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人做人爱视频免费,97久久精品人人搡人妻人人玩,欧洲精品码一区二区三区,999zyz玖玖资源站永久

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慈善演講稿

時間:2021-07-05 18:13:36 演講稿 我要投稿

慈善演講稿匯總八篇

  演講稿是一種實用性比較強的文稿,是為演講準備的書面材料。隨著社會不斷地進步,演講稿的使用頻率越來越高,在寫之前,可以先參考范文,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慈善演講稿8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慈善演講稿匯總八篇

慈善演講稿 篇1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愛心人士:

  大家下午好!能夠榮獲中華慈善獎,并作為獲獎代表發言,我感到非常的榮幸。中華慈善獎是表彰善行善舉、弘揚慈善文化的國家最高獎。這項殊榮,不僅僅是對我們巨大的褒獎,更是向全社會傳遞人人為善、積極參與慈善公益事業的正能量。

  對于貧困,我是有非常深刻體會的。我出生在河南豫東一個非常貧窮的地方,我1歲零3個月的時候,母親得病,沒錢看病,也沒地方看病,就這么走了,我就成了半個孤兒。從小到大我是吃地瓜和地瓜面長大的,鋪的、蓋的、穿的都是補丁摞補丁。讀小學的時候,在村里面幾間不遮風、不擋雨的破草房里面,用泥巴臺子做的課桌,遇到下雨天氣,外面下大雨,里面下小雨。讀中學的時候,離家比較遠,每星期背一筐地瓜、地瓜面做的黑窩頭,還有一瓶鹽去學校,一日三餐每餐吃一個地瓜、一個黑窩頭,喝一碗鹽水。夏天天熱,半天黑窩頭就長毛了,洗一洗再吃。高中畢業后,我想找份每個月10塊錢的搬磚頭的活,都找不到。當時,我是非常渴望能夠得到別人的幫助,非常渴望能夠有一份工作,非常渴望能夠走出農村、吃上白面。就在這個時候,國家恢復高考,我考上了大學。因為沒錢讀書,沒錢吃飯,每個月是國家給了14塊錢的助學金,我讀完了大學。大學畢業后,在國企打工十年,在民企打工五年。96年成立恒大,趕上國家改革開放的好政策,公司從開始的七八個人發展成為現在有14萬員工的世界500強企業。

  沒有國家的恢復高考政策,我就離不開農村;沒有國家每個月給我14塊的助學金,我就讀不完大學;沒有國家改革開放的好政策,就沒有恒大的今天。所以,我和恒大的一切,都是黨給的,國家給的,社會給的。飲水思源,我們一定要回報社會,一定要積極承擔社會責任,一定要多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

  當前,脫貧攻堅是我們國家的頭等大事。恒大和全國其他企業一樣,積極投身脫貧攻堅戰。20xx年12月,恒大集團結對幫扶貴州省畢節市,我們抽調2108人組成扶貧團隊,常駐烏蒙山區,無償捐贈110億,建設50個新農村、12個移民社區,從大山深處搬出5.2萬貧困戶,從大山深處移民出22.18萬貧困群眾;為畢節全市七縣三區的貧困群眾建設6萬多棟蔬菜大棚,90多萬畝中草藥、經果林和蔬菜瓜果大田基地,建設447個肉牛養殖基地,調配、改良了60多萬頭基礎母牛,為各個產業引進了79家上下游龍頭企業,解決8萬多人就地就業,打造我國西南地區最大的蔬菜瓜果基地和肉牛養殖基地。到20xx年,在畢節各級黨委的堅強領導下,我們將協助畢節各級政府,幫扶全市103萬貧困人口全部穩定脫貧。

  恒大成立22年來,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累計為國家交稅1850多億,各種慈善公益捐款100多億,現在每年為社會解決就業260多萬人。多年來,我一直認為,作為民營企業,我們依法依規、專心專注、兢兢業業地做好自己的企業,把自己的企業做大做強,為社會多創造財富,為國家多交稅收,為社會多解決就業,這就是對社會最好的回報。

  扶貧濟困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消除貧困、實現共同富裕是我們全社會的共同責任。我們將一如既往,和廣大愛心企業、愛心人士一道,助推慈善公益事業的發展,為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貢獻我們的力量!

