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選修課上課心得體會
當我們經過反思,對生活有了新的看法時,常常可以將它們寫成一篇心得體會,如此可以一直更新迭代自己的想法。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選修課上課心得體會,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課程理念”,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充分發揮語文課程的育人功能;注重語文應用、審美與探究能力的培養,促進學生均衡而有個性地發展;遵循共同基礎與多樣選擇相統一的原則,構建開放、有序的語文課程;“課程目標”,高中語文課程目標,分為課程總目標、必修課程目標和選修課程目標兩個層次。處理好必修和選修的關系。
語文選修課目的是要提高學生語文素養,養成健康的審美情趣,通過加強文學教育,加強情感體驗,豐富內心世界,養成健康的審美情趣,進而培養培養審美感知力與審美創造力。選修課拓寬閱讀視野,從人類共同的精神財富中汲取營養,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通過選修課,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使學生具有初步的研究能力和探究問題的能力,這是課外拓展的最好方式。新課標對課外閱讀要求總文字不少于150萬文字。這種要求目的是很清楚的。就是注重培養學生思維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提高學生的的語文鑒賞能力,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加強學生人文精神的培養,為學生未來發展奠基。
“選修”是“必修”的遷移,提升、拓展和探索,給學生留下了許多創新學習、個性解讀的空間。老師要做好閱讀的指導,不能流于形式,要注重實效。這一塊應是學生肥沃的“自留地”,要給予指導,督促驗收。做得好將收到很好的成效,這塊最易出現很大的差異,應商量對策。“選修”教學和必修教程必須突出差異,我們體會應該有這幾方面的意識:
·宏觀管理的整體意識
五個學期的專題閱讀安排,階段性的逐漸推進。第一學期必修1+《中外傳記作品選讀》,第二學期必修二+《中國現當代散文鑒賞》,第三學期必修三+《唐宋散文閱讀》《唐詩宋詞鑒賞》,第四學期必修四、必修五+《語言文字應用》,第五學期開始復習。教學達到什么效果,都要有一個整體安排和要求。
(二)問題意識
要解決什么問題,用什么方式,什么手法達到,老師集體研究,達成共識,以便共同執行。
·目標意識
這個目標意識包括長遠的目標和學期目標以及一篇課文教學的目標。任課老師可以根據自己班和個人情況,可以有所側重。
·導學意識
老師根據文本,設計探究問題供學生選擇,也可引導學生自己設計探究的問題。不能把選修課當必選課講解,必須放手讓學生學會學習。老師注重指導閱讀,注意角色的轉變,老師是導演、觀眾或組織者。
(五)時間意識
學生的專題閱讀,一定要給夠時間,有時間保障,才有效果;而且還要有充分的交流時間,讓學生有發表的平臺。
·相互交流學習意識
這一過程就是選修的驗收,形成文字,學習札記、論文等,在組內交流、班上交流、學校交流等,師生共同學習,共同進步。
【選修課上課心得體會】相關文章:
選修課心得體會07-08
選修課的心得體會03-28
足球選修課心得體會09-23
音樂選修課心得體會11-19
日語選修課心得體會01-24
英語選修課心得體會03-22
大學選修課心得體會09-11
選修課論文10-30
化學與生活選修課心得體會模板0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