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河北大氣污染防治條例3月實施
河北省十二屆人大四次會議近日表決通過了《河北省大氣污染防治條例》,并將于3月1日起施行。條例共8章93條,對政府及其部門責任、各類污染源防治措施、重污染天氣應對機制、區域協作機制等進行了規定。歷經4次審議、幾經修改后,條例終成為河北治霾的重要法治保障。
河北省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主任馮志廣表示,這部條例是以環保法和大氣污染防治法為基本依據,對河北大氣污染防治作出頂層設計和制度安排,不僅強調能落地,體現河北特色,也是河北法條最嚴格、罰則最嚴厲的一部法規。
2015年12月25日,河北石家莊被霧霾籠罩多日后終于“撥霾見日”。高樓在云霧中若隱若現,懸浮半空就像海市蜃樓。
源頭管控進行全面規范
“條例是按照源頭管控、過程嚴管、后果嚴懲的思路對大氣污染防治進行全面規范的。”河北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馬蘭翠說。
河北是用煤大省,燃煤消耗量巨大,削減燃煤總量是改善大氣環境質量的重中之重。為此,條例專門就燃煤污染防治方面的煤炭減量、禁燃區劃定、煤質管理、鍋爐改造、集中供熱、農村清潔能源等問題予以詳細規定。
條例明確,河北省人民政府發展和改革部門應當會同有關部門,制定區域煤炭消費總量控制規劃和削減目標,逐步降低煤炭在一次能源消費中的比重,重點削減工業用煤和民用煤使用量,實現煤炭消費負增長;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加強煤炭質量管理,禁止生產、進口、運輸、銷售和使用不符合標準的煤炭,鼓勵燃用優質煤炭。
根據條例規定,河北將實行重點大氣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制度,逐步削減重點大氣污染物排放總量;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優化產業布局,逐步將鋼鐵、水泥、平板玻璃、化學合成制藥、有色金屬冶煉、化工等重污染企業搬出城市建成區和生態紅線控制區;設區的市人民政府應將不低于城市建成區面積80%的范圍劃定為高污染燃料禁燃區。
針對當前篡改監測數據等技術性大氣污染違法犯罪逐漸增多的情況,條例提出,河北實行大氣污染物排污許可管理制度;向大氣排放污染物的重點排污單位,應當按照國家和河北有關規定,安裝使用大氣污染物排放自動監測設備,并與環境保護主管部門的監控設備聯網;重點排污單位不得破壞、損毀或者擅自拆除、閑置大氣污染物排放自動監測設備,不得篡改、偽造監測數據。
此外,條例還就非商用建筑擴建排放油煙的飲食服務項目、露天焚燒秸稈、遺撒渣土、露天燒烤食品等關乎民生的內容作出規定,明確了相關處罰細則,并就限行限產等重污染天氣應急響應的配套措施作出規定。
多輪聽證攻克難點問題
“咱們在法律規定當中一直提鼓勵公交出行,光鼓勵不行,必須得拿出真金白銀切實地去扶持它。在作出限行響應時,公眾是否可以免費或者半費乘坐公交呢?”在河北省人大常委會就大氣污染防治立法召開的聽證會上,石家莊經濟學院環境資源法教研室主任馬紹峰提出自己的意見。
馬紹峰的意見最終進入《河北省大氣污染防治條例》,第五十九條增加了“根據重污染天氣應急響應級別,可以采取減免公眾乘坐公共交通工具費用”的內容。
2015年4月,在廣泛征求各地黨委政府、相關企業的意見后,《河北省大氣污染防治條例(草案)》提交河北省人大常委會初審,隨后歷經3次常委會審議,其間幾易其稿,并在今年1月提交河北省人大會議再次審議。“歷經4審通過,多次修改完善變動極大,這在河北地方立法史上是不多見的,體現了河北省人大常委會的重視程度。”河北省人大常委會法工委副主任周英說。
為了聽取更多人的意見,河北省人大常委會在大氣污染防治立法過程中多次舉辦聽證會。在2015年12月舉辦的聽證會上,來自河北各地不同行業、不同地區的16名陳述人圍繞大氣環保核心問題陳述了各自的意見和建議,100多位社會各界人士旁聽了聽證。此前的10月,還舉行了網上立法聽證,來自河北各級政府及其部門、社會組織、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業、農村的127人參與,收到意見和建議289條,這也是河北第一次就地方性法規草案進行網上立法聽證。
在進行立法聽證的同時,河北省人大常委會還派出6個小組,分赴全省11個設區的市征求意見,面對面征求省人大代表關于大氣污染防治立法的意見。其間,共召開座談會11次,收集到涉及農村燃煤污染治理、清潔能源推廣、深化科技支撐、擴大公眾參與等相關意見和建議380余條,面對面征求意見的代表人數占河北省人大代表總數的25%以上。
協同立法強調聯防聯控
在京津冀協同發展的大背景下,大氣污染防治工作備受矚目。“在河北制定大氣污染防治條例過程中,京津冀三地首次開展立法協同,就建立協調機制、環評會商、協同監管、聯防聯治等作出規定。”河北省人大常委會常務副主任宋恩華說。
京津冀三地人大常委會出臺《關于加強京津冀人大協同立法的若干意見》后,生態環境保護成為協同立法的優先選項,作為最為急迫的重大立法項目,三地對大氣污染防治展開聯合攻關。
馬蘭翠介紹,為使京津冀三地在大氣污染防治中統一行動,聯防聯治,堅持標準相同、處罰相當,河北省人大常委會工作人員專門赴京津人大常委會立法工作機構征求意見,兩地大氣污染防治立法也征求了河北的意見,三地就此項立法達成高度共識。
條例明確,河北省人民政府及相關部門應當與北京市、天津市以及其他相鄰省、自治區建立大氣污染防治協調機制,按照統一規劃、統一標準、統一監測、統一防治措施的要求,開展大氣污染聯合防治;建立大氣污染預警聯動應急響應機制,統一重污染天氣預警分級標準,加強區域預警聯動和監測信息共享,開展聯合執法、環評會商,促進大氣污染防治聯防聯控。
針對京津冀協同發展中遇到的實際問題,條例規定,河北省人民政府有關部門在實施產業轉移的承接與合作時,應當統籌考慮與北京市、天津市以及其他相鄰省、自治區大氣污染防治的協調,通報可能造成跨界大氣影響的重大污染事故,協調跨界大氣污染糾紛。
馮志廣表示,京津冀協同立法重在“協同”,有利于通過立法破除行政壁壘和地方保護主義,使三地各項法規所調整的社會關系、規范內容、法律責任統一協調,最大限度地發揮協同推進優勢。
【河北大氣污染防治條例3月實施】相關文章:
寧波市大氣污染防治條例7月實施09-26
河南省大氣污染防治條例08-10
石家莊市大氣污染防治條例(全文)09-26
《河北省旅游條例》五一實施08-10
2016《河北省旅游條例》五一實施08-10
大氣污染防治工作總結02-13
大氣污染防治自查報告04-08
大氣污染防治工作總結的范文09-27
大氣污染防治工作總結(15篇)05-16
大氣污染防治工作總結15篇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