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教育的演講稿4篇
演講稿的內容要根據具體情境、具體場合來確定,要求情感真實,尊重觀眾。在社會發展不斷提速的今天,需要使用演講稿的場合越來越多,如何寫一份恰當的演講稿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教育的演講稿4篇,歡迎大家分享。
教育的演講稿 篇1
尊敬的各位領導、老師,同學們:
似淡雅的香茗,勝陳年的烈酒,體現著一種對美的追求和趨從。無論是“作為人文學的教育學”,“教育即解放“,還是“真誠的言說”,均在一個個看似輕松的話題中高揚著對人的終極關懷。它像一盞明燈,為我的教育導航。
書中每一篇文章都給我啟發,但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教育就是服務!這短短六個字其實就在告訴我們,我們的教育就應該為學生服務,為了全體學生的全面發展服務。當我們站在三尺講臺上,傳業授道解惑之時,是否洞察到了每一位學生的需要。教育并不單單只是知識的傳遞,人的知、情、意、行是相互影響、相輔相成的。所以,我們教師要以自身的真實展現來感染身邊的學生。簡單地說,你要學生有愛,教師先得愛學生;你要學生有容人之量,教師先得對學生寬容;你讓學生懂得幫助他人,教師就得給予學生更多的`溫暖。當孩子從你的身上感受到溫暖、真誠、仁慈、寬容的時候,他的心中也開始對人性的光明有所了解和感悟,俗話說:“近朱者赤”,應該也適用于教師和學生之間的相處吧。從字里行間我們可以感受到作者對教育思考的深刻性,從他的言論中透露著對教育的人性化追求。是的,我們的教育就是“以人為本”的教育,但我們又常常在不知不覺中忽略了這一點。知識的灌輸往往過重地成了主角,而缺少了對孩子個性的培養。正如書中序中寫到的“教育的任務首先不在于教會受教育者多少知識和本領,它最基本的任務是教他們如何去發現生活中的真誠、善良和魅力,教他們用一顆真誠的心去融入社會、理解他人、關愛生命。”作為教師的我們應盡力去挖掘學生身上“真、善、美”的本質。
在對學生進行教育的整個過程中,教師是不可缺少的引導者。遇到一位好的教師往往會使這位學生終身受益。可見教師對學生的影響何等重要,這就對我們廣大的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書中提到了教師需要做到的“六個學會”:學會等待、學會分享、學會寬容、學會選擇、學會合作、學會創新。雖只有少少的二十四個字作為概括,但卻包含了對教師耐心、寬容、責任、為人、處事等素質的眾多要求,這也成為了我們衡量自己的專業成長是否成熟的標尺。
希望我們能讓我們的學生離開校園的時候,帶走的不應該只有知識,更重要的是對理想的追求。雖然夢和理想,理想和現實之間還有距離,但只要他們帶走的不僅是知識的蠟燭,還有理想的圣火,我們的理想之舟就一定能夠在深藍色的知識海洋中,破浪前行,駛向希望的彼岸。
讀書的過程是與讀者對話的過程。在閱讀的過程中,我無時無刻感受到肖川博士那質樸與豪放、靈性與率真、睿智與寬厚集與一身的學者風范,還有他那顆對教育事業無限無限熱愛的赤子之心。在這里,我真正體會到什么是詩意教育,也渴望著自己去發現、去體味教育中那如詩如畫的意境。
我相信,在閱讀本書的過程中,如果能夠依據書中的教育理念,結合自己的教育實踐進行反思,會發現,其實現實中的很多問題會隨著閱讀、交流與溝通迎刃而解,進而樹立起自己的教育理想與信念。雖然夢和理想,理想和現實之間還有距離。但讀了這些文字,你會憧憬著幸福的教育生活,心靈沐浴在思想圣潔的光輝中,自由地舞蹈。
教育是一個人文的世界,書中提到“良好的教育更多的是尊重和信任,而不是防范與責罰。”我認為兩者之間有一個很大的差別,前者的教育目標更長遠,看重的是學生今后的成長的道路;后者也許只看到眼前的利益,只為了學生的成績好一點。這樣只求眼前分數的教學是永遠也不會是最有效的教學。許多的教育工作者學者都指出教育的真諦在于愛,教育的目標是在于人的發展。我想,這本書中給給予了我們更多的教育理念和思想,讓我們在工作之余對自己的實踐作一點思考,我想只有有了思考,才會有進步,才會有收獲!
