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教師培訓心得體會
當我們備受啟迪時,可以記錄在心得體會中,這樣可以幫助我們總結以往思想、工作和學習。一起來學習心得體會是如何寫的吧,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教師培訓心得體會,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教師培訓心得體會1
就在暑假結束之際,聯校領導為我們安排了一頓“美餐”,挑起了我對新學期的思考,不論是班級管理,還是教育教學,我都有所感悟,感謝領導們對一線教師的關懷。
張老師深刻、睿智的見解不時讓我豁然開朗。一段醒目的文字“從心出發,用愛護航”點醒了我。在人與人交往的過程中我們都希望心與心的溝通,更何況孩子呢?同時,愛也是維系和諧師生關系的關鍵一環。今后的教學中我會做到從心出發,讓每個孩子都能感受到朋友般的親切感,體會到父母般的溫暖,使每個孩子都愛上學習。
老師的魅力在于有豐厚的文化底蘊,做為小學語文教師更是如此,所以教師在上課前應認真備課,準確把握教材,深度挖掘教材,既要知其然,也要知其所以然;充分了解學生,按照學生的興趣制定教學方法,根據學生原有知識,確定教學目標,以確保課堂高效。
和諧的師生關系是成就一個班級的基礎,學生都是完整的人,具有獨立的人格,我們應學會與孩子溝通,用愛去感化孩子,使自己成為孩子的精神寄托,這樣孩子們才能“親其師信其道”。對于成績稍差一些的孩子,更應該做到不急不躁,循序漸進,要接受孩子的慢,用心去幫助,用愛去感化,多鼓勵,使其慢慢進步。
除了用心管理班級,課堂教學風格也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提高課堂效率。
三節教學展示課,給了我很大的觸動,不同風格有不同的魅力,《端午粽》充分利用現代媒體教學,更加直觀的呈現了教學內容,學生在課堂內不僅學到了書本上的內容,對民族節日也有了更深了解。直觀教學,對于低年級孩子來講,更有助于他們對文本的理解,通過播放包粽子的視頻,學生了解了粽子的做法,為實踐活動提供了理論指導,孩子們學的也是津津有味。在交流過端午節的.經歷時,學生們更愿意去說出自己的趣事,因為那是一種享受。同時,教師也給予了學生自由表達的空間,整堂課顯得輕松自然,而學生收獲滿滿。我感覺不僅低學段學生需要直觀體驗,在高學段教學中也是一個不錯的滲入。原來只想著課件就是簡單的幾張PPT,但是現在卻不以為然,孩子們只有能看到才能想到,今后在課件制作的過程中也要適當添加一些視頻。這樣的教學從現代科技方面提高了課堂效率。
《江雪》一課,可見戴老師的文化功底,對古文化研究的深入淺出。《江雪》是一首古詩,古詩教學一直是老師的教授難點,不知從何入手。在教學中,戴老師通過引導學生模仿古人的吟誦介紹入聲字,通過說“眼、耳、腦”的功能引導學生學會聽課,把一個簡單的“翁”字講的出神入化,可見語文古詩教學不僅要讓學生理解古詩,還應教學生如何去吸收傳統文化知識,為今后學習古文奠定基礎。戴老師的這節課精神飽滿,笑聲滿堂,卻不失條理。
通過本次學習,我收獲了管理班級的方法,學會了要想使學生優秀,就必須先豐富自己,摒棄陳舊教學方法,改變教學風格,做到獨樹一幟,讓學生喜歡上語文課。俗話說:興趣是的老師。只有喜歡,才會學的輕松,相信高效課堂也會迎刃而解。培訓雖然結束了,卻總是意猶未盡,期待下一次的到來。
教師培訓心得體會2