  謝謝大家。

慈善演講稿 篇2

尊敬的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

  近年來,蓋茨、巴菲特來華勸捐,陳廣標“高調慈善”甚至“暴力慈善”,眾明星“詐捐”事件將”慈善“二字推上了輿論的風口浪尖,也使這原本清凈溫暖的二字蒙上一層尷尬的塵封。這讓我們不得不思考:我們該以怎樣的標準衡量慈善?

  今年新出爐的“中國慈善排行榜”似乎給了我們一種誤導。且不說又僅憑捐款發票評定企業家是否慈善客觀與否,僅是憑金錢數額多少來衡量慈善便已經不是一種完全科學的導向。猶記得20xx年美國一場慈善晚宴,捐出25美分的小女孩說的那句“慈善不是錢,是心”,猛然敲醒了無數為慈善問題而迷茫的人。是的,“心”,才是衡量慈善的真正標準。

  細觀當下,我們不難發現,“慈善”在“金錢至上”的觀念中,竟逐漸變了味道,甚至向病態發展。層出不窮的“詐捐門”和質疑“炒作”的聲音所折射出的并非只有社會信用的缺失,歸根結底,還是慈善心理的扭曲。這些人把慈善看做噱頭,看做炫富的工具,甚至看做滿足虛榮心的“秀”以及獲取道德優越感的途徑,這樣的慈善、毫無高尚可言。正如前幾日微博上盛傳的那張照片:病房中的女孩蒼白的臉與鏡頭著重表現的“好心人”手中醒目的幾十萬現金,強烈對比之下,女孩無奈地眼神正式對這種以犧牲他人尊嚴為代價的“偽慈善”行為的最好控訴。真正的慈善應當從心出發,真正的慈善不是施舍,而是內心的關懷與給予。

  如今的中國乃至世界,需要的就是一種滲透了真切人文關懷的健康的慈善觀。金錢的多少絕不能用來衡量心靈的重量。去年被美國總統授予“公民獎章”的關惠群,每天兩點起床曲接濟各地的流浪者,在他看來,并不富裕的自己在行善中最關鍵的不是錢。而是真誠與尊重。他堅持和他們吃一樣的飯,并從不吝嗇給他們擁抱。關惠群這一游樂場管理員用來為善舉買單的微薄薪資與“慈善排行榜”上動輒上千萬的數字相比,的確是微不足道的,但他靈魂的高度絕不會因此減損一分一毫。因為,他與那些得意地對乞丐說“嗟,來食”的人不同,她的每一份善舉都是從“心”出發。

  金錢從來就不是慈善的唯一衡量標準,這世上也并非“達”方可“兼濟天下”,只要我們從“心”出發,用與他人平等的靈魂,給予愛和尊重,每個人都可登上“心靈的慈善榜”;施舍永遠不會帶來真正的道德優越,我們生來就虧錢這個無私的世界陽光空氣和水,每個人都是負債者,對他人的幫助是以感恩的心對這世界微不足道的償還。所以請讓慈善從心中起飛,以感恩和尊重做翅膀,融入溫暖的天空,世界安詳。

