,一起暢談對《辦法》的認識、看法和心得,共同為中國藝術品市場的繁榮獻計獻策。
全國文化產權交易共同市場秘書長彭中天指出,在當今藝術品市場下藝術品經營管理辦法的重要性。3月15日作為開始對我們來說有特殊的意義:執行力,打假,信用,維權幾個方面正是想提醒從業者不僅要糾正、改正自己的行為也要學會維護自己的利益。另外他還提出藝術品市場要做大,就要回歸到市場經濟的基礎來。市場經濟第一是產權經濟,市場交換的前提是權利的交換,沒有權利就沒有辦法交換。市場經濟的第二個法則,契約精神,就是信用。信用是一種結構,要增信、要疊加。契約精神是市場經濟可以長期發展的即使。第三,市場經濟是法制經濟,要有法可依。現有的市場形態已經在國家的法律下交易的只是冰山一角。現在的市場并不是一個文化市場,我們的藝術品市場只是在做“市”,不是在做“場”。管是堵,理是疏,藝術品管理辦法的出臺是對文交所、對藝術家公盤一個最好的背書。
人社部書畫委員會會長藝術家蕭瀚首先對《藝術品經營管理辦法》給予了充分肯定。他認為藝術市場第一要規范化,第二每個人都要有責任感。
拍賣行是藝術品經營流通的重要環節,規范經營是很有必要的。拍賣行經營管理辦法出臺后,肯定有蹩腳的地方,但是同樣也促進了藝術品市場更加健康的發展。通過從業人員的共同維護,市場會有更蓬勃的發展。中鴻信國際拍賣總經理王士建認為
佩斯北京畫廊總監程雪指出行業內的直接的從業者對于條例本身的進展程度不是很了解。真假的認定是行業的根本。隨著這個行業各個環節了解的加深,對于各種問題都會有改善。
國版交易中心藝術品鑒證備案部負責人邢逵通過介紹備案業務說明了藝術品鑒證備案在藝術品行業中所扮演的角色,鑒證備案與新出臺的《藝術品經營管理辦法》的契合點。同時點明藝術品經營管理辦法對于規范藝術品行業具有積極意義,同時也讓藝術品交易更加透明、規范。
消費者律師代表蘆云表示藝術品消費是一個比較小眾的范圍,這個很小的范圍卻反映了很激化的矛盾。這些問題的產生,很可能是由藝術品市場最根本的屬性決定的。美術品的經營管理辦法,首先,使藝術品和藝術品的經營活動有了更加精準的定義;其次,對于藝術品交易有一個比較全面的規范。
《上海證券報》藝術資產周刊資深記者唐子韜以近幾年來地產公司轉型文化企業所面臨的困難是實例向我們闡述了藝術品轉化為資產的困難,進一步表示藝術品經營管理辦法的出臺對藝術品資產化有很大幫助。
文化產權交易所代表羅嘉元(國版交易中心執行董事,藝術家公盤總設計師)指出了藝術品行業會出現問題的原因所在。管理辦法是針對目前市場的問題而出臺,藝術家公盤就是面對現在市場的問題而產生的。
作為此次座談會的總結,由國版交易中心執行董事、藝術家公盤的負責人羅嘉元先生發起倡議——“為積極響應《藝術品經營管理辦法》,我們愿意從自身做起,并向全社會倡議:規范藝術品經營,繁榮藝術品市場,促進藝術品公開透明交易,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
【深度解讀《藝術品經營管理辦法》】相關文章:
解讀《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注冊管理辦法》09-25
天津市食品銷售經營風險分級管理辦法09-26
最有深度的話10-11
有深度的句子11-03
很有深度的句子02-10
很有深度的經典說說03-24
有深度的經典的說說03-25
有深度的經典說說03-17
有深度的說說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