首先是自己在教學過程中每一個付出和感悟,在這次的培訓專家的講座中得到了印證。教育事業就是愛的事業,沒有愛就不會有教育。作為一名教師,讓我更深刻領會了關愛每一個學生,在生活上關心學生,在學習上幫助學生的重要性,讓學生在感受愛的過程中,理解愛,學會愛。其實,每一個學生都是好學生,他們身上有不同的閃光點,只是有的沒被發現。這就需要我們教師在平時的工作中細心,善于捕捉學生的閃光點,夸獎學生,激勵每一個學生上進,賞識每一個學生的才華,讓每一個學生積極參與,期待每一個學生獲得成功。我常常把更多的愛,傾注在那些后進學生的身上,傾注在那些需要幫助的學生身上。以平等的心靈善待學生,用愛的情懷關注學生,這是一股巨大的教育力量,它比任何高明理論的說教都有效。把這種情懷融入平實的生活,把學生的進步當作自己的成功,用坦誠的相待詮釋幸福的內涵。
作為教師,我體會到要終身學習,平時要勤讀書、勤思考、勤動筆。只有及時地充實自己,提高自己。面對競爭和壓力,我們才可能從容面對,才不會被社會所淘汰。同時還要學會以“誠”待人。良好的師生關系是要靠自己用心經營的,和家長真誠地溝通,懂得顧及家長的`感受,有責任心、公平心,這樣家長就會慢慢地信任你,對待學生要公平、平等、不高高在上,要有威嚴、言出必行,做孩子的表率。還要學會“容”納一切。比如學生的表現、成績等。我想這是作為教師應該做到的非常重要的一點。每一個學生都有屬于他們自己的天地、成長于不同的環境,擁有不同的個性,這是要成為優秀教師必須知道的非常重要的基石,永遠不要看到一個側面就覺得了解一個人的全部,而對學生做出不客觀的評價。我們應盡量多關心他們,從而達到進一步的了解,以實現了如指掌的境界。有的孩子在學校非常內向,在家里卻活潑外向,老師就要不厭其煩的引導學生在學校也走向活潑開朗。同時我們也要充滿愛心,要懂得原諒,要學會用另一種眼光看待學生,盡量發現他們的閃光點,多表揚、少批評。古語道:“人之初,性本善”,即使他們犯了不可原諒的錯誤,我們也要從本質出發,相信他們是善良的,對他們進行教育和引導。
教師培訓心得體會3
4月22日當天,我們德江縣學員4人一同赴蘇州市教師發展中心進行培訓學習,這次培訓學習使我對今后的工作有了進一步的感悟,新時代下教師需要發展,教育需要不斷輸入新的血液,這樣的教師和教育才能融合,所以說教師的任務是艱巨的,需要我們更加努力。
一、所見
一走進教師發展中心,就感受到了一股濃郁的學習氣息,在一聲聲的驚嘆聲中,我也倍感驕傲著,從今天開始我是其中的一員。從教師發展中心設施的擺設到地上的一草一木,墻上的一點一滴,無不體現出她們工作的精細和面面俱到。整潔優美的校園環境,優雅的學習環境和閱讀空間,讓我感受到培訓活動的多樣性。走進培訓大廳映入眼簾的是閱讀的世界,多種多樣的圖書是我們這些培訓學員渴望的,在這樣優質的中心學習,可想而知我們是多么的快樂與自在,培訓學員們是多么的幸福。各層樓的設計很合理,分布有序,每一個角落布置都很有蘇州的文化底蘊體現。
二、所聽
參觀了校園文化建設后,我們開始了《銅仁市中小學名師蘇州學習培訓》會,蘇州市教育局人事與師資處唐曉明處長向我們講述了蘇州的歷史到蘇州的教育發展,再到現在所取得的成績是付出了巨大的物力和精力,看著蘇州的點滴文化和教育的發展之快,心里感到有點驕傲和激動,同時唐處長還分別介紹了教師發展中心的目的和初衷,從他的言語中,讓我感受到了他對銅仁名師這個培訓投入了感情和熱情。其次,朱曉芳特級教師給我們培訓了《教師的發展》,讓我們要做一個帶有智慧和思想的名師,去帶動和影響銅仁的教學發展和走向。沈雪春教授談了《名師發展之路》,通過沈教授的講課,讓我知道名師的任務是要擴展名師發展空間、構建教師成長平臺、開展課堂教學示范、主持教學科研項目。蔡明教授的通式教育就是通識教育,教育本一家,各有有趣點,能相互的融合。張必華教授的無痕教育告訴了我們學員無痕教育教學的意義在于一種“進”與“退”的智慧,如行云流水的從容節奏和交融般的境界。
三、所思
通過這次培訓學習,讓我看到了銅仁同蘇州的差距之大,他們教育的理念堅定而自信,而且獨居特色,非常符合蘇州文化的底蘊。但是我們也不能對自己喪失信心,雖然我們條件有限,而且沒有雄厚的資金作后盾,但我們也應該向他們一樣,保持著一顆愛生如子的`愛心、敢拼敢想的進取心、責任心和勇于創新意識,堅定做好名師發展的新路徑的決心。
