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讓幼兒養成好習慣教學心得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讓幼兒養成好習慣教學心得(精選5篇)
習慣是積久養成的生活方式。泛指一地方的風俗、社會習俗、道德傳統等通過實踐或經驗而適應習慣于做艱苦工作。下面是小編精心收集的讓幼兒養成好習慣教學心得,希望能對你有所幫助。
讓幼兒養成好習慣教學心得 篇1
好的習慣對于孩子來說受用一生,然而養成一種壞習慣一輩子都是說不完的煩惱,那么我們家長應該如何正確面對這個問題,如何培養幼兒良好的行為習慣呢?
“一個家長對自己的要求,對家庭的尊重,對自己每一行為舉止的注重就是對孩子最首要的,也是最重要的教育方法!彼晕覀兗议L一定要在各方面做好表率,比如我們家長有時候犯了錯,但是不要覺得自己是家長怎么做都可以就不向孩子道歉,時間久了孩子也會覺得犯了錯不道歉等也是理所當然的。其實孩子的.模仿能力是非常強的,有事我們家長不注意時說了一句臟話,孩子馬上就會應用到他自己的話里,所以家長的一言一行對孩子是非常重要的。
另外我們家長在家庭教育中應合理地應用表揚讓孩子的良好行為得到強化,例如孩子在做一件良好行為的事情時我們家長應該及時給予孩子表揚,同時稱如果他怎么樣做會更棒并加以鼓勵的話孩子一定就會馬上做的更好,只要家長及時肯定表揚孩子的良好行為時間一長孩子就會將此轉化為好的習慣。
家長也要與幼兒園實行同步教育,在家庭教育中切不可出現一人管孩子一人護孩子的現象,如果家庭教育有不同的想法也不可擋這孩子的面討論,這樣長期下來就會助長孩子任性的毛病,對孩子好習慣的養成非常不利。
好的習慣不是一日之功,是需要長久堅持,反反復復,用耐心,細心,愛心,恒心來幫助孩子的。
讓幼兒養成好習慣教學心得 篇2
我們班這個學期來了有一位叫甜甜的小朋友,第一天來班上時,她一直拉著姥姥的手不放,戀戀不舍地說:"姥姥,早點接我,早點接我。"在我的勸說下,甜甜滿眼含淚地松開姥姥的手。甜甜的姥姥在臨走前,悄悄地對我說:"甜甜的鼻子不好,要靠嘴來呼吸,吃飯時要用嘴一邊呼吸一邊吃,這樣吃飯的速度就較慢,她害怕老師批評、指責她,所以一直都不愛上幼兒園,聽了這些話,我開始留心注意甜甜。在活動區游戲時,甜甜靜靜地坐在椅子上,于是我走過去,輕輕問她:"甜甜,你喜歡玩什么?"她說:"我喜歡看書。""老師和你一起看好嗎?"甜甜高興得點點頭,于是我和她一起看起書來,開始是我講,講著講著,甜甜也不由自主的講起來,我高興地說:"甜甜,你好棒呀!能自己看書講故事,你愿意把故事講給小朋友聽嗎?""愿意",于是我叫了好些小朋友來聽甜甜講故事,甜甜很高興,講得也更起勁了。
午餐時,為了減輕甜甜進餐的緊張心情,*給她少盛了一些飯菜,可是當一部分小朋友吃完飯,離開座位后,甜甜哭了起來,我忙走過去,問她甜甜,你怎么啦?""我吃不下","甜甜,別著急,你瞧,就剩下這么一點點了,來,我幫你甜甜,在我們的'耐心幫助下,終于把飯吃完了,盡管她是最后一個吃完飯的,但是我們沒有批評她,反而給她以鼓勵,以信心,幫助她逐步克服緊張、自卑的心理,逐漸培養她進餐的良好習慣。
第二天,甜甜和姥姥一早就來到幼兒園,姥姥手里還拿著幾本書,她對我說:"饒老師,太謝謝你們了,甜甜以前不愿意上幼兒園,可今天一早說,姥姥,我要上幼兒園,快,咱們別遲到了,我要講故事給小朋友們聽呢!老師還夸我故事講得好呢。"望著甜甜姥姥高興的樣子,我也會心地笑了。這一切對于一位幼兒教師來說,雖是一件很平常的小事,但對于家長和孩子來說,卻是多么重要。