慈善演講稿 篇3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

  人是一本書,人的外表是封面,而人的心靈就是內容。然而,內容有好有壞。就在那個特殊的日子里,讓我看清了人的心靈。

  這一天,天氣格外好,太陽那強烈的光線照亮了世間所有的黑暗之處,白云一大片一大片地連接了在一起,好似一條不規則的大帶子,又好似一塊令人垂涎欲滴的棉花糖。

  我手中緊緊握著那一百元錢,那幾乎是用光了我所有的零用錢才勉強拿出來的。

  原來呀,今天那是“愛心捐款”的日子,目的是為了捐獻給那些貧困山區的小孩和殘疾人,讓他們可以早點過上優越的生活。

  盼啊盼,終于,在主持人一番激烈的演講下,活動正式拉開了序幕。我們早已懷著激動與期待的心情在耐心地等待著,也有的同學迫不及待地探出頭去看個究竟。

  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了,伴隨著感動人心的歌聲,我們一手拿著錢,邁著沉重的步伐走了上去,在那一瞬間,仿佛有幾萬個畫面出現在我的腦海里——或許明天迎接我們的會是一個新的黎明,但是,當我們生活在五彩繽紛的世界里時,那些殘疾人卻只能存活在無盡的絕望與黑暗中;當我們聆聽著娓娓動聽的歌聲時,那些殘疾人卻聽不到這世間歡快的笑聲;當我們坐在明亮的教室上課時,當我們大手大腳地花著錢時,或許他們連買一根筆的`錢都成問題……想著想著,在不知不覺中,我將錢緩緩地投進了捐款箱里。我知道,這一次,我們捐獻的不僅僅是愛心,還是這世間獨一無二的鼓勵與支持。

  “同學們,就讓我們為愛心捐款點贊吧!”主持人的最后一句話使我難以忘懷。是啊,雖然這一筆錢對他們的幫助并不大,卻是對他們精神上的一種的支持。

  我的演講完畢。

  謝謝大家!

慈善演講稿 篇4

  現在,讓我們用記憶,一起來回想一張照片。它色調以黑色和灰色為主,主角是一名正在課桌前溫習小女孩。在女孩整齊流海下,有一雙特別吸引人大眼睛——明亮、聰慧。膠片將畫面定格在了女孩與鏡頭凝視瞬間,她眼神純凈不含雜念,卻讓看過人難以遺忘——這就是希望工程一張真實宣傳照。1991年,中國青年報記者解海龍,在安徽省一個偏僻鄉鎮小學里偶然捕捉到女孩眼神,然,從此,這張簡約卻不簡單照片就與希望工程事業緊密地聯系在了一起。

  曾經,“失學兒童”是我們每個關心兒童成長問題人痛處,但“希望工程”誕生和發展,給他們帶來了筑夢空間和圓夢機會。可是,面對紛繁復雜社會,許多比“失學兒童”更嚴峻問題正一點一點地浮現在人們眼前。

  近幾年,有一個詞兒,在社會各個階層里廣泛流傳著,它描述,是那些被外出務工父母留在農村孩子。正是根據這樣現象,這些孩子被統稱為“留守兒童”。據調查顯示,我國有1.2億農民常年在城市務工經商,產生了近20xx萬留守兒童,其中14歲以下占86.5%。這種現像不得不引起我們關注。

  去年春節期間,有12名留守兒童在某新聞媒體幫助下,從全國各地來到烏魯木齊,和分離了許多年爸爸媽媽見了面,吃上了一頓久違團圓飯。只是,當孩子面對這么長時間以來父母第一次擁抱,竟然顯得有些淡漠和被動。同樣,這頓看似平常團圓飯,也因為時間痕跡,夾雜著百般滋味。

  一名四川孩子對記者說,在得知自己能夠去新疆見到分開了8年父母時候,心里很激動,但是又有點膽怯。在見到父母那一刻,竟然還有點兒不知所措感覺。這些,我們都能夠理解。父母給孩子感覺,本來應該很近,可是在沒有父母陪伴8年里,仿佛是顯得那么遠。

  河南駐馬店小王博說,每每當他看見同學和爸爸媽媽走在一起時候,心頭時常會不由自主地酸上好一陣子。“我想有個家”,小王博曾這樣不止一次地在心底呼喊。他說,雖然爸爸媽媽會給他寄來錢、和衣服,但他總覺得自己像個沒人要娃……

  家是什么?在這些留守兒童眼中,家,不只是戶口本;家,不只是房子。家——只要有爸爸媽媽陪伴地方,就是家!

