質量安全演講稿范本
篇一:安全質量從我做起演講稿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同事:
大家好!
借著“安全質量在我心中”的演講機會,衷心祝福大家身體健康,永遠平安幸福。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用責任構筑平安》。 在全球經濟變幻莫測、市場競爭更加冷酷無情的今天,安全、質量工作已成為彰顯社會責任、影響民生穩定的重要問題。因此,一個企業只有始終保持強烈的憂患意識和社會責任感,時刻把民眾安危放在首位才能不斷發展壯大。任何玩忽職守、濫用職權的行為,必將受到嚴厲的制裁!三鹿奶粉就是個典型的例子,它無視民眾信任,不顧社會公德,放松對安全質量的監管,肆意添加三聚氰氨,讓無數兒童身體遭受損害,這種企業,怎么可能不被市場所拋棄?它的下場警示我們:安全質量是企業賴以生存的基礎,是檢驗企業有無社會責任的重要砝碼,更是塑造企業品牌的根本所在!在它面前,我們來不得半點虛假與松懈。它是我們應該敬畏與守候的保護神!我們修路架橋,本是利國利民的大好事,如果我們修的是不合格工程,如果我們建的工程出了事,我們怎么對得起民眾對得起企業對得起自己的良心? 有人說,工地上不出事就不叫工地了!天災人禍,怎么防?我以為這是對生命最無知的說法,這是極端不負責任的托辭!是的,天災面前,我們無能為力,但我們可以未雨綢繆,時刻注意安全質量,預
先作好防范措施,盡量將災難降到最少!然而人禍卻是人為的,是完全可以杜絕的。有資料顯示, 90%以上的事故是責任人心存僥幸,安全措施沒到位而造成的。試想一下,如果防范到位,監管到位,社會責任心到位,安全隱患消除及時,怎么可能還會發生事故?
我們永遠不會忘記,20xx年5月12日,里氏8.0級的地震突然襲擊了汶川,瞬間,多少家園被毀,多少同胞被埋!那一刻,舉國同悲。我們同樣不會忘記,在這猙獰的災難中,一個叫葉志平的校長和他的桑棗中學用愛和責任譜寫的傳奇!地震過后,滿目瘡痍!唯有桑棗中學巍然屹立! 2300多名師生也以1分36秒的速度全部安全轉移到了操場!無一人受傷!這個奇跡,讓極度悲傷的人們看到了希望,再一次感受到了責任的力量!誰敢相信,這棟教學樓剛建成時是座典型的豆腐渣工程,沒人敢進去。葉志平擔任校長后,連續多年四處想盡辦法籌集資金對其進行徹底的整改加固,不僅如此,他還堅持每個學期組織全校師生進行一次緊急疏散演習。葉志平并不知道哪天會發生地震,卻義不容辭地堅持著,努力著,防范著!他用實際行動告訴我們: “防范勝于救災”!只有看重責任,才能把握好做人做事的分寸!
安全和質量是緊密聯系在一起的,如果說安全是天,那質量就是地!不重視安全的人必然不會重視質量,不重視質量往往會導致更大的安全事故,遭受更大的經濟損失。1999年1月4日,重慶綦江彩虹橋發生整體垮塌,造成40人死亡,14人受傷,直接經濟損失600多萬元。20xx年8月13日,湖南鳳凰正在建設的堤溪沱江大橋發生坍塌,造成64人死亡22人受傷,直接經濟損失3974.7萬元。這些血淚組成的數字再次證明:安全質量才是效益!施工過程中不講社會責任,不服監管,圖一時蠅頭小利偷工減料的行為,最終必將付出慘重的代價!盡管相關責任人事后都受到了法律的制裁,可是,那些父母喪子之痛,妻子失夫之悲,兒女無父之苦,又豈能因此告慰?那無辜逝去的人們,他們的在天之靈就豈能真正安息?承建這些工程的施工單位,又能拿什么來彌補?
千里長堤,潰于蟻穴!安全質量工作不是面子工程,需要形成制度,養成習慣扎扎實實地開展,不漏一個細節,不留一個疑點,真正將安全、質量隱患杜絕在源頭!確保工程一次成優,減少返工費用,才能真正創造效益,贏得市場,樹立品牌形象!
作為企業員工,我們注重安全質量,就是對家庭負責,對企業負責,就是給自己積累幸福!我們常說,要保護好自己,怎么保護?那就是不傷害自己,不傷害別人,也不被別人傷害!但是,有些工人為了方便省事,不想系安全帶,不想戴安全帽,不遵守規章制度,總以為事故離自己很遠,可是,常在河邊走,怎能不濕鞋呢?長期的麻痹大意怎么可能不出事?我認識的一位農民工,還不到三十歲,本是激情迸發、全力以赴承擔家庭責任的時候,卻在一次高空作業中因為沒系安全帶永遠地離開了......他的親人趕過來時,悲慟欲絕,他的白發母親當即昏倒,他的妻子緊緊抱著他冰冷的身體一遍遍地哭喊:
“你就這么迎接我的嗎?”還有,那個剛剛學會挪步的孩子,甚至沒有來得及完整地叫上他一句爸爸啊!一切的幸福和承諾,都因他的突然離去戛然而止!可是,因為對安全質量工作的不重視,現實生活中這種悲劇卻還在不停地上演。
生命是脆弱的,它對每個人都只有一次!失去了就永遠無法挽回!親愛的朋友們!同事們!為了讓我們的企業蓬勃發展,讓我們的家園不再有淚水,讓我們的生命不再有悔恨,讓我們共同努力,樹立高度的責任心,拉緊安全質量這根弦,真正將其銘記心中,落實于行動,讓我們為國家和人民建造出更多的精品工程而努力奮斗!讓健康、幸福和平安如星星之火永遠流傳!