通過這件事,我深深體會到,孩子們都有一顆敏感而細膩的心靈,教師善于發現孩子閃光點,尊重幼兒的興趣,幫助幼兒成功地表現自己,就會使幼兒獲得心理上的滿足與快樂,從而促使幼兒健康發展。
讓幼兒養成好習慣教學心得 篇3
一、對幼兒進行了操作習慣的培養
1、教孩子認識數學書,掌握正確的翻書方法,學會怎樣愛惜書。
2、教孩子怎樣運用學具,怎樣保管好自己的學具。
我班經過一學期的強化訓練,孩子們已熟練的掌握了學具的操作方法,沒有一人的學具和書丟失。
二、游戲式的教學活動
在課前我認真分析教材,畫好掛圖,準備好所需教具。以培養孩子“主動學習、邏輯推理、創造思考、解決問題”的能力為主旨,活動以“游戲式數學”的精神為主軸,增強數學學習的樂趣,讓孩子在輕松、快樂的情境下展開與數學的第一類接觸,在學習歷程中積累足夠的操作經驗,建構完整的數理概念,讓孩子更喜歡數學并養成主動探索,追求知識的興趣和良好品質。
特別是在本期的《組合建構篇》活動中,孩子對變化萬千的方塊學具非常感興趣,我充分抓住孩子的興趣,在教學活動中,堅持以“做中學、玩中學、學知識、練思維”的方式,以“手、眼、腦并用,教、學、做合一”的方式,讓幼兒進行學具教學操作活動。通過對學具的嵌入、翻轉、排列、組合,將所需傳授的知識展開,螺旋式深化,運用學具操作活動,引導幼兒把零散的感性知識概括化,促進學習的遷移,形成舉一反三的認知能力。并且在活動中我注重增強教學的多樣性,提高了孩子的動手操作能力和主動自學的能力。通過一期的學習,孩子在聽故事、玩游戲的快樂環境中學習了量、數、計數、空間與數概念,并進一步提高了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奠定了一生都受用的基礎。
三、密切的家園合作
家庭是幼兒活動時間最長的場所,父母是孩子接觸時間最久的對象,家長扮演著極其重要的角色,對于孩子的認知與學習,家長不僅不能缺席或忽視,更該擔負部分的責任。所以在活動中我非常注重與家長溝通,爭取家長的配合。讓家長參與孩子的學習,協助幼兒園共同構建孩子的心智與學習能力發展歡迎您。
本學期,孩子們完成的《親子手冊》我都認真的檢查過,孩子們在家長的協助下完成得非常好。可見,密切的家長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四、取得的成果
1、孩子們對數學活動非常感興趣,知道數學與自己生活的關系,能在生活中加以運用。
3、孩子們對數學活動很有信心,并愿意努力克服數學活動中的困難,相信自己的數學能力。
3、孩子們能正確翻閱書籍了,養成了良好的操作習慣。
4、孩子們主動自學的能力提高了,能用多想法、多方法、多模式解決問題的能力,具有創造思考的能力、邏輯推理的能力,有探新的強烈愿望。
5、家長工作開展得井井有條,受的家長和領導的好評。
五、未來規劃
不斷學習提高自身素質:
