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善美伴我行演講稿
演講稿可以幫助發言者更好的表達。在生活中,在很多情況下我們需要用到演講稿,寫起演講稿來就毫無頭緒?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真善美伴我行演講稿,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尊敬的各位評委、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我是四年級一班的倪東來,今年九歲。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真善美伴我行》。 羅丹曾經說“世界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是啊,我們身邊缺少過真善美嗎?答案自然不會是否定的,真善美就在身邊。時間仿佛是一個匆匆的過客,不知不覺中,又迎來了我們班值周。那一個個別在肩頭的鮮紅值勤標志,就是一種責任壓在同學們的心頭。你會發現,每一次值周,鍛煉的不僅是我們的能力,它還在校園里傳遞著同學之間溫暖的真情。星期一的操場上散布著很多樹葉,雖不能稱密密麻麻,也不能說是星星點點,我們班有不少做完自己份內工作的同學自發來到操場,彎下腰,拿起掃把默默地掃起來,他們并不奢望得到贊美,只想幫助同學,為班級出一份力,為美化校園作一份貢獻,僅此而已。這份同學們的真情就這樣傳遞著,身邊的真情很溫暖。我作為四年級一班的一員,我感到十分自豪!
在我們身邊,同樣有真善美的典范。有一個叫張雪群的姐姐,父親因病離世,母親不堪家庭重負離家出走,年僅11歲的她,不得不早早地將生活扛在肩上。她不僅要照顧兩個妹妹、奶奶,而且還要照顧患病的伯伯。張雪群起床后的第一件事是將一家人的早餐備好放在鍋里。由于奶奶和伯伯不便勞動,下午放學后,張雪群再帶著兩個妹妹,一起回家,為家人做飯,干農活。晚飯后,姐姐張雪群先為妹妹輔導作業,然后才開始自己的作業。待到休息時,已是晚上11點。她才11歲啊,11歲,正是我們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在爸爸媽媽懷里撒嬌的'年紀。而她稚嫩的肩膀,卻過早地扛起了家庭的重擔。在學校,張雪群更是個“品學兼優”的好學生,雖然家庭條件艱苦,但是卻對生活充滿了感恩,只要是別人幫助過她,她都很懂得感恩。這難道不是我們學習的榜樣,不是真善美在她身上的集中表現嗎?
是啊,播種一種行為,收獲一種習慣;播種一種習慣,收獲一種性格;播種一種性格,收獲一種命運。同學們,養成良好的品德,需要老師的教導,同學的幫助,更需要我們自己嚴格要求自己,人世間的真善美是我們的行為導航,它們不僅寫在紙上,而且要記在我們心里,更重要的是要體現實際行動上。每個人的舉手投足之間,都傳遞著豐富的文明信息。讓我們借著深入推行真善美的東風,從現在做起,從自己做起,從點點滴滴的小事做起,養成良好的文明習慣,做文明學生。管住我們的口,不隨地吐痰;管住我們的手,不亂扔垃圾;管住我們的腳,不去不該去的地方。 校園里不是缺少真善美,身邊也不是缺少真善美,只要你有一雙善于發現美的眼睛!同學們,你發現身邊的真誠善良和美好嗎?讓真善美的文明之花開遍校園的每個角落。
【真善美伴我行演講稿】相關文章:
禮儀伴我行演講稿03-14
校園安全伴我行演講稿03-07
2022交通安全伴我行演講稿03-15
校園安全伴我行演講稿11篇03-09
安全伴我行演講稿(精選15篇)03-09
安全伴我行演講稿(通用15篇)03-09
安全伴我行演講稿合集15篇03-09
安全伴我行演講稿(匯編15篇)03-07
文明禮儀伴我行演講稿精選15篇03-11
安全伴我行征文范文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