  偶爾,我也會到農村去。那里不乏留守兒童身影,在當地人眼中,留守兒童比不上那些有母親時時帶著孩子漂亮,也不如那些在父親督促下練習寫字孩子可愛。也許,當留守兒童在為捍衛自己尊嚴和別人打罵時候,還會有過路人指著他們說,“瞧,這都是些沒人管野孩子”。這樣一句話,足以刺傷一顆小小心靈。夜幕下留守兒童,避開了喧鬧人群他們,唯有對這漫天星空訴說滿腔委屈。

  在今天繁忙社會里,我們應該嘗試著放慢腳步,會看出我們身邊留守兒童脆弱和無助,如果能在傷害來臨之前幫助他們,至少,會帶給他們一些依靠。不計較得失,因為我是一名志愿者;不在乎小小付出,因為我代表陽光灑下溫暖。其實,假如每一個人在生活里都做一個有心人,就會發現社會會因為你存在,變得流光溢彩。

  生命中,有一種距離,我們渴望出發,那是夢與夢距離;有一種距離,我們渴望抵達,是愛與愛距離;有一種距離,我們渴望拉近,是心與心距離!讓我們向留守兒童伸出雙手,用我們自己方式給他們帶去光和熱,用多一點點愛去開啟那些緊閉心扉,用多一點點行動牽著他們快樂成長!

  愛心牽手,共享陽光。親愛朋友,如果你在行走途中看到留守兒童身影,請不要只是從他們身邊淡漠地走過,試著給他們一個微笑、一聲問候,只要點亮了孩子心中昏暗那盞燈,心溫度,會把希望點燃;愛光芒,會把奇跡創造!

慈善演講稿 篇5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來賓,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大家上午好!

  在這美好的日子里,春蕾駕校愛心人士,帶著對我校學生的無限關愛,為我們楚村中心小學家庭困難的學生慷慨捐贈,在此,我謹代表全體師生,向各位遠到而來的領導、來賓表示熱烈的歡迎和最真誠的感謝!在座各位領導的善舉,不僅是對我校貧困學生的拳拳關愛,更是對我們學校教育工作的關心、支持和鼓舞。

  近幾年,我們學校在郟峰校長的正確領導下,各項工作穩步提高。但學校仍有一些單親或家庭貧困的孩子在艱難的求學。今天春蕾駕校的愛心之舉,給我們全校師生帶來了莫大的鼓舞。我們學校也決不辜負春蕾駕校的殷切希望,在以后的工作中把各級領導的這一份關愛付諸為行動,勵精圖治,嚴謹辦學,把我校辦成一所社會滿意、領導滿意、家長滿意的學校。

  同時,我也想對接受資助的同學們提幾點要求:1、銘記春蕾駕校各位領導的深情關愛和熱情幫助;2、要努力學習,刻苦鉆研,練好本領,為將來成為社會的棟梁之材奠定基礎;3、要懂得感恩,要把滴水之恩化作自強不息、奮發學習的動力,化作克服困難、知難而進的勇氣,希望你們,在自己有能力的一天,能積極回報社會,把愛心的接力棒傳遞下去。

  最后,我想說的是,授人玫瑰,手留余香;奉獻愛心,收獲希望。衷心祝愿各位領導,各位來賓身體健康,工作順利,萬事如意,好人一生平安!謝謝大家!