提高自身素質只有通過多種渠道不斷的學習,才能提高忠誠于黨的.教育事業的責任心,才能提高自身的素質和教學本領。本人在本學期中,積極參加各項時事、政治學習,堅持把理論同實際相結合,從我做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用正確的思想引導幼兒,做好保教工作。本學期中,充分發揮自身的凝聚力作用,堅持做到以身作則、勇于奉獻、勤勤懇懇,無論是否當班,都要做好并檢查班級的各項工作。只有這樣才能使其他老師充分把精力投入到工作中,在工作中從不計較個人得失,充分發揮“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團隊精神作用,團結一致地做好班級工作。在狠抓班級常規中,真正做到工作有目的、行動有組織、實施有計劃,*教學工作推陳出新。
教學工作是幼兒園中的一項重要工作,尤其對于大班來說。家長是非常重視的。這一學期中,我們認真仔細地備好每一節教育活動,并在每一節教育活動的設計上力求創新,引導幼兒主動學習。在拼音與數學的教學上,我們多方查閱資料,并與其他教師交流,保證知識的正確性。我們還仔細了解每個孩子的性格特點及學習情況,針對他們不會的、掌握不好的,加以輔導與練習。
安全工作不容忽視:
生命安全高于一切。為了保證幼兒在園內的安全,我們要加強幼兒園的各方面安全工作,對幼兒進行安全教育,提高幼兒的安全意識及自我保護的能力,并深入進行安全教育及檢查,做到防患于未然。為了進一步提高我園師幼的消防安全意識,熟悉滅火、應急疏散安全常識,熟練掌握滅火、疏散的組織程序以及火場逃生和自救互救的基本能力,增強組織實施撲救初期火災的能力以及引導人員疏散的技能,建設“平安校園”構建和諧社會,創造安全的教育環境,在市消防大隊隊長的親臨指導下,我園于2009年12月11日下午進行全園300余名幼兒及教職工的消防演習活動。參加消防演習的師生們都感到,這樣的演習,不僅使大家能真學、真會、真懂、真用,學到了新知識、新方法,熟練掌握了使用滅火器的要領,增強了消防安全意識,還為保證幼兒園。
讓幼兒養成好習慣教學心得 篇4
在這一學期中,我們中班對孩子良好行為習慣的培養,我覺得效果真的很不錯,其中效果最明顯的是普通話的運用和區角活動時玩完玩具后分類收玩具的良好習慣等。
我們是怎樣來給幼兒養成和鞏固這些好習慣的呢,要求幼兒一進幼兒園必須講普通話,我利用了:
1、表揚鼓勵法
如:在某一幼兒用普通話與老師和小朋友交談時,我會及時表揚鼓勵,某一小朋友普通話講得真好,老師要獎給他一顆小紅五角星,然后把紅五角星貼在他的額頭上。引起其他幼兒的關注,同時也激發了孩子們講普通話的激情。
2、家庭教育要和幼兒園教育要保持一致。
孩子在幼兒園得到的教育,良好的行為習慣的建立,家長應予以了解,并積極配合幼兒園對孩子進行一致性的教育,以免家、園教育出現脫節,不利于良好的行為習慣的形成和鞏固,為此我們利用家園共育欄和家長會,與家長講解原由、舉案例等,讓家長配合幼兒園對孩子講普通話的鞏固方法。由于我們在農村,是村辦幼兒園,對農民來說,他們講慣了方言,講普通話還是有點兒別扭,比如:一次有一位家長來送孩子時,孩子還在哭泣,我忙問孩子是怎么回事,家長很生氣的對我說:“老師,這孩子不好好說話,我揍他了!蔽颐栐趺蠢,這位家長說:“我送他上學,他嚷著要解大便,我問他什么,他還在說解大便,我又聽不清什么意思,最后他說,我要拉屎,把我這個氣,拉屎就拉屎,還解什么大面,你還解饃饃呢,所以我就狠狠的揍了他一頓。”聽了這些話讓我哭笑不得,后來我弄清因為這個孩子說話咬詞不清楚,把“大便”講成“大面”,家長對大便的意思又不是很明白,所以會發生這樣的事情,事情雖小,但對孩子來說很不利,本來孩子在幼兒園剛剛形成講普通話的習慣,可在家卻因講普通話挨了打,孩子還有學講普通話的興趣嗎?所以讓家長配合幼兒園給孩子創造一個講普通話的生活環境,孩子很自然而然的`形成講普通話的良好習慣。