教育的演講稿 篇2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每一個人都有自己與眾不同的成長過程,或許有的人是在體驗中成長起來的,有的人是在合作中成長起來的,有的人是在溝通中成長起來的,有的人是在鼓勵中成長起來的,而我是在挫折中成長起來的。
每一個人的生活中,都會有或多或少的挫折,我今年雖然才13歲,但已經遇到了“N”次挫折。
在我上幼兒園時,班里所有的女同學都會用彩繩子打成漂亮的蝴蝶結,而我被老師手把手教了許多遍,就是打不好,最終老師也束手無策了。
過了一年我已是一名一年級的小學生了,在一個雪天,學校讓我們自己堆雪人,別的同學都是堆得又快又好,只有我不僅速度慢而且堆得什么都不是,就好像一堆雪不規則的堆在一起,形成上小下大的一堆,所有的老師看看我的雪人再看看我都搖了搖頭。
不知不覺中,我已經上了小學三年級,我已經學會了堆雪人,可是其他同學們都早已學會了更多的東西,如跳皮筋,踢毽子,投沙包,抓石子……可我還是一件都不會玩,別人在操場上盡情的玩耍,而我坐在角落里羨慕的望著他們。
一轉眼我上了小學五年級,體育要進行達標測試,有50米沖刺,1000米長跑,立定跳遠,4X10接力跑,投鉛球……八項測試,和我同學的學生幾乎每個人都能達標,甚至有的人每一項都能達到出色而我除了4X10接力跑勉強達標外,其余幾項全不達標,以至于體育老師一看見我就發愁。
時間過的'可真快啊!我已是一名初一的學生了,我的挫折依然沒有停止,我的成績是一而再再而三的往下跌,我由全班的前幾名跌至二十幾名……
我的挫折之路一定不會停止,我的失敗仍會繼續,但我相信只要我不怕挫折,勇敢的面對、克服挫折,成功一定會屬于我的。
教育的演講稿 篇3
尊敬的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生活告訴我》。
常常聽到周圍同學們的抱怨聲:累死了,學習真沒意思,上學也沒意思,活著真沒意思……我也時常向媽媽抱怨:“每天除了學習就是學習,真沒勁!”媽媽總是說:“不要抱怨,要知道,因為你的努力,才使你學到了很多的知識。”
是啊,我們之所以一味的抱怨生活的簡單、乏味,是因為我們還沒有真正的懂得生活。
隨著我一天天的長大,我漸漸明白了,我們要學會適應生活,更要努力去創造幸福的生活,學會學習、樹立理想、選擇綠色的生活方式,都是我們通往幸福生活的道路。
——這是生活告訴我的!
生活告訴我,它需要樂觀,只有樂觀才能使生活呈現出無限生機,只有樂觀才能使生活多彩。小草并沒有被暴雨的侵襲所嚇倒;魚兒并沒有因為海水的沖擊而流浪;云彩也并沒有因狂風的肆虐而消散。碧綠的大海里,魚兒在自由地遨游;蔚藍的天空下,鳥兒在歡快地鳴唱……因為它們懂得用樂觀去面對生活。正是這一條條鮮活的生命,讓我們的整個地球也生機盎然!
生活告訴我,它需要珍惜,珍惜身邊的每一個人,珍惜身邊的每一份微笑,珍惜身邊的每一次幸福。那生養我們的父母、那教導我們的老師、那在困難時幫助過我們的朋友、那善待我們的每一張笑臉……學會珍惜,才不會讓遺憾總與我們相伴。
生活告訴我,它需要堅強,堅強面對生活的每一次挫折,堅強迎接生活中的'每一次挑戰。沒有必要因落葉而悲秋,也沒有必要因一次挫折而放棄抗爭。樹,砍斷枝條還能再生;草,燒了莖葉還能再長。一花凋零荒蕪不了整個春天,一次挫折荒廢不了整個人生。海倫·凱勒從小又盲、又啞、又聾,可她并沒有抱怨命運的不公,而是用頑強的毅力與病魔抗爭,不但學會了多種外語,還用筆寫了一部又一部的文學作品。堅強和勇敢,讓她體會到了人生的快樂和幸福。與海倫相比,我們能自由地看,能痛快地聽,能放聲地唱,我們還有什么理由再抱怨生活對我們的不公!
