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看榜樣的心得體會
當我們備受啟迪時,心得體會是很好的記錄方式,這樣有利于培養我們思考的習慣。那么心得體會該怎么寫?想必這讓大家都很苦惱吧,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觀看榜樣的心得體會,歡迎大家分享。
觀看榜樣的心得體會1
榜樣是一種力量,是一面旗幟,是一座燈塔。正是這些不忘初心、愛崗敬業的榜樣,把愛黨愛國之情融入黨和國家改革發展的偉大事業之中,我們的事業才能蒸蒸日上,我們的祖國才會有了今天的強大。作為新時代組工干部,我將緊跟新時代“榜樣風向標”,奮力汲取“榜樣”的精神力量,堅持不懈用黨的創新理論武裝頭腦,以身作則、奮勇爭先,埋頭苦干實干,努力爭創新時代組織部門“第一等的工作”,切實將組織優勢轉化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優勢,將“榜樣”精神轉化為推動基層黨務工作落實的強大動力,為全面建成富裕協調美麗和諧幸福現代化新撫州貢獻自己的力量。
觀看榜樣的心得體會2
《榜樣5》由中央組織部和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聯合制作,62分鐘的時長內,通過典型事跡再現、嘉賓現場訪談、詩朗誦、重溫入黨誓詞等形式,展現了積極投身疫情防控工作的共產黨員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敢于斗爭、敢于勝利的大無畏氣概,彰顯了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詮釋了生命至上、舉國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學、命運與共的偉大抗疫精神,是開展黨員教育的生動教材。在那個遲到的春天里,榜樣,正是這般模樣。
以生命赴使命,把希望帶給患者
20xx年除夕夜,空軍軍醫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重癥醫學科主任張西京接到醫院準備馳援武漢的電話,他來不及通知父母與愛人,便一邊連夜出發,一邊熟悉情況、制訂方案。大年初一,空軍軍醫大學醫療隊進駐武昌醫院。在重癥監護室工作被感染的可能性遠遠高于普通病房,張西京是那個進入次數最多的人。轉戰火神山醫院后,他和戰友們每天穿戴13件裝備,日夜不停地工作,時刻心系每個病人的安危:“病人的心率上到140、150,我的心率也都到100以上了!痹谶@場戰“疫”中,黨員并非只是一個稱號,更代表著一份“跟我上,看我的”勇氣,火神山醫院第一例氣管插管病人、第一例有創操作、第一次危重患者的吸痰都是由黨員完成的。
鮮紅的黨旗下,中國共產黨人用信仰筑起抗疫防線。疫情來勢兇猛,當時并沒有一個現成的護理規范,作為同濟醫院中法新城院區首批隔離病房的護士長,張宏在工作中不斷積累經驗,共更新了五個版本的規范手冊,保障患者安全的同時最大程度降低感染的風險。雖然承擔著救治病人的職責,醫護人員也是有血有肉的普通人,她坦言疫情當前不是沒有過害怕,甚至在佩戴完口罩后出于恐懼產生錯覺,但她不斷告訴自己“我是護士長,我必須堅定”。
白衣執甲,不勝不歸。浙江省醫療隊1844名逆行勇士實現了“打勝仗、零感染”的目標,他們轉戰了武漢11家重癥救治醫院、四家方艙醫院和有關機構,累計經管患者2964人。在這場經歷生與死、跨越冬與春的馳援中,他們如溫暖的陽光和和煦的春風。正如年輕的護士盧俊倩所說:“我覺得我們不是來等待春天的,我們創造春天。”
互相守護,平凡中照見偉大
“不是因為有了希望才去堅持,而是因為堅持才有了希望!痹谝咔槠陂g拔地而起的火神山、雷神山醫院被譽為“中國速度”,震驚了世界。4萬余名建設者挺身而出,跑贏時間完成了這個“不可能的任務”!皟缮健贬t院守護了人民的健康,更溫暖了整個中國。
忙碌的身影不僅在抗疫第一線,也在武漢街頭、街道社區、中國海拔最高的地級市那曲。那里有“萬能的勇哥”為金銀潭醫院的醫護人員提供出行服務、有“戰疫全能書記”為5000多名居民搜集物資、有為排查工作忙到左耳失聰的警察……
湖北順豐速運江漢分部經理汪勇被親切地稱為“萬能的勇哥”。疫情期間,他從一開始的一個人、一臺車到之后召集一批志愿者解決了醫院的所有出行需求。之后,汪勇還將醫護人員和志愿者們寫下的回憶錄制成了一本《金銀潭日記》,希望永遠記錄下那些感人的時刻。
沒有從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20xx年1月29日,一名來自武漢的游客在拉薩被確診,此前,他所乘坐的火車曾在那曲?。西藏自治區那曲市色尼區公安局那曲鎮派出所所長達娃倉決主動請纓加入疫情排查組,在防護物資緊缺的情況下,她總是沖在最前面。那段時間,她每天要接打電話300余次,由于長時間戴著耳機工作導致中耳炎復發。她顧不上治療頑強地堅守在崗位上,因為錯過了最佳治療期,達娃倉決的左耳聽力喪失。然而回想起這段往事,她依舊笑著說:“自己選擇的路,要一如既往地走下去!