經過很長一段時間,我們班幼兒的普通話已經講的很好,孩子與孩子之間交流用普通話與老師交流更是用普通話,久而久之,孩子已形成了與任何人交流都會用普通話的良好習慣。
對于玩完玩具后,分類收玩具的良好習慣更是鞏固得特別好,以前孩子們玩完玩具后把玩具弄得亂糟糟,還得老師幫助他們收好玩具,自從提出培養讓孩子分類收放玩具的習慣后,在老師的指導下,漸漸的養成了分類收放玩具的良好習慣。孩子們再玩玩具時再也沒有出現亂扔亂放的,收玩具時會擺放的整整齊齊,老師也變得好像有點很清閑的樣子,不再忙于幫孩子們收放玩具了。
經過這一學期的培養,孩子們已經養成了很多良好的生活行為習慣,這些好的習慣都離不開家庭與幼兒園的共同聯手教育。
讓幼兒養成好習慣教學心得 篇5
在幼兒園里,并不是說老師們陪著孩子嘻嘻哈哈玩玩樂樂就足夠了的。有名話說的好:“幼兒園里無小事,處處彰示大教育!庇變毫己玫男袨榱晳T、生活習慣處處與我園養成教育密不可分。而我園提出在“生活中養行”則在一日生活中處處體現,如廁、喝水、進餐、午睡,最重要的一個養成教育環節則體現在我一放角色區域——愛心育嬰房。
自本學期育嬰房“開業”以來,深得幼兒們的喜愛,對“育嬰師”的角色向往一天高似一天。每逢區域活動開放時,孩子們都會以劃拳形式分配角色,育嬰師有二名,常常會為一個嬰兒推車爭執不下。新的問題隨之而來,現在的孩子都是獨生子女,嬌生慣養,在家中都是“唯我獨尊,以我為大!睂е铝擞變鹤晕乙庾R強烈,不能與同伴良好地合作、交往、互助、分享。這種爭搶、獨霸玩具的行為屢見不鮮,與我園現行開展的養成教育目標可是相違背、也是矛盾的。
《指南》中社會領域對幼兒規則意識也提到:“幼兒在良好的社會環境及文化的熏陶中學會遵守規則,形成基本的.認同感和歸屬感!蔽覀優楹⒆犹峁┝素S富的角色區域活動,如繪本館、手工坊、育嬰房,這些都是為幼兒模擬了一個社會環境,幼兒在這些區域活動中潛移默化受到了各項規則的養成教育。
針對這樣一個情況,我決定選擇一個讓孩子們能自覺遵守和有事關功倍的解決方案。思來想去,我決定從區域的活動設計出發,在角色區設定一個角色榜樣——愛心育嬰師。使幼兒曉之以理,動之以情。
首先我向孩子介紹了愛心育嬰師的評選標準:
1、育嬰師要說文明用語。
2、育嬰師對寶寶呵護有佳,關懷備至。
3、育嬰師之間要和睦相處,學習分工協作。
活動最后讓“客人”們評選一名愛心育嬰師,并說出評選理由。以這種榜樣的正能量來促進幼兒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也不失為一種好辦法。
葉圣陶曾說地這“教育就是習慣的培養!苯巧螒驗橛變禾峁┝藢嵺`道德行為的機會,滿足幼兒參加社會活動的需要。孩子佯裝在共同生活中學會以了相互理解、平等交流,用自信、樂觀、積極的精神去迎接生命中的第一天!
【讓幼兒養成好習慣教學心得】相關文章:
養成睡覺好習慣教學設計08-14
養成好習慣心得體會09-02
養成好習慣心得體會04-28
養成好習慣的心得體會04-25
關于養成好習慣的句子06-16
好習慣養成心得體會08-15
養成好習慣的廣播稿08-23
養成好習慣廣播稿06-06
《好習慣養成》黑板報內容02-08
校園廣播稿:養成好習慣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