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經典佛語的語錄49句
現實生活中天堂和地獄并不存在,我們沒有理由去相信。但是天堂般的生活我們曾憧憬過;地獄般的感受我們曾經歷過。我們為什么沒有用心去體會它們的存在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準備的佛語的語錄49句,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1、或許,轉身是為了忘卻,可,轉過身,卻發覺,有一種撕心裂肺叫做思念。
2、許多人常喜歡研究"說話之道",以便在為人處世中游刃有余。其實,最好的說話之道,不是學習怎么說話,而是怎么做人。人做得比較善良、誠懇,就算語言拙劣一點,大家也會喜歡你;如果心腸不好,就算嘴巴再會說,別人被蒙騙了一時,也不會被蒙騙一世。所以,言為心聲,學說話不要舍本逐末。
3、生活里我們要檢查自己那些逃避的念頭和拖延的理由,這個世界怎么樣,它和我們的心地是不是溫和有關系,和我們的心態是否友好有關系,這天下事就像牙齒咬舌頭,一切都在協調中存在。
4、發心從最初便要廣大,行事到最終還需周全。
5、每個人都應該相信,自己就是一座寶藏,之所以沒有被人發現,是因 為埋藏得太久、太深。每個人都應該堅信,自己就是一顆鉆石,之所以沒 有被世人認可、發光,是因為沒有遇到鑒賞寶石的良師。每個人都應該自 信,自己就是一匹千里馬,到今天還沒有被伯樂發現,是因為伯樂太少、 太忙。每個人都應該要突破自己,去為個人的成功努力,努力一定會見證 自己的成長。
6、一個好人的一次善行,其價值絕非善行本身,它能使苦惱中的人感受到這個世界的美好,重拾對他人、對生活的信心,世界觀和心態的改變,對未來的人生將產生深遠的影響。當一個人的善行通過口口相傳或文字傳播后,還能使更多人受到積極影響,可謂價值非凡。
7、在大街小巷傳唱的時候,當年的糧食一定就會鬧天災,如今神曲"忐忑"
8、苦是佛教的基本觀念之一,是佛教對人的現實存在所作的狀態定位和價值判斷。苦諦是四圣諦之一,也是最關鍵的一諦。佛教說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怨憎會、愛別離、求不得、五蘊盛。
9、情緒不因環境的優劣而改變,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富亦欣然,窮亦無礙。
10、中國幾千年的基因傳承,幾千年的美德傳遞,時至今日,實 際上并沒有發生變異,也沒有產生斷裂,它依然存活在我們每個人的 心靈深處,只不過因為這樣那樣的原因,它累了、倦了,暫時沉睡 了,一旦被召喚就會醒來。重要的是,誰去召喚?是否有人愿意自覺 承擔起召喚的.責任。
11、對于我們初學者來說,在內心中未生起菩提心和證悟空性之前,應唯一觀修死亡無常。世尊說:"若多修無常,已供養諸佛;若多修無常,得諸佛安慰;若多修無常,得諸佛授記;若多修無常,得諸佛加持。“
12、凈土非遙,靈山不遠,都在我們舉心動念之間。
13、有人說,人的一生就是一次又一次的選擇,在不同的時期、不同的人生境界中,我們的選擇標準會隨之發生變化。一旦選擇的標準發生了變化,視野就會隨之發生變化。以前可能只看得到自己身邊的一人一草一木,當眼光變得長遠、遼闊后,看到的就是整個世界的寬廣無限。
14、禪宗不立文字,因為文字是語言的符號,思想是沒有聲音的語言,如果執著這些東西是實有,便被其纏縛、障礙,而發掘不出真理來。
15、西方有句諺語說得好:不要為打翻了的牛奶而哭泣。牛奶已經打翻 了,不論你怎么惋惜、慨嘆,也都無濟于事,牛奶不會再跑回盤子里。但 如果因為今天打翻了的這盤牛奶,我們以后再不打翻牛奶,不再犯類似的 錯誤,即使打翻一盤牛奶也是很值得的。
16、人活著與死亡只是肉體的異化,死亡的實質是靈魂的新生。
17、返本還源便到家,亦無玄妙可稱夸;湛然一片真如性,迷失皆因一念差。
18、三界皆是有為生滅作法,先有今無,今有后無,念念生滅,相續相似生故,可得見知,如流水、燈焰、長風。
19、常保自我警惕的心,懂得如何做對的事,人生就不會后悔。
20、心凈則土凈,度人先度己欲得凈土,當凈其心,隨其心凈,則佛土凈。
21、即心即佛,心佛眾生,菩提煩惱,名異體一。汝等當知,自己心靈,體離斷常,性非垢凈,湛然圓滿,凡圣齊同,應用無方,離心意識。
22、貪求享受的人生,是一片空白。