生活告訴我,它需要愛,愛你的父母,愛你的老師,愛你的朋友,愛你身邊所有的人。讓愛走進我們的生活,讓愛使我們的生活變的多姿多彩。
生活告訴我,它需要感動,為一件好事而感動,為一本好書而感動,為一個好人而感動。讓我們在感動中生活,在感動中成長。
生活告訴我,它需要信任,信任是人與人溝通的橋梁,是解開一切誤會的關鍵。其實天很藍,陰云總要散;其實海不寬,此岸連彼岸;相知并不難,心與心相連。
生活告訴我,它需要勤奮。勤能補拙,勤出成果,勤是通往成功的階梯,成功是勤奮的結果。只要我們勤奮探索,勤奮實踐,勤奮創新,做什么事情都一定會成功!敲響的是鐘聲,走過的是歲月,留下的是故事,迎來的是希望,盼望的是美好,感動的是真誠!
生活告訴我,也告訴你——
只有熱愛生活的人,才能擁有積極向上的思維,才能品味出生活的無比瑰麗!
我的演講完了,謝謝大家!
教育的演講稿 篇4
尊敬的各位領導、老師,同學們:
一個真誠的教育者同時必定又是一位真誠的人道主義者。素質教育,首先是充滿感情的教育。離開了情感,一切教育都無從談起。
這些是我在看李鎮西名著《愛心與教育》的手記一中所摘抄下來的句段。李老師是我最崇敬的名師之一,今讀了他的《愛心與教育》的手記一,我更是對他萬分崇敬。在手記一里,李老師所具有的一顆童心令我仰慕,李老師對學生的愛心更是令我震撼!學生生日時親手送上的一本書、一張賀卡、幾句誠心的祝福,為學生辦生日晚會,跟學生一起舉行篝火晚會,一直關注高考落榜學生寧瑋令學生感動的同時,也折射出了師者崇高的師德風范,然而李老師卻把這一切說成是在還學生的債,這是何等的難能可貴!
整篇文章里,沒有華麗的`辭藻裝飾,沒有驚天動地的偉大壯舉,全是記載著李老師與他的學生們之間發生的最平常的事,可這些事又極其的不平凡!給學生送上生日祝福,為貧困學生捐款,這些我們大多數老師也做過,可是有幾個能像李老師這樣幾十年如一日地堅持下來?而且我們有幾個能做到像李老師這樣對學生是一種純粹的、不帶任何功利目的的愛呢?大多時候,我們老師對學生的所謂愛,是否建立在某種功利性的成分上呢?這些值得我們好好地去反思。
愛學生,就必須善于走進學生的情感世界,而要走進學生的情感世界,首先就必須把自己當作學生的朋友,去感受他們的喜怒哀樂。李老師是我們的楷模,值得我們每一個為人師者好好地去學習。李老師所采用的一連串教育方法更是令我茅塞頓開,受益無窮。在以后的工作中,我會以李老師轉化你的成功事例為榜樣,以蘇霍姆林斯基說的:一個好的教師,就是在他責備學生的不滿,發泄自己的憤怒的時候,他也時刻記住:不能讓兒童那種成為一個好人的愿望的火花熄滅。為指導思想,耐心地去對待我的任何一個學生。
玉不琢不成器!每一個人都是一塊璞玉,如果你不經過一番精雕細刻,就算你天賦多么的高,也不可能變成一塊玲瓏剔透的好玉。這是我看《愛心與教育》手記三鍛造卓越人格得出的最深刻的感悟。手記中的程樺、楊嵩、黃金濤分別是不同類型的孩子。程樺愛好廣泛,學習非常優秀,可性格內向,不愛說話,膽子小;楊嵩腦子靈活,悟性很高,可很調皮,上課時有些不務正業 黃金濤自控能力較差。針對他們的性格特點,李老師采用了因材施教的辦法。對于程樺,李老師從談心入手,推薦書籍作鋪墊,一步步引導他有意識地鍛煉自己的能力,逐步向樹立遠大志向發展;對于楊嵩,李老師從引導他戰勝自我開始,逐步過渡到鍛煉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對于黃金濤,李老師則發揮了日記這個教育載體的作用,讓黃金濤用日記記下自己的心路歷程,通過不斷地總結、反省來達到教育的目的。經過李老師費心地調教,三個人都漸露出耀眼的光芒,為他們以后的成材之路作了很好的鋪墊。
【教育的演講稿】相關文章:
教育演講稿06-12
教育的演講稿05-05
教育演講稿06-10
教育的演講稿02-21
冬季教育演講稿06-11
教育主題演講稿01-17
健康教育演講稿01-30
教育的目的演講稿01-16
愛心教育的演講稿04-19
教育競聘演講稿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