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學思修課學習心得體會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思修課學習心得體會
當我們對人生或者事物有了新的思考時,寫一篇心得體會,記錄下來,這樣能夠培養人思考的習慣。那么如何寫心得體會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思修課學習心得體會,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思修課學習心得體會1
思修課,我的第一印象是高中那樣的思修政治課。沒想到,上大學第一節思修課時,我徹底改變原來的觀點。我第一次感受到什么才是真正的大學老師——那就是傳道授業解惑,不僅僅是知識的傳教,更重要的是用自身的學識,經歷,個性來影響學生,使之思考,使之感悟,使之懂理。
第一節思修課后的每節思修課,我都覺得信息量好大,覺得收獲到滿滿的正能量。還記得第一節思修課上老師問我們“為什么要上大學?”我當時的回答是“為了自由!為了看到更廣闊的.世界,為了體驗更多的事情,為了承擔自己的使命,為了享受時而平靜時而跌宕的生活!
而當時老師總結為兩個字——“素質”!。
如今大一就要結束了,但是還是感覺自己的成長速度太慢了。大一上時,因專業不是自己所喜歡的,所以會注意到學習方面要抓緊,我用對待高三的態度來對待大一上的學習生活,畢竟轉專業會看你的成績的。于是在平常的學習中,有一個潛在的意識的驅動,個人就會覺得生活過的很充實,成績也還可以。但是大一下當我得知自己轉專業面試失敗時,……瞬間讓我成長了很多。
我突然明白了,有些事情不是你努力就能成功的,我突然意識到,原來個人的力量是如此渺小。什么是現實?“現實”二字,“現”的左邊是王,右邊是見,而“實”的下面是頭,上面確是寶蓋頭。就是說,我們用理想的色彩之眼來世界時,還得記得我們不是萬能的!這就是現實。那段時間,我沒有了明確的目標,我不知道自己接下來該做什么。那段時間算是墮落吧,感覺每天都提不起干勁,都過得渾渾噩噩,不知所措,隨波逐流。
可是,現在想想那時,雖然會不甘心,但是感覺都是好遙遠的過去的事情了。而我不是真正做到了第一節思修課上我自己所說的嗎?“去體驗更多的事情”,舉這個真實的自身經歷,主要是想表達自己對生活的體驗。
生活的百分之九十五是平淡,而那百分之五的起伏不是我所能控制的。而我所要做的就是在那百分之九十五的平淡中體驗生活。記得,羅曼羅蘭曾說過,世界上只有一種英雄主義,那就是在認清生活的真相后繼續熱愛生活。我算是偏理想主義的一個人吧。是的,我一直熱愛著生活,一直在以一種虔誠的態度去體驗生活。
我相信,在接下來的生活中,我會盡量做到自己的承諾,我會一直相信善良,我會去感受生活的溫度,我會去追求屬于自己的自由!
我想,思修老師們就是希望我們成為一個有個性,有溫度,有擔當,會思考,會分辨,知道自己的使命的人。而我們終會成為更好的自己!只有讓自己變得更強大,才能擁有嘲笑這個世界的資本!