正是這些各行各業的榜樣在最危急之時,因為信仰、因為責任迎難而上,才讓春天如約而至。
觀看榜樣的心得體會3
近日,中央組織部、中央電視臺聯合錄制了反映優秀共產黨員和先進基層黨組織典型事跡的專題節目《榜樣》,以“喜迎十九大、共圓中國夢,走近學習榜樣、凝聚復興力量”為主題,選取了廖俊波、陳先達等12名優秀共產黨員為代表,向我們講述了他們平凡而震撼人心的故事,在不同的領域,共產黨人用不同的方式踐行著共同的信仰,讓我們在充分感受他們的擔當和奉獻的同時,更多的是我們應該怎樣去記住這些榜樣和傳承他們的榜樣精神。
龔會珍、甘祖昌夫婦始終堅持共產黨要讓人民過上好日子的信仰,毅然脫下軍裝,回鄉當起了農民教師,教書育人。同時夫婦倆將省吃儉用下來的錢幫助鄉親們搞建設、創豐收,在甘祖昌將軍去世后,其妻龔會珍繼承將軍遺愿,到軍隊、社區開展革命理想信念教育,把自己的工資捐給需要幫助的人。
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教授陳先達老先生基于自己的學習和親身經歷,在他走上講臺61年來,可謂座無虛席,被稱為“行走的馬列字典”,他始終堅持一個共產黨員如果沒有堅定的馬克思主義信仰,沒有共產主義信仰,他不可能是一個真正的共產黨員。
廖俊波盡管平時承擔著繁重的行政工作,但他只要有時間,有機會就撲在基層,把群眾的安危冷暖時刻放在心上,真心實意的為百姓謀福祉。作為黨員干部,他用自己的行動,在平凡的崗位上書寫了人民公仆的使命和擔當。在廖俊波任職期間,牢記黨的囑托,盡心盡責,帶領當地干部群眾撲下身子、苦干實干,以實際行動體現了對黨忠誠、心系群眾、忘我工作、無私奉獻的優秀品質,無愧于“全國優秀縣委書記”的稱號。
不忘初心,繼續前進。《榜樣》用其鮮活的故事向我們傳遞著信仰、堅守、擔當,作為一名年輕的人民教師和共產黨員,我們更應該記住那些榜樣人物和他們的事跡,去傳承和發揚他們的榜樣精神。更重要的是要在自己的崗位上,以身作則,對學生起好示范和表率作用,率先垂范,做好榜樣,讓自己的信仰和價值能夠得以體現。
觀看榜樣的心得體會4
女子高中成立之初的困難,是張桂梅始料不及的。山區條件艱苦,再加上張桂梅對工作要求嚴格,很多年輕教師難以適應。建校才半年,17名教師中有9名辭職,教學工作近乎癱瘓。
焦慮、沮喪的情緒包圍了張桂梅。在留下來的8名教師中,有6名是共產黨員。張桂梅把6名黨員教師集中起來,重溫了入黨誓詞,誦讀了《為人民服務》《紀念白求恩》等篇章。有的教師眼里泛起淚花,他們被張桂梅的無私打動,他們要和張桂梅一起,把女子高中辦好,把大山里的女孩送入大學。