慈善演講稿 篇6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想談兩個詞,慈善與信仰。

  在我們的記憶中,有一座逸夫樓陪伴著我們的讀書歲月。在這個世界上,有一個人值得我們用真誠來緬懷。他是邵逸夫,偉大的慈善家,香港著名電影制作人,邵氏兄弟電影公司創辦人之一。1973年,邵逸夫先生設立邵氏基金會,從1985年起,他平均每年向內地捐贈1億多元,用于支持各項社會公益事業,他捐贈的教育資金遍布神州大地。

  20xx年1月7日,邵逸夫先生在行走了107年人生旅程之后,突然停止了遠行腳步。他離開了,走得安詳、淡然,令人深念。

  在這個仇富情緒強烈的年代,這位香港富豪的離世,激起了無數民眾的自發緬懷。在這個充滿利欲的年代,邵先生將做人的真諦詮釋到極致。“邵逸夫”這個鏗鏘大名,部分鐫刻在影視膠片里,部分鐫刻在教育建筑上,部分鐫刻在慈善事業中。這些刻有邵逸夫名字的建筑或牌匾,永遠都不會像一些商人或官人那樣,無需擔心哪一天被人鏟除。從某種角度上說,逝去的邵先生留下了生動的鏡鑒——真正成長為財富的主人才更加彌足珍貴。

  生命如同故事,重要的不是它有多長,而是它有多好。邵先生的美好,無需悼詞,更無需點綴。

  我想,驅使他這么做的,是信仰。是援助中國教育事業的偉大信仰。

  我想,這個時代的我們,也許并沒有邵先生那樣高尚也無法像他那樣捐贈龐大的財富,我們無需模仿,但我們需要比他更加堅定的信仰。

  既然我們已經踏上我們所選擇的道路,那么,任何東西都不應該妨礙我們沿著這條路走下去。既然我們選擇了站在這里,站在五中的土地上,那么,任何的東西都不應該妨礙我們愈加堅定的信仰。

  文藝復興時期的喬爾丹諾·布魯諾為了堅持科學真理,進一步的發展了哥白尼的太陽中心論;然而科學并沒有戰勝愚昧,并且遭到了天主教人的追殺,被釘于十字架前,誓死不屈的他烈火焚身仍高呼科學真理。他言道:“火并不能把我征服,未來的世紀會了解我,知道我的價值的。”他用生命堅定了自己的信仰。

  戊戌變法時期的譚嗣同是另一位千古罕見的真正貴族。再過數百年,人們也很難想象,我中華居然出過這樣的人類驕子。在那個最壞的時代,內憂外患,國恨家仇,譚嗣同用他富有勇氣的人格耀著中華。血見英雄色。譚嗣同,為拯救中華民族于亡國滅種之難,北上京城準備一展變法強國宏愿,只可惜舊勢力陰霾重重。流血犧牲的,請從我譚嗣同開始吧!為喚起民眾覺醒,譚嗣同舍身赴難,慷慨就義。在眾人勸說著逃跑的語調之中,他選擇了流血犧牲。正如魯迅先生所言:“我們從古以來,就有埋頭苦干的人,有為民請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這就是中國的脊梁。”

  他們為了信仰的選擇,一個是慷慨解囊,另外的是慷慨就義。正是信仰,讓他們的靈魂有所歸依,讓他們的心靈更加堅強有力,讓他們生命的河流奔涌不息。

  而我們為了信仰的選擇,是努力學習、努力工作,是用自信迎接每一次考試,用認真地態度對待每一秒的人生旅程,是讓信仰的真理,成為真正有價值的生命。正是信仰,讓我們永遠保持堅定的信念,在人生的漫漫征途中披堅執銳、勇往直前!讓我們懷抱一種信仰,用勇氣與堅決的雙手緊握,勝利必屬于希望。

慈善演講稿 篇7

  尊敬的各位來賓:

  大家好!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讓慈善從心開始》。首先我想先為大家講述一個有關慈善的故事。

  在得克薩斯州的一個莊園里,正舉行了一場為非洲貧困兒童募捐的慈善晚宴。應邀參加晚宴的都是富商和社會名流。一位老婦人領著手捧儲錢罐的小女孩露西被保安攔在了門口。

  保安安東尼解釋道:“應邀參加的都是很重要的人士。很高興你們帶著愛心來到這里,但是,我想這場合不適合你們進去。”