23、布施并不只是送施財物,而是能放下對物質的貪欲;持戒并不只是斷惡行善,而是能生起對輪回的出離;忍辱并不只是壓抑憤怒,而是能調伏內心的嗔恨;精進并不只是努力修法,而是能時時刻刻保持法喜;禪定并不只是得到平靜,而是能安住于本然的自覺;智慧并不只是通達經典,而是徹底覺悟心的本性。
24、每個人都是自己命運的建筑師,都需要做自己的主人,選擇自己的道 路。可是,在我們的生活中,許多事情本該我們自己現在來做,但我們不 想做,往往還找出千萬條理由來安慰自己可憐的心,這種心態是一種懶 惰。依賴和不負責任的表現。
25、即使世間的科技再高明,創造力再驚人,物質世界改變再大,到面臨死亡時,仍然無法改變無常的事實,也無法解決生老病死的問題。喬布斯先生的離世,就是對大家的一個提醒,也是一個呼喚,使我們從輪印回的沉迷中覺醒。
26、素食可培養耐力、慈悲與智慧。
27、一人一切人,一切人一人;一行一切行,一切行一行。是名他力往生。十界一念,融通念佛。億百萬遍,功德圓滿。回我所唱,透通眾人;眾人所唱,融攝于我。是融通念佛也,其功德逾獨稱焉。
28、心若照顧得好,人生就快樂;反之,則苦難偏多。
29、追求真善美,才能美化人生。
30、學道深宜退步體究,但以生死為念,世諦無常,是身非堅久,一息不來,便是異世。
31、超脫于心隨性生活煩惱隨心而生,善隨心而起,罪也隨心而起。心是人們的人生中最難以突破的局限,很多人因為莫名的煩惱而耽誤了大事,因莫名的愧疚讓自己的生活處于悔恨之中。而禪,讓人們超脫于心之外,隨性生活。
32、光陰荏苒,歲月靜好。與光陰把盞,與溫暖言歡,少些嬌情,少些浮躁。萬般情事,諸多悲喜,不過是歲月湍急中一渺小沙礫,無需牽強,不必苛求。淡守一心安逸,清捻一卷馨香,文字里徜徉,生活里快樂,眼中有明媚,心中有閑田,分分鐘都會開滿春天。
33、忘掉種種多余無用的東西——名、利、仇、怨,不斷重新開始,讓思維的長卷上不留痕跡。記住該記住的,忘記該忘記的,改變能改變的,接受不能改變的,開心地度過一天天、一年年,讓幸福像涓涓的小溪一樣在我們的身邊靜靜流淌。
34、人生就像一扇門,有人悲觀于門內的黑暗,有人卻樂觀于門內的寧靜;有人憂愁于門外的風雨,有人卻快樂于門外的自由。其實,人生活得就是一種心態、一種心情,保持一個好的心態,人生就是一個快樂的天堂。
35、諸供養中,法供養最。所謂如說修行供養,利益眾生供養,攝受眾生供養,代眾生苦供養,勤修善根供養,不舍菩薩業供養,不離菩提心供養。
36、好是風和日暖,輸與鶯鶯燕燕。滿院落花簾不卷,斷腸芳草遠。
37、你我都是一個心,只因迷悟而不同。
38、人老總是不知不覺,剛覺得還稚嫩,轉眼就有了白發。誰能和時光做戰呢?都會敗下陣來,我們每個人全是時間的敵人,它穿越多少人的光陰抵達我們面前?仍然這樣青春無敵。時間真是恐怖。
39、佛曰: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凈,不增不減。
40、順理生心,名善。——道生
41、應該怎樣,就表現怎樣的心,既不矯揉造作,又不虛偽處世,完全是一種真實自我的流露,在這種真我里心自然解脫自在了。
42、緣來則去,緣聚則散,緣起則生,緣落則滅。
43、人在荊棘中,不動不刺。人曰:人在蓮臺上,不動即佛。
44、本意天良是每一小我最公正的審訊官,你騙得了他人,卻永遠騙不了你自身的本意天良。
45、像一場煙花開放,我和他的愛情,我和他的糾纏,只不過短短幾年時間,幸福便如雨中濕了翅的鴿子,撲落落地掉了下來。 ——雪小禪 《賞心只有三兩枝》
46、如果我們真能看清苦的形成和苦的消失,那么我們便不會再受制于苦,而達到沒有苦的生與苦的消失的境界。
47、生活總是這樣,你以為失去的,可能在來的路上;你以為擁有的,可能在去的途中。人生最大的踐行,是管住嘴和邁開腿;人生最大的寬容,是沒什么和算了吧;人生最大的徹悟,是怎么來和怎么去;人生最大的選擇,是怎么活和怎么死;人生最大的幸福,是己身安和心亦寬。
48、你是我的歲月如歌,在某些其貌不揚的角落。
49、但有諸見,即是無邊身。若有見處,即名外道。法不孤起,仗境方生。
【2021年經典佛語的語錄49句】相關文章:
經典佛語的語錄合集36句04-09
經典佛語的語錄摘錄30句04-02
2022年經典佛語的語錄集錦40條04-08
經典的生活語錄04-11
經典友誼的語錄11-10
經典經典的qq語錄49句04-01
經典經典的生活語錄58條03-31
經典經典的微語錄96條03-31
經典經典的微語錄76條03-28
經典經典的語錄匯編60句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