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培訓心得體會[必備5篇]
我們有一些啟發后,應該馬上記錄下來,寫一篇心得體會,如此可以一直更新迭代自己的想法。那么心得體會到底應該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醫院培訓心得體會,歡迎閱讀與收藏。
醫院培訓心得體會1
通過此次培訓學習,我不僅對醫院文化、發展歷史及醫院的概況,醫院的辦院宗旨、軟硬件設施、服務理念及遠景目標都有了一個深入的了解;還認真學習了醫務人員的職業道德,職業禮儀運用,醫患溝通技巧,醫院感染等相關知識,同時也了解相關的工資福利制度、獎懲制度以及后勤保障的情況。
然而在這4天之中,除了常規會出現在新員工崗位培訓時培訓內容之外,令我最為深刻的是郭院長在最后一天的講演。在闡述一位院長對于“文化”這一個就有非常有歷史感的詞匯的深刻體會之后,院長也對于當前突出的社會問題做出了自己的闡述。我感到,院長不僅僅是講述問題的現實存在,更是郭院長對我們這類社會新人在初入這個“浮夸”社會時的一種諄諄教導,用心地引導我們如何成長成一個真正合格的.社會人。往往“一步登天”的事容易“鼓舞人心”,容易讓人蠢蠢欲動,使人競相模仿;久而久之讓人們忘記了“腳踏實地做人處事”的這一十分重要的社會準則,尤其是對于我們這個醫療行業,那句“我們萬分之一的過失,是病人的痛苦”應時刻銘記,只有在進入行業的初期,不停地規范自己如何做人處事,形成一個合理的人生觀、世界觀,方能為成就一番事業打下一個堅實的基礎。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在四院這個大家庭的溫暖之下,在各位領導的支持下,有了各位臨床前輩的指導下,我有信心完成醫生這個崗位賦予我的責任和任務,堅持走自己選擇的路,而且將走穩走好,一直走下去,為廣大病患奉獻自己的青春與熱情。
醫院培訓心得體會2
在這次崗前培訓中我認真學習了醫院的各項,熟悉了醫院的歷史沿革,對醫院這個龐大的機器的各個科室職能有了一定的了解,像科教科、醫務科、工會等等,對即將踏入五院的我們以及以后的工作,都會有莫大的幫助。而且,在這醫療環境尤為復雜的今天,我們還學到了一些必要的醫患溝通技巧和相關法律知識,使我受益匪淺。在嚴格遵守白衣使者道德準則及職業準則的`基礎上,加強自我保護意識,增強醫患溝通技巧,強化自我專業技能,對每個初入醫療行業的醫者都是最起碼的要求和挑戰,為我為今后的工作奠定了充足的心理基礎。
“健康所系,性命相托”,通過此次參加新職工崗前培訓,接受各位老師及前輩的教導,使我對這句話有了更深的理解:要做一名合格的醫生,不僅要有扎實的理論基礎和臨床操作能力,更要有高尚的職業素養。這些需要我們在平常的工作及生活中一點一滴地積累、培養,努力提高各方面素質。
培訓雖然短暫,但我所受的啟迪和教育對我以后的發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這次培訓不僅使我在短時間內了解到了醫院的有關信息和服務技能,更重要的是向我傳遞了一種信息,即學習是進步的源泉,文化的根基。崗前培訓只是入院學習的開始,接下來的臨床工作將是一個不斷漫長的學習過程。我將以五院主人翁的姿態積極投身到醫療衛生工作中,不斷學習實踐,不斷提高自己!
醫院培訓心得體會3
時光漸過,像涓涓細流。而我們則像是池底鵝卵石,被沖洗,被打磨,日漸圓潤。實習過半,談不上什么經驗。只是深刻體會到健康的重要性,原來健康真的是給家人最好的禮物。
ICU的實習讓我真切感受生離死別,汗毛肌戰栗、不自覺打寒戰。不過在醫院看到最多的是處在恢復期的病人,他們或多或少有些焦慮,其實是沒有明白世上除了生死外便沒有其它大事了。腦外科是目前帶給我最大震撼的科室,沒有之一。昏迷的病人多,也越來越明白我當下的日子究竟是多少人渴望的。他們生病前或許生活自由自在,他們的家人按照各自節奏生活,可是生病后這種平衡無奈被打破,慢慢會變成另外一種平衡。
都說腦外科病人和家屬脾氣有些暴躁,其實細想也難怪,有些病人病情比較嚴重,治療周期相對比較長,除了支付高昂的醫療費用還要透支自己的身體及情緒,日子久了,內心的不滿便顯現出來,脫之于口,見之于行。有時倒也不是有關教養,畢竟不了解他們的處境,就像針沒刺到你身上,你永遠不知道會有多疼。也許同等條件下我的脾氣會更暴躁,人性不可測。
關于學習和實習的差別,個人感受是在學校里,老師大都屬于主動輸出型,當然,你給的反饋越多,老師對你的輸出也會隨之增加;在醫院里,老師大都屬于被動輸出型,也許是因為工作忙,也許是自顧自以為我們基礎的理論都會,當然,你要是提出問題,老師也是熱衷于解答的,完全是“師傅領進門,修行看各人”。
所以,在步入實習前最好擁有敏銳的觀察力、簡潔的表達力、高效的執行力等。有時候,你必須表現得像一名工作許久的`人員,是的,膽大心細臉皮厚的你在哪個科室都會如魚得水。嗯,我會努力成長的,還有第一印象很重要,最好一開始就很強悍,因為沒有那么多人會有足夠的耐心留意到你的成長。如果你真的有疑問,先嘗試自我解決,如果無解,再開口詢問,如果有疑慮,可以以疑問的形式請教老師,這樣可以證明你是有腦子的人。關于科室常用藥物的適應癥最好自行百度(百度上有藥物),在入科第一天要熟悉以防備病人及家屬冷不丁的提問。