思修課學習心得體會2
在選課的時候,發現思修課每周開設了兩節大課,與學習數學英語課程的時間比肩了,足見學校對于思修課的重視,這對于剛從高考走來的一名學生,確實感到挺驚訝的。帶著期待我走進了第一節思修課堂,默默的傾聽著與高中老師不同的教學方式和教學手段,都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和體會,使我在思修某些內容即使與高中相同也聽聽的津津有味,下面就說說我的體會吧。
1、提高了我們適應大學生活的能力。從一定意義上說,進入大學就意味著獨立地走上社會,走上生活。面對新的生活環境,我們誰是都可能遇到過去所沒有遇到的問題、矛盾、困惑。而思修課上我們學會了如何同過去沒有接觸過的人交往、如何去做過去沒有做過的事、如何去解決過去沒有遇到的問題,那就是盡快提高自身綜合素質,不斷在實踐的過程中積累經驗,生活是最好的老師,在生活的實踐中,我們獨立生活的.勇氣和能力一定可以得到提高。
2、大學的思修課與我的生活息息相關,如德育、法律。中國古代思想家司馬遷說過:“才者,德之資也;德者,才之帥也。”這充分說明了“德”是每個人不可或缺的品質,從某種意義上說,我們只有堅持以德為先,德才兼備,才能為國家為社會做出更多貢獻;我們的國家要正常有序發展,我們人民的權益要得到保障,就離不開法律的制定和完善,其中老師重點想我們講解了勞動法,這對于在三年后就要從民政職業技術學院畢業并走上職業崗位的我們,真的是太重要了,這有助于我們明白自己的權益和義務,以及當自己權益受損時如何利用法律武器即以維護。
3、增強了自我定位的能力。怎樣定位自己對每個大學生必修好好把握的,這關系到我們的大學三年時光如何度過、自己以后的人生如何才意義。依稀記得老師在課堂上我們未來希望從事什么樣的工作,這有何嘗不是一個自我定位,我想每一個現在一直在為自己未來理想而不斷奮斗的人是幸福的;反觀那些從不自我定位,從不思索自己以后人生的,不得不說是一個悲哀,因為他們不知道存在這里的理由,只能虛度光陰。這是我們每一人要引以為戒的。
總之思修課教會了我很多東西,它看不見摸不著,但我們能感覺的到,真的感謝學校開設了這門課程,和思修老師對我們的付出,同時對于思修課我也有自己的一些看法:
首先對于思修課堂,老師好可以再嚴格一些,比如有的同學吧電腦帶到教室玩游戲,這樣給周邊同學造成了不好影響。然后就是感覺學生參與度不夠,每次回答問題就那么幾個人,這當然很大程度上還是學生自身的原因,但是老師這方面有點要注意的是:應該讓學生“開第一次口,”萬事開頭難,相當一部分同學就是沒有邁出“第一次”這關鍵性的一步,所以就體會不到參與的快樂,慢慢的就覺得老師提問與他“無關”,干脆就一直不參與了。最后我想說的是老師點名這項制度要繼續嚴格堅持下去,同時對于逃課的同學給予相對應的措施,這樣才能杜絕個別同學的僥幸心理,從而促進教學有效有序進行。
思修課學習心得體會3
對學習《思想道德修養》課程的意義,已經遠遠地超越了單純的考試,可以肯定地講,這門課程幫助我們大一新生陶冶了思想、凈化了生活、認識了人生,讓我們這些新生在大學里怎樣為人做事處事有了真正意義上的人生燈標。我在本學期,我們系統學習了思想道德修養,就所學的知識和自己的認識,我有如下的體會:
一、人生的意義在于不斷地提升--適應轉變。
我認為,思想道德修養的學習重點,是在充分認識自己所處的時代特征、歷史使命與成才目標和適應轉變、健康成長方面。生活對每一個人而言都是不容易的,把人生劃分成若干個階段,大學似乎是最美好、最重要的一段經歷。在《思想道德修養》課程中的第一章,就為我們詳細而系統地介紹了大學生活,使我們對自己的大學環境有了全面的`理性認識,在一些突入其來的問題,有了應對思想準備和認識方法,起到了引路標燈的作用,對大學生活中的為人處事有了指南和參考。對新生的我們,面臨的問題和思想情緒不計其數,環境的陌生、生活的適應、學習的壓力、情緒的波動,總能在人最脆弱的時候蜂擁而上,加之我們的心態并不成熟,很容易被困難折倒,進入誤區。大學較以往的高中生活相比,完全是一種全新的階段,少了拘束,自由多了一些;少了督促,自覺多了一些;少了古板,靈活多了一些。這些新的變化要求我們學會接受并且適應轉變,健健康康地成長。我是一個男生,我所經歷的坎坷生活,讓我養成了內向的性格,遇到挫折常常是失望和沮喪、自暴自棄、自怨自嘆,在學了《思想道德修養》課后,我的情況有了很大的改觀,精神面貌也有了笑靨,性格也開朗活潑一些了。很有感觸地認識到,所有的愛與恨、悲與喜、哭與笑、內向與外向都在緩緩落幕時,才恍然大悟地明白原來的這些心理活動在很大的程度上是一種心態的緣故。正如《思想道德修養》課里強調的“樂觀向上”的健康心理,有了這種心情,我在業余的大學生活動中參加了學院“十佳歌手賽”活動,增強了自己的自信。