最后,非常感謝銅仁市教育局給我的這次難得可貴的培訓學習機會,這是我第一次感受名師工作室的教育發展之路,不但開闊了自己的視野,而且讓我對名師工作室的教育發展前景大為看好,期待更進一步的與教授和名師共同培訓學習機會,提升自己的文化素養的同時,取其他人之精華,去其自身之糟粕,在教授和名師的帶領下,不斷提升,不斷進步。
教師培訓心得體會4
很榮幸在開學之初參加了學校組織的教師培訓,聽到彭年老師關于師德的三種境界講述,不僅詮釋了師德含義,也分享了從教多年的寶貴經驗,讓我們在思想上進行了洗禮,胸中激蕩萬分,再次回想到從教之初心,教書多年的風雨征程,無論教育如何改革變遷,我為能成為一名光榮的人民教師而感到自豪,關于師德體會有以下四點:
一、為人師在對待教育改革變遷上堅定信念,熱愛職業,心懷天下,為國育人。
芮彭年老師講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是人類文明的傳承者。新時代教師的責任與使命告訴我們,為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奮斗終身。社會進步,教育變革,改革是一個國家走向強國的必經之路,教育是立國之本,作為教育一線的人民教師,唯有堅定信念,熱愛職業,心懷天下,為國育人,踏石留印、抓鐵有痕的教育改革力度,才能除教育不正之風,在強國復興的道路上殺出一條血路,使中國教育面向現代化,走向世界舞臺中央。
二、為人師在對待學習上勤學、苦思、擅專、自查。
芮彭年老師面對學習闡述在瞬息萬變的`世界,我們需要終身學習,學無止境,做為教師更應該是學習的表率模范,活到老學到老,勤學習,方能有扎實的學識功底、苦思冥想方能精益求精,創新教學方法,擴大知識海洋,勤于鉆研,不斷提高自身的知識水平和業務素質,才能做到業精者堪稱師。
作為教師,更要勤奮好學,孜孜不倦,使自己的“一桶水”常滿常新。要努力做到“學識淵博”、“業務精良”,既有精深的專業知識,又具有廣博的相關知識,且有堅實的理論功底和較高的業務能力。
三、為人師在對待生活上積極樂觀。
教師就像春風化雨,像春蠶吐絲,像春泥護花,像燭光照人,芮彭年老師告訴我們生活像本書,你總是在這本書中學會怎樣為人處事,你總是在這本書中學到什么叫甜酸苦辣,讓你一輩子都在學,一輩子都在體會它生活是一本書,雖然沒有一個字,卻處處都是學問,只有不斷的發現生活中的美妙,才能在繁忙的生活中得到應有的快樂。
第四、為人師在對待工作上待人以誠,投之以心,口傳心授,衣缽通傳,教學探索創新,桃李天下。
芮彭年老師說我們只有在苦不堪言中學會苦中作樂后,方能苦盡甘來,枯燥的教學千篇一律,有趣的老師開拓創新,十年如一日,持續保持初心與熱情,教師才能探索學生內心世界了解學生心理變化規律,才能被學生當成良師益友。
有德者以為師,有志者事竟成,人初猶如白紙,全靠后續教調之法,“每個兒童都是一個世界,一個特殊的獨一無二的世界。”作為人民教師,唯有甘愿用自己的紅蠟燭,點燃孩子心靈深處的火花,才能開啟孩子們前進的發動機,才能為國家昌盛為民族復興為人名幸福為人類永存貢獻自己微薄之力。
【教師培訓心得體會】相關文章:
教師培訓培訓心得體會12-06
教師的培訓心得體會12-01
[經典]教師培訓心得體會08-21
教師培訓心得體會06-12
教師培訓心得體會(精選)09-02
(經典)教師培訓心得體會08-31
教師培訓心得體會(精選)07-21
(經典)教師培訓心得體會01-30
[經典]教師培訓的心得體會10-16
教師培訓心得體會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