篇二:安全質量演講稿
從始至今安全、質量已成為彰顯社會責任、影響民生穩定的重要問題。因此,一個企業只有始終保持強烈的憂患意識和社會責任感,時刻把安危放在首位才能不斷發展壯大。有人說,工地上不出事就不叫工地了!天災人禍,怎么防?我以為這是對生命最無知的說法,這是極端想法。天災面前,我們是無能為力,但我們可以未雨綢繆,時刻注意安全質量,預先作好防范措施,盡量將災難降到最少!然而人禍卻是人為的,是完全可以杜絕的。有資料顯示, 90%以上的事故是責任人心存僥幸,安全措施沒到位而造成的。試想一下,如果防范到位,監管到位,社會責任心到位,安全隱患消除及時,怎么可能還會發生事故?我們永遠不會忘記,2008年5月12日,一個叫葉志平的校長和他的桑棗中學用愛和責任譜寫的傳奇!地震過后,滿目瘡痍!唯有桑棗中學巍然屹立! 2300多名師生也以1分36秒的速度全部安全轉移到了操場!無一人受傷!這個奇跡,讓極度悲傷的人們看到了希望,再一次感受到了責任的力量!誰敢相信,這棟教學樓剛建成時是座典型的豆腐渣工程,沒人敢進去。葉志平擔任校長后,連續多年四處想盡辦法籌集資金對其進行徹底的`整改加固,不僅如此,他還堅持每個學期組織全校師生進行一次緊急疏散演習。葉志平并不知道哪天會發生地震,卻義不容辭地堅持著,努力著,防范著!他用實際行動告訴我們: “防范勝于救災”!只有看重責任,才能把握好做人做事的分寸!
質量工作和安全工作關系密切,二者完全可以相互借鑒,聯合開展工作,尤其應對某些雙方都要管的工作進行統一部署和安排。例如生產現場的整潔文明生產,從質量管理角度看,環境是影響產品質量的一個重要因素,因此要搞好;從安全角度看,亂堆和亂放、污染嚴重,正是事故隱患之一,因此也要整頓。在生產現場往往會出現以犧牲質量和安全為代價的現象,比如單純強調生產為了趕進度和節約成本,單純強調施工數量、施工進度等,而違規生產和違章操作的現象,在趕進度的時候,忽視對材料、設備的檢驗、忽視生產工藝,交叉施工不注重接口、節點施工的協調和把關,相互搶點,野蠻施工,以保開通為目的,忽視安全與質量、抱著“以后整改”的心態,這也是造成各類安全事故的根本原因。 千里長堤,潰于蟻穴!安全質量工作不是面子工程,需要形成制度,養成習慣扎扎實實地開展,不漏一個細節,不留一個疑點,真正將安全、質量隱患杜絕在源頭!確保工程一次成優,減少返工費用,才能真正創造效益,贏得市場,樹立品牌形象!作為企業員工,我們注重安全質量,就是對家庭負責,對企業負責,就是給自己積累幸福!我們常說,要保護好自己,怎么保護?四不傷害!但是,有些人為了方便省事,不想系安全帶,不想戴安全帽,不遵守規章制度,總以為事故離自己很遠,可是,常在河邊走,怎能不濕鞋呢?長期的麻痹大意怎么可能不出事?回顧我們身邊的事故案例,一切的幸福和承諾,都因他的突然離去戛然而止!可是,因為對安全質量工作的不重視,現實生活中這種悲劇卻還在不停地上演。
生命是脆弱的,它對每個人都只有一次!失去了就永遠無法挽回!為了讓我們的企業不流血不流淚,讓我們的生命不再有悔恨,讓我們共同努力,樹立高度的責任心,拉緊安全質量這根弦,真正將其銘記心中,落實于行動,因此,多數專家認為,安全問題均與工程質量、產品質量和工作質量直接或間接關系,三聚氰胺毀掉了一個三鹿;含有敵敵畏的金華火腿讓金華身敗名裂;一個腳踏板毀了豐田一百多年的信譽和形象。產品質量要提升,認真的態度是保證。要讓每一位員工,都深刻知認識到必須做好每個細微環節,要知道稍有不甚,就會造成質量事故。正所謂“千里之堤,潰于蟻穴”。造成這些都是些簡單的操作細節上的問題,但也正是這些細節決定了成敗。海爾總裁張瑞敏說過:“什么是不簡單,把每件簡單的小事做好就是不簡單”。如何把每件小事做好?那就要求有認真的工作態度來保證。
【質量安全演講稿范本】相關文章:
質量證明書俄語范本10-01
質量安全工作年終總結11-25
質量安全管理簡歷模板下載07-05
公司安全質量工作報告04-17
產品質量獎懲制度范本09-25
安全規章制度范本08-29
勞動安全合同范本03-07
包鋼質量證明書范本參考02-16
安全教育培訓計劃范本02-26
安全演講稿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