二、人生的品質在于不斷地凈化--樹立理想、把握人生
在《思想道德修養》課里,對樹立理想、把握人生方面,我認為,要樹立好崇高的理想、科學的信念;樹立好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做堅定的愛國主義者和共產主義接班人;樹立好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而努力學習的決心;樹立好科學的世界現和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和政治態度。
1、堅定理想信念,永葆思想上的純潔和先進。理想信念是大學生的精神支柱、政治靈魂,是思想行為的“總開關”。作為一名大學生,必須把理想信念放在首位,把它作為自己的立身之本、奮斗動力和行為坐標。要認真學習《思想道德修養》課程,著眼于實際學業的運用、著眼于對實際問題的理論思考、著眼于新的實踐與發展,做到理論與實際、主觀與客觀的統一,在改造主觀世界的同時改造客觀世界,不斷提高政治敏銳性和鑒別能力。
2、勤奮刻苦學習,永葆理論上的清醒和成熟。政治上的堅定來自于理論上的清醒,只有勤奮學習,才能有堅定的政治信念和判別是非的標準。為此,要切實把學習作為自己的第一需要,堅持用科學理論武裝頭腦,不斷增強學習的主動性、自覺性,強化系統性、條理性,以勤奮學習為先導,提高專業水平和工作能力,為創造性開展學習奠定扎實的專業理論功底。結合個人的實際和專業的需要,端正學習態度,完善學習計劃,充實學習內容,持之以恒地學習政治理和業務知識。不僅向書本學,更要向實踐學,向老師學、向同學學;不僅要學得進,還要拿得出,注重學以致用,做到學有所思、學有所悟、學有所用,努力把學習成效轉化為學業成果。
思修課學習心得體會4
《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是一門融思想性、政治性、知識性、綜合型和實踐性于一體的課程,設計內容十分廣泛,現實性、針對性都很強.對于當代大學生而言,學習這門課程意義重大.它不僅能幫助我們認識立志、樹德和做人的道理,從而選擇正確的成才之路;還能使我們擺正"德"與"才"的位置,做到德才兼備,全面發展;更能為提高思想道德和法律素養打下知識基礎.
通過這門課程,我深刻了解了中國是一個非常講究修身養性、崇尚道德的民族。我們都應當做個有教養的人.五千年來,無論世事如何變化,勤儉、忠義、謙讓、孝順都是恒古不衰的美德,多少古圣先賢更是視之為傳家寶.小事業的成功靠機遇,中事業的成功靠能力,大事業的成功就完全靠品格、看操守.大凡成功的人,往往都是德行高尚的人.所謂教養,就是應該知深淺、明尊卑、懂高低,識輕重,應該是講規矩、守道義.有教養的人,往往不以術而以德,往往不以謀而以道,往往不以權而以禮.有教養的人在自己獨處時,超脫自然,會管好自己的心,在與人相處的`時候則為他人著想,與人為善,淡然從容,管好自己的口.方圓做人,圓通做事,寧靜致遠,自我反思,則事事放心、順心。
思修這門課教導我們做個智慧的人.有知識不等于有智慧,知識積存得再多,若沒有智慧加以應用,知識就失掉了價值.學習了思修,我知道了什么時候"為",什么時候"不為".知道我在做什么事,知道熱愛做什么樣的事,知道能把什么事做成什么樣.要用自覺端正態度,用學習積累經驗,用勇氣放棄包袱.對弱者,光關心不夠,要幫助;對下屬,光公正不夠,要善良;對別人的失誤,光原諒不夠,要忘記;對自己的未來,光夢想不夠,要行動.空才能生慧,學才能生智,心寧智生,智生事才成.每一個人都有值得尊重及學習的地方,慈悲的人教授慈悲之道,橫蠻的人教授忍辱之道.如果一個人缺少智慧,又不愿意流汗水,那么談何成功.
以前總覺得思修課沒有專業課重要,但學習之后才明白,思想品德是人的靈魂,良好的思想品德是一個人立足于社會的基礎.思修課是不可缺少的.它與我們的學習、生活聯系是十分密切的,它來源于生活,最終也走入了生活.它開闊了我們的眼界,關注了時代的脈搏,同時也解決了許多我們在生活中遇到的問題、困難。
【思修課學習心得體會】相關文章:
大學思修課學習心得體會11-10
思修課的心得體會09-23
思修課心得體會02-22
大學生思修課心得體會04-21
2022大學生思修課心得體會10-08
高校大學生思修課心得體會(精選10篇)06-24
上思修課的心得體會09-23
選修課心得體會07-08
選修課心得體會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