  “叔叔,慈善的不是錢,是心,對嗎?”小女孩露西天真地問保安。她的話讓安東尼愣住了。

  “我知道受到邀請的人有很多錢,他們會拿出很多錢,我沒有那么多,但這是我所有的錢啊,如果我真的不能進去,請幫我把這個帶進去吧!”小女孩露西說完,將手中的儲錢罐遞給安東尼。

  此時的安東尼不知道是接還是不接,正在他不知所措的時候,突然有人說:“孩子,你說得對,慈善的不是錢,是心,你可以進去,所有有愛心的人都可以進去。”說話的是一位老頭,他就是股神沃倫巴菲特先生。

  當天慈善晚宴的主角不是倡議者前聯合國秘書長安南,不是捐出300萬美元的巴菲特,也不是捐出800萬美元的比爾"蓋茨,而是僅僅捐出30美元零25美分的小露西,她贏得了最多最熱烈的掌聲。而晚宴的主題標語也變成了這樣一句話:“慈善的不是錢,是心。”第二天,美國各大媒體紛紛以這句話作為標題,報道了這次慈善晚宴。看到報道后,許許多多普通的美國人紛紛表示要為非洲那些貧窮的孩子捐贈。

  “慈善不是錢,是心”,我很贊同,并為之深深感動。每一個具有慈善心的人,哪怕只捐一元錢也都是慈善家。在我們期待富豪慈善家慷慨解囊的時候,我們期待更多的是一份慈善之心。

  中華民族是一個熱情仁愛、樂善好施的民族,中國的慈善思想源遠流長。儒家的孟子說,“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出入為友,守望相

  助,疾病相扶”;道家的“勸善之書”中列舉了“收街市棄兒、普濟應驗湯藥、修橋鋪路”等多種慈善方式;佛教傳入中國后,更是提倡無邊的慈愛和寬泛的悲憫。

  時代發展到今天,社會經濟突飛猛進,物質文明日益繁盛。在個人財富日益增長的時候,一些人卻表現出一種“富而不貴”的姿態。這是令人多么悲哀和不齒的行為!金錢至上、物欲膨脹,而仁愛之心日益萎縮。這絕不是人類社會的進步,而恰恰是一種倒退。我們知道,“給予”本身是一種高尚的行為,捐贈不僅是助人,也是在助己。我們不僅僅需要慈善家,更需要社會群體性的慈善參與,來喚起更多人的溫情關愛,來引起等多人的傾情相助,讓慈善成為公眾義舉。

  也許你會說,我們看多了一擲千金的捐助,也知道比爾·蓋茨在余生為慈善所做的了不起的人生選擇,我們感慨卡耐基“在巨富中死去是一種恥辱”的豪言,也欽佩尤努斯創辦窮人銀行的慈善智慧。然而我們又深知千千萬萬普通人的點滴善舉也同樣舉足輕重,平凡的人們給了我們更多的感動和溫暖。

  “感動中國”的候選人農村婦女林秀貞,從20多歲嫁到這個村子后,就義務贍養了村里6位孤寡老人。她自己的生活很貧困,她跟這些老人講“我家吃窩頭就給你送窩頭,我家喝稀飯就給你送稀飯”,他們一起過著最低水準的生活。但是30年來她從沒有間斷過這樣的贍養,而且一直養到為老人送終。在頒獎時,她之前的獲獎者是霍英東先生,評委會給霍先生的評語是“輝煌一生”,而給這位農村婦女的評語是“溫暖世道”。30年間,她讓善良流淌過村莊,她用自己的行為溫暖了這個世道。北大教授于丹在推薦詞里寫到,富人做這等事是慈善,窮人做這等事是圣賢。如果說圣賢是一種態度話,我更愿意理解為一種情懷。你沒有資產,但同樣可以用心完成一種持久的救助。