留住了教師,還要留住學生。家訪成了張桂梅最重要的工作。很多學生的家在偏遠山區,有的地方只能靠步行到達,但張桂梅要求自己“要親自到每一個學生的家里去看看”。
與張桂梅多次同去的華坪縣電視臺記者王秀麗,對家訪的路心有余悸。“在路上,我害怕得腿發抖,甚至覺得鞋底會被腳趾抓穿。在一些路段停車休息時,我連車都不敢下,害怕自己會不小心跌下山崖。”
張桂梅也害怕。一次,她坐鄉政府工作人員的摩托車上山,“不敢低頭,摩托車稍微歪一點,就會跌下懸崖粉身碎骨”。11年來,張桂梅在大山里走了近12萬公里,對1345名學生進行了家訪。家訪途中,她摔斷過肋骨、發過高燒、迷過路,還曾因身體虛弱暈倒在路上。
為了把兒童之家和女子高中順利辦下去,張桂梅不得不四處籌款,但這條路同樣艱難。
一次,張桂梅到昆明某企業尋求幫助,未等她把話說完,企業領導就叫保安趕她走。張桂梅不走,保安就放狗出來追咬,小腦萎縮的她不能很好地保持平衡,衣服被狗撕破,腳上鮮血直流。無助的張桂梅坐在地上放聲大哭。
還有一次,她在街頭募捐,被人認為是騙子,有人還朝她臉上吐口水。離開人群后,疲憊、傷心、無助的她坐在街頭靠著墻睡了過去,醒來時已是萬家燈火。
后來中央電視臺經濟頻道邀請她到北京錄制了一期節目,這期節目為她募到了100多萬元。
然而,沒人知道,她才到北京就接到哥哥病危的電話,哥哥想在彌留之際見見離家幾十年的妹妹。張桂梅思前想后,最終決定去錄制節目。她怕錯過時間人家就不讓她上節目了,她怕不上節目就會失去籌款的機會。等她錄完節目,哥哥已經過世。
觀看榜樣的心得體會5
榜樣是一個民族的精神內核。我們要把榜樣的力量轉化為實干的“動量”,才能為我們的信仰“上色”,從而把榜樣身上散發出的凈化靈魂的信仰之力,以此推動我們奮勇前行。堅定的信念信仰、心懷群眾的情懷、勇于當擔的責任意識、創新奉獻的進取精神無一不讓人心中充滿感動和敬佩,作為一名學生,同時作為一個預備黨員,只有不斷學習,從榜樣身上汲取力量,才能不斷成長、不斷進步,一步步向優秀黨員靠攏,一步步成為高素質的合格黨員和優秀的學生干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給國家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觀看榜樣的心得體會6
榜樣的力量是偉大的,榜樣的精神更是值得我們每一個人學習的。觀看了《榜樣5》,對于一些事情,理解更深了。怎么做一名合格的黨員教師?是我們值得深思的一個重要問題。我認為:
1.學,學習榜樣的精神,學習榜樣的事跡。對照自己,不斷地改進。
2.思,思考人民至上的偉大信仰。深化“四個自信”,做好“兩個維護”。思考我們共產黨員的初心和使命,思考我們黨員教師的初心和使命!