其實,實習科室安排不盡如人意,不過相信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實習,累嗎?還好,只是有時候選擇顯得至關重要,倒也沒有后悔在這個地方實習。希望我們都能守住始終。
醫院培訓心得體會4
時間過得真快,一轉眼都已經實習三個星期了,還記得第一次去蕪湖第一人民醫院的時候,老師把我們交到護理部主任那就走了,我們跟著護理部主任來到門診五樓,接著就是入院考試,到星期一的時候我的第一個科室,體檢中心,雖然沒有學到太多東西,但是卻懂得了很多東西,老師們都對我很好,每天我做的最多的就是量血壓,第一天去,行李還沒放下來老師就叫我去量血壓了,其實我那時是不大會量的,不過還是硬著頭皮上了,還記得那天是安徽師范大學皖江學院的學生來體檢,所以相對來說血壓都正常,一開始血壓帶都綁不住,那些人就看出來我是實習的了,不過都配合我的工作,量了幾個心里就有自信了,基本上每天量血壓都是從上午7點量到9點半,也有些來體檢的人故意隱瞞自己的高血壓史,雖然我是實習生但是也對工作認真負責的好不好,總的來說在體檢中心的一周算是圓滿結束了。
接下來我的第二個科室:醫技科,也就是內鏡中心,在這里我們動手的也很少,那些胃鏡,腸鏡都是醫生做,我們就了解了解吧,怪無聊的,下午我就跑到胃鏡室爬著桌子上睡覺了,要不就是和同學聊天,反正沒事做,事情都上午做了,偶爾來幾個人做腸鏡,不管是胃鏡還是腸鏡,對病人來說都是痛苦的,有人會說來支丙泊酚吧,但那畢竟對身體不好,每次看到病人痛苦的嘔的時候,我自己都覺得惡心,每次做結束了,他們的口水好多哦,我那天差點就吐了,哎,不過還是忍住了,我們不能嫌棄他們啊,最讓我覺得揪心的是他們有時候受不了胃鏡或腸鏡的痛苦,求醫生們說不做了,要放棄,這時候我就覺得健健康康的活著真好。
我的第三個科室:血透室,就是血液凈化中心,一開始去的時候有點嚇到我了,那個透析器,我覺得好高科技哦,老師們操作自如,好了不起哦,呆了幾天覺得機器操作沒我想的那么難,現在管路我會裝了,我只需要學會裝管路就行了,嘿嘿,就是穿刺難了點,是臨床上最粗的針頭,我開始不知道為啥要透析,問了老師,查了資料才知道原來他們都是腎有問題,很多都是急性腎功能衰竭,慢性腎功能衰竭,以及藥物和毒物的中毒,前兩者都要持續性地治療,也就是說每周要透析兩次,每次估計要花費400多元,而且這樣的'病人不能多喝水,嚴格控制體重,他們臉上都是腎病面容,有些病人中午就吃發糕,把錢省下來透析,他們的手臂長期穿刺都不能看,真的好可憐,哎,為什么會的這樣的病呢,老師說很多是因為遺傳的原因,那還有其他什么原因呢,我還要去查,希望找到病因,以后注意點,避免生這種病,太可憐了,不過血透室的護士挺快活的,早上7點上班,下午1點就下班了,就是中午給你半小時吃飯,不過也還好啦。
下個實習科室是神經內科,我的實習還在繼續。
醫院培訓心得體會5
培訓中,老員工從理論到實踐都一一給我們做了培訓,從自身的經驗出發,讓我們了解了在護士的崗位上,如何去做,他們的經驗也是給了我們很多的指導,同時也是告訴我們遇到事情不要慌張,要冷靜對待。特別是急診的護士,更是要如此,急診的病人有很多種,無論是交通事故,或者病情急發,或者其他意外,到了急診的時候,作為護士,要冷靜的面對,不怕見血,不怕遇到慘烈的場面。按照護理的要求和流程去做就可以了。而且老員工也是講了幾個她自己的例子,特別是她第一次接一位急診的病人,更是心里完全沒底,但是她卻冷靜下來,跟隨其他同事,按照流程慢慢做好,一次做下來,再復盤,以后的工作也漸漸會熟悉的。作為護士,不單單是要嚴格按照護理的步驟來做,同時也是需要不時的總結,讓自己的經驗更加的充沛。
在技能培訓這塊,雖然之前也學過心肺復蘇,除顫,急救這些知識,但是老員工下場親自做演示,一個個細節跟我們講,如何操作,如何跟病人家屬做溝通,如何盡全力的保障病人可以獲救,做好細節,做好每個步驟,才能更好的挽救生命。在靜脈輸液這里,也是告訴我們一些技巧,雖然之前也聽過,但多聽幾次,印象更深,在實操培訓中,也是能更好的把握,避免二次扎針給病人造成的痛苦。
同時培訓中講到的醫患溝通也是讓我印象非常深刻的,醫患糾紛這些年頻頻出新聞,在這塊上,醫院也是更加的重視,我們作為護士,更是要起到一個橋梁的作用,讓醫生和病人的溝通無礙,避免出現糾紛的情況。和病人多溝通,多了解他們的情況,雖然我們并不是心理醫生,但是我們多一份的關心,多一點的'微笑,讓他們得到溫暖,對病痛的治愈多一些希望,一些絕癥患者也避免因為消極的情緒而鬧騰,或者不和醫生合作,把病盡量治好。
總之,這次的培訓,讓我學到了很多,也是讓我在以后的工作中更加的有把握,更加的心里有底,可以在護士的崗位上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