  是的,慈善也許不需要一個火熱的態度,一個昂貴的錢財數字,一次豪奢的行為,它需要的是一種接近體溫的溫暖,年復一年,日復一日。慈善也沒有貧富差距,慈善沒有年齡限制,慈善更沒有強迫的味道。它只希望我們把慈善當作一種習慣,一種信仰,一顆對慈善執著而溫暖的心。

  演講進行到現在,我的周圍暖意濃濃,一股暖流涌入心中。我似乎強烈的感受到再做朋友們由衷散發的幸福熱潮,那是和諧社會、和諧株洲帶給我們的幸福感。那么,就請你我伸出幸福的雙手,把這份手中的幸福傳遞下去。用我們的

  愛溫暖無助的心靈,用我們的心來點亮悲傷的生活。用愛守望,用心相助,點點滴滴,涓涓細流,匯成愛的海洋。

  因為慈善不是錢,是心。心有多大,慈善就能走多遠。朋友們,讓我們用愛守望,用心相助,用一顆慈善之心,在寒冷的冬日播撒春的希望,攜手共創和諧幸福的家園!

慈善演講稿 篇8

  人與人之間能和睦相處因為有愛在里面,而愛能幫人,愛能像一束陽光給你光明,愛也能讓許多人感到溫暖。慈善便是傳遞溫暖,光明和愛的行為。

  處處都有慈善,例如關注獨居老人,關注留守兒童,捐錢捐物給災區,捐血給需要的人等,漸漸都令我感動。可令我深刻記著,也只有這件事。一位七旬去超市購買年貨時,撿到一部手機,既不知道失主是誰,又不知道怎么操作。大喊了幾聲“誰的手機丟了?”也沒人回應,攔了警車希望盡快找到失主。正當警察詢問老人的姓名,電話和住址,通常這個時候,很多人都會回答,畢竟這是件好事,說出去也倍有面子。而老人卻執意不說,這超出我的想法,直到現在這位老人是誰,恐怕也沒有人知道吧!

  對于我來說,拾金不昧的老人是值得我學習的。慈善是做好事,這位老人也是做好事,面對金錢的誘惑,更多人都能戰勝它,像捐款就是個很好的例子,哪怕是一針一線,得到它的人都會很感激,而那才是我們需要的回報。很明顯那位老人就已經做到了,他連感激都不要。這不是很多人能做到得到的事情,當然,社會上有許多好人好事都比這件事更令人動情。

  這些人無論做好事大或小,憑著就是個幫人得目的。慈善是個給予人溫暖的地方,他能幫到的人就像天上的星星數不清,不過社會上還有許多弱勢群體需要幫助。我們應該為他們盡一份心,一份力,聚集一起就有很大的力量,而這股力量會化成陽光,一點點安撫受傷的心靈,這不是有意義的事嗎?

  每當我看到某處地方搞慈善,我的心里自然用上一股暖潮。

【慈善演講稿匯總八篇】相關文章:

公益慈善的廣告詞11-05

慈善法施行的意義是什么09-06

學生社團慈善活動工作報告11-22

義工組織愛心慈善活動策劃書12-22

關于善良、慈善、善人、多多益善的歇后語05-15

親情的演講稿匯總6篇04-05

競聘隊長演講稿匯總6篇04-04

校慶演講稿范文匯總六篇04-04

競聘干部崗位演講稿匯總6篇04-07

競聘干部崗位演講稿匯總5篇04-07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南安市| 枞阳县| 出国| 永胜县| 赤水市| 滦平县| 修武县| 萨迦县| 缙云县| 新安县| 古丈县| 余庆县| 耒阳市| 浠水县| 宁安市| 南投市| 平罗县| 景德镇市| 广灵县| 千阳县| 孟州市| 淳化县| 枣强县| 宣恩县| 道真| 鄄城县| 甘孜| 新建县| 永仁县| 浦东新区| 秀山| 佳木斯市| 普兰店市| 南岸区| 黄平县| 新源县| 扎赉特旗| 巴林右旗| 灯塔市| 玛纳斯县| 临夏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