3.悟,領悟身邊新進典型的精神,感悟他們的崇高,向芳草更青出漫溯。
4.踐,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踐行黨章規定,踐行自己的職責。以實際行動,帶動身邊的人,形成輻射作用,展現我黨黨員的優良風貌。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觀看榜樣的心得體會7
近日,學校老師都紛紛觀看了專題片《榜樣》,感觸頗深,用榜樣的身體力行,教會我們如何去做一名合格的共產黨員。
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并不是一句口號,而是深深刻入共產黨人內心深處的亙古不變的誓言和堅守,一代又一代共產黨人用青春用鮮血甚至是生命守護著國家和人民,不怕苦不怕難,不畏犧牲,英勇前進,用生命書寫為人民服務的輝煌篇章,踐行一心為民的壯麗誓言。
《榜樣》是當下教育培訓黨員的生動教材,也是千千萬萬黨員不忘初心,繼續前行的精神食糧。堅定的信念信仰、心懷群眾的情懷、勇于當擔的責任意識、創新奉獻的進取精神無一不讓人心中充滿感動和敬佩,作為教師,同時作為一個共產黨員,只有不斷學習,從榜樣身上汲取力量,才能不斷成長、不斷進步,一步步向優秀黨員靠攏,一步步成為高素質的合格黨員和優秀的教師。
榜樣,讓我們在前行的路上充滿力量,給我們以正確的方向指引,作為一名黨員教師,應學習榜樣的優點長處,將全心全意為教育事業落實到每一天的工作中,不忘初心,砥礪前進!不斷向榜樣靠近。
觀看榜樣的心得體會8
向榜樣學習,向英雄致敬!通過觀看《榜樣6》專題節目,我的心靈深受洗禮。七一勛章獲得者,81歲的魏德友老人用實際行動,踐行他的入黨誓言。入黨時,他承諾要守邊護邊一輩子,就真的一輩子。57年來,魏德友始終不忘初心,堅持為國戍邊信念,與妻子一起駐守在夏季蚊蟲肆虐、冬季風雪埋人的無人區,過著"家住路盡頭,放牧為巡邊"的生活,書寫了"西陲戍邊半世紀,我伴寂寞守繁華"的非凡篇章。魏德友老人身上,體現了不忘初心、永葆本色、扎根基層、奉獻社會的高尚情操,他堪稱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模范踐行者,新時代基層共產黨員的楷模,作為一名新時代的黨員教師,我覺得我們要向榜樣看齊,不忘初心,砥礪奮進,忠誠擔當,愛崗敬業,無私奉獻,努力以優異的工作成績向建黨一百周年獻禮!
觀看榜樣的心得體會9
《榜樣6》節目重點宣傳了“七一勛章”獲得者和全國“兩優一先”表彰對象典型事跡,通過典型事跡再現、現場訪談、重溫入黨誓詞等形式,生動展現中國共產黨人堅定信念、踐行宗旨、拼搏奉獻、廉潔奉公的高尚品質和崇高精神,彰顯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是開展黨員教育培訓的生動教材。
看了榜樣的事跡,我備受感動、深受鼓舞。雖然他們面臨的環境不同、從事的工作不同,但他們都有堅定的理想信念、扎實的工作作風、一心為民的高尚情懷,這是共產黨員必須具備的品質。我要向榜樣看齊,以榜樣的力量激勵自己,給身邊的人做好榜樣。
向榜樣看齊,爭做合格黨員。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他們就是一個個標桿。黨員的先進事跡、鮮活例子,既能讓奮進的人更加堅定于自己的事業,也能給萎縮的人敲響警鐘。
觀看榜樣的心得體會10
今天我看完了《開學第一課》,我知道了在艱難的長征路上,有許多和我們年級差不多的小紅,他們吃不飽,穿不暖,他們不怕流血、不怕犧牲,他們穿的是破舊的裝和草鞋,爬雪山、過草地,吃的是野菜!而我們呢,平常挑三揀四的,什么菜都不合胃口,什么衣服不舒服就不要了。可是你們有沒有想過在你不喜歡這不喜歡那的時候,小紅什么都沒有,我們有什么理由挑三揀四的呢?
