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 安全事件心得體會
每年的新生入學,以及新學期開始,教師講授的第一課應該是生存和安全教育課,并應該進行危險情況下逃生安全的演練和訓練,每個班級也不需要花太長時間。同時,要求教師在日常的教學活動中也要經常向學生講授安全知識問題。不僅包括遠的水、火、電、煤氣、交通等安全,更要注重近的身邊的安全。一些孩子可能知道一些危險的常識,但當很多孩子們在一起的時候,可能就會忘記危險就在身邊。如剛下課的時候,孩子們經常會一擁而出教室,因此,教室的門口、衛生間和走廊樓梯上下等處是一個十分危險的地方。因此,在下課的時候、放學的時候,建議老師們應該多提醒孩子們,要多注意安全,不要互相推搡以及大聲喧鬧等。此外,每隔一段時間,要開展消防安全知識講座,以及進行消防安全的演練等。如,如何按照一定順序上下樓梯,而不是無秩序的亂跑,走進或去開一扇門的時候該如何面對門來保護自己,在平時玩的時候、尤其是上下樓梯的時候不要疾跑、不去推同學、湊熱鬧,大聲喧嘩,打鬧等,或者讓學生分批走出教室等。讓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習慣。雖然都是小事,但是我們需
要老師能夠從細節抓起做起,起到真正的負起責任。最重要的是要培養孩子的安全概念以及如何避免災難事件的發生。
另外,建議在每天上下課以及放學等時間,在教學樓的各個重要位置、學校大門口等要適當安排一些老師或者保安等流動起來,起到監督和安全保護的作用。讓老師真正成為園丁,讓老師成為花朵的愛護著和守護者。
安全事件豈是樓梯惹的禍啊!西方的一些國家,對早在幼兒園的孩子就開始了安全知識的講授和實踐訓練。可見,我們還是應該從心里、從日常的活動中注重安全,不能只憑一紙文件、一個會議來落實,而是要從行動上真正的坐起來。
我知道一個臺灣在大陸的私辦學校是如何管理的。他們的教學空間也是十分很有限,上下樓梯很陡,而且樓梯也很窄,估計寬度也在一米左右。每個班級的學生不是太多,十幾個人。但是,每當下課和放學的時候,在走廊樓梯的上下過道之間狹小的位置處,總是安排一個教師固定站在那個拐彎處,看著并幫助每個孩子下樓,而教學上課的'班主任走在最前面,拉著第一個孩子的手,孩子們也是十分有秩序地一個挨著一個,背著書包不慌不忙地扶著樓梯把手下來。到門口的時候,老師喊著每個學生請家長過來接孩子。這么多年來,從來沒有發生過什么事情,這就是所謂的防患于未然,這就是所謂的人性化管理,這就是服務到位。
相反,我們的一些學校經常是口頭上說的非常好,結果落實到實處和細節上就欠缺一大塊。這次,發生在昆明小學的事件就暴露出
這個問題。如果我們的學校能夠在學生下樓梯的位置處,安排一個老師來協防,那么會有這樣的悲劇發生嗎?此外,如果我們的老師能夠經常教育我們的學生,如何按照次序上下樓梯,如何遵守規矩走路,如何規避風險,那么會發生這樣的悲劇嗎?如果我們的老師能夠在學生走出房間的時候再多關照一下,再多說幾句強調安全的話,是不是這就不會成為悲劇!?如果老師讓孩子分批分批地走,是不是也不會發生這樣的悲劇?如果老師把這些孩子都看做是自己的孩子,那這樣的悲劇會發生嗎?
之所以出現這樣的問題,與我們學校和老師自身對安全管理的認識十分缺乏,以及缺少對孩子的安全教育有直接關系,實在是教育之失。比如,認為一個老師帶隊管理學生就可以了。這就更直接暴露了學校缺少整體協調的管理和措施。作為教師,最能夠在第一時間看到學生在做什么,知道哪些同學的表現。因此,教師要經常提醒學生,應該做什么,不應該做什么。此外,不僅開展安全教育,心里教育、德育教育和體育教育等都應該同步開展,不能讓孩子成為只會捧著書本讀書的少年郎。
學校要加強整體的安全和管理措施,更要加強對孩子的安全知識細節的教育,用心來關懷和愛護。要從思想意識上重視起來,要從管理措施上堵住疏漏。這么多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教訓,我們何時才能不讓悲劇一而再再而三的上演啊!如果我們的學校、社會對弱勢群體、特殊群體真正做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那么這些事件發生的概率可能就會小很多。
【 小學 安全事件心得體會】相關文章:
如何用英語得當處理職場特殊事件04-01
小學冬季安全手抄報12-21
小學安全廣播稿范文01-17
小學防溺水安全培訓知識02-26
小學安全教育教學設計02-16
小學數學教學心得體會04-30
小學音樂教學心得體會04-30
小學體育教學心得體會04-29
小學實習的心得體會03-20
小學關于安全的黑板報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