我又想起在長征途中,有一位叫陳賡的紅迷路了,他在尋找隊伍時,發現了和他一樣迷路的人。于是陳賡叫他上馬坐一會兒,他拒絕了,叫他把一小包青稞面吃了,他也不肯。沒辦法,陳賡只好無奈走了。剛走沒多遠,陳賡就發現自己被騙了,等他到那兒時,那位紅已經永遠地離開了我們,這說明當時的生活是多么艱苦。但不論生活多么艱難,紅們都是以積極向上,持之以恒的精神來克服。他們在長征途中有多少人陷在了深深的沼澤地里,又有多少人因為沒有吃的而嘗野菜中毒……
我們現在的美好生活,就是先烈們用生命換來的.,所以我們一定要好好學習,長報效祖國,為祖國的強盛做出自己的一份貢獻。
觀看榜樣的心得體會11
衛國戍邊英雄團長祁發寶的事跡感人至深,他用實際行動告訴我們“大好河山,寸土不讓!”。英雄的戍邊戰士們用生命和鮮血誓死守衛每一寸國土。展現了他們的赤膽忠心。魏德友老黨員堅守在疆邊境無人區,為國巡邊50多年。他用行動堅守著他的初心,闡釋了守家就是衛國的家國情懷。還有林仙社區金書記等榜樣,他們每一位無不展現出優秀黨員勇于擔當、不負使命和愛國奉獻的榜樣風采。我們每一位共產黨員也都應該立足崗位,敢于擔當勇于奉獻,向榜樣學習踐行榜樣精神。
觀看榜樣的心得體會12
在學習小覃同志的先進事跡后,我深受感動。十四年如一日守在生病的丈夫身邊,照顧著他,希望他能早點康復,不離不棄。十四年如一日,小覃同志用自己柔弱肩膀撐起了一個家。她的'心地善良、稱職擔當,是我們學習的榜樣。
作為妻子的角色,小覃同志體現了作為一個妻子的:責任。十幾年的不離不棄照顧生病的丈夫,一直堅信自己的丈夫能好起來,從不失去信心。人間真情無處不在,十幾年來她一如既往,無怨無悔,無微不至,不離不棄,給了丈夫一個妻子能夠給予的一切。我曾經試想過,如果我是她,我能像她那樣扮演好這個妻子的角色嗎?也許會?也許不會?證明我在試想的時候就已經不確定。但她能紋絲不動的那樣堅強守著自己的丈夫,這就是我們該向她學習的精神。把一件看似平凡又看似理所當然的事做到不平凡,那就是不平凡的事。此刻,我們無不為之感動,真情無處不在,溫暖時刻包圍。從此,我們要學會多給予身邊人一份關愛,一份理解,一份無私。學會給予、學會付出,而不是學會計較、學會自私。
作為兒媳的角色,小覃同志體現了作為兒女的:孝老。對丈夫的父母如同自己親生父母一樣的孝順。不僅僅要照顧生病的丈夫,還要照顧年邁的父母。在自己公公精神崩潰中風住院的時候,她一直以樂觀的態度去安慰公公,無微不至的照顧公公讓他們對生活恢復信心。家庭的重任依然沒有打倒她。她仍然堅強的面對一起困難。做好每一件她覺得她該做的事。有句古語:百善孝為先,孝敬父母是一種不可缺少的美德。同是為人兒女,在我們面對父母的嘮叨,我們體現的是不耐煩。在我們遠行時,是否想起家中的父母,是否時常抽空回家陪父母。小覃同志對自己公公婆婆如同自己的父母細心照顧、關愛倍加、和睦相處是體現我們中國傳統:百善孝為先。所以我們要向小覃同志學習,對父母孝順,對長輩關愛。
作為母親的角色,小覃同志體現了作為父母的:愛親。小覃同志自己背負重任同時,對女兒教育也毫不松懈。她非常注重自己對女兒的教育方式,時常教導女兒,認真學習,只有今天的你比昨天更優秀就是最大的進步。女兒叛逆期,她在第一時間請教老師,并用朋友的方法處理好母女關系,如今女兒念高中,乖巧懂事,跟小覃猶如好朋友,無話不說。小覃同志在孩子面前已經樹立很好的榜樣了,潛移默化的已經教會她如何做一個有責任心的人。
作為一名黨員,更應該深刻向學習小覃同志學習,學習她心地善良、稱職擔當、堅韌不拔。
觀看榜樣的心得體會13
回想起去年年初的新冠肺炎疫情,舉國抗疫并取得了重大成果,從山河寂靜、城市暫停到如今的車水馬龍、人流熙攘,在這過程中蘊育了無數感人的事跡、溫情的瞬間,讓人回想起來不禁熱淚盈眶。在享受山河無恙、歲月靜好的祥和氛圍中,作為黨員教師的我們,要更加牢記抗疫精神,將感恩和感動化為風雨兼程的力量,將家國情懷融入血脈、照進現實、植根教育,以更加堅定的步伐一往無前。
曾幾何時,“90后”被人們稱為“垮掉的一代”。但是今天,他們褪下青澀,穿上工作服,成為醫生、護士、警察、志愿者......成為了抗疫一線的骨干!在這場全民戰“疫”中,他們用自己的行動撕掉了許多固化的標簽,讓大家看到了新時代新青年的勇氣和擔當!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際遇,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奮斗,我們應當以他們為榜樣,心中匯聚陽光,腳下積蓄力量,努力成為新時代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的合格黨員教師。
觀看榜樣的心得體會14
每個榜樣都是一面旗幟,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栋駱6》中的人物把對黨和人民深沉的愛傾注到自己的崗位中,用盡一生,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作為一名基層黨員干部,我要向他們學習,汲取榜樣力量,錘煉忠誠干凈擔當的政治品格,保持為民務實清廉的政治本色,做到把個人夢想和黨的事業結合起來,不為私心所擾,不為名利所累,不為物欲所惑,在平凡的崗位上盡責履職,以榜樣之光照亮為民初心;始終把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作為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切實以自身的辛苦指數、奮斗指數換取人民群眾的幸福指數、滿意指數,努力讓廣大人民群眾過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
觀看榜樣的心得體會15
36年,她走得最多的是崎嶇山路,想得最多的是如何教好深山里的孩子。從“支姐姐”到“支媽媽”,她一直在山旮旯里堅守。她就是江西省奉新縣澡下鎮白洋教學點教師支月英。
1980年,奉新縣中小學教師隊伍青黃不接,偏遠山區更缺教師。時年19歲的支月英懷著對教師職業的憧憬,報名參加了奉新縣澡下鎮招聘山村小學教師的考試,并順利考取。她不顧父母的對,離開家鄉進賢縣,前往海拔近千米、最缺教師的泥洋小學任教。
這里人煙稀少,不通班車,出門全靠兩條腿。每逢開學,學生們的課本和粉筆、教具等,都是支月英和同事們肩挑手提運上來的。本地教師在山路上走慣了,而她挑著幾十斤重的擔子,沒走幾步就氣喘吁吁,老是掉隊。一趟下來,她的腳磨出了水泡,肩膀磨得又紅又腫。
夜深人靜時,山風呼嘯,鳥獸怪叫,嚇得這個外地姑娘難以入睡。一年又一年,一些教師因為吃不了這里的苦,來了又走,只有支月英一直堅守。每天,她認真備課、上課、改作業,教孩子們語文、數學,還教他們唱歌、畫畫,與他們一起玩耍。山花開了,總有孩子給她采來最香的一束;山果子熟了,總有孩子用書包帶來最甜的一捧;她生病時,總有孩子帶來一個個滾燙的熟雞蛋;逢年過節,總有鄉親們送來自己舍不得吃的東西……她覺得自己就像是一棵郁郁蔥蔥的樹,學生就像是一群嘰嘰喳喳的小鳥,在她身邊飛來飛去,快樂地歌唱。
一茬又一茬的孩子畢業了,有的考上了學,有的參加了工作,但都對支老師戀戀不舍。山里人早把支月英老師當成了他們的女兒。“支老師,您不會走吧?支老師,您可以不走嗎?”看到學生們殷切的目光,支月英又怎么忍心離開呢?
這些年,各級領導去看望她,多次提出給她調換工作,但她都婉言謝絕。20xx年2月,組織上考慮到她年齡偏,想調她下山到鎮中心小學任教。此時,比泥洋小學更偏遠的白洋教學點學生家長,聯名要求支月英老師去白洋任教。她毫不猶豫地答應了,成了這個教學點第一位公辦教師。
別的教師都是往山外走,可她卻往深山里去,家里人很不理解,心疼地說:“你也年過半百了,身體又不好,就不要去白洋教書了!彼偸菢泛呛堑卣f:“30多年都這樣過來了,白洋的孩子需要我,我怎能打退堂鼓呢?”
歲月如梭,支月英以36年的愛與執著,以培育深山兩代人的實際行動,譜寫了一名人民教師的光榮詩篇,詮釋了一名黨員的堅定信仰。20xx年,她被評為全國優秀員、全國教書育人楷模。
【觀看榜樣的心得體會】相關文章:
觀看榜樣有感01-23
個人觀看榜樣心得體會11-20
觀看榜樣的心得體會15篇11-21
觀看《榜樣》學習心得體會(精選10篇)06-24
觀看榜樣的心得體會范文(通用17篇)11-17
教師觀看榜樣觀后感01-19
觀看專題節目榜樣后有感04-26
老師觀看榜樣觀后感01-19
個人觀看榜樣心得體會范文(通用21篇)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