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事業單位資產管理的工作心得
行政事業單位資產是國有資產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政府部門和社會團體行使職能及各項事業發展的物質基礎,管好用好這部分資產關系到國家機構的正常運轉和各項事業的快速健康發展。筆者從近年來審計情況看,行政事業單位的資產管理比較混亂,存在的問題不容忽視,必須采取措施,加強對行政事業單位資產的管理。
一、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資產管理基礎薄弱。根據現行有關財務制度規定,行政事業單位應當建立健全資產管理制度,定期或不定期進行資產盤點,保證賬實相符、賬賬相符。長期以來,行政事業單位對資產的管理往往存在著“重錢輕物、重購置輕管理”的思想,資產管理基礎工作薄弱,只設置總賬,沒有設置明細賬和資產卡片,購置的資產不及時入賬,不對資產進行定期盤點,對資產的管理也沒有明確責任人,導致部分行政事業單位賬實不符,大量資產游離于賬外,正常資產處置無法下賬,不正常的資產損失也無人追究責任。
(二)資產產權關系模糊。產權登記作為界定產權歸屬、確認國家所有關系、單位占有使用關系的一種法律憑證,對行政事業資產產權管理具有重要意義。從審計情況來看,一些行政事業單位并沒有嚴格按要求進行產權登記,特別是一些行政劃撥的資產,長期不辦理過戶入賬,事隔多年后既無法認定其原始價值也無法證明其產權歸屬。
(三)經營性資產管理不規范。部分行政事業單位將資產用于出租出借、對外投資等經營性活動,所得收益既不繳入財政專戶,也不向財政部門繳納“非轉經”占用費,用于彌補辦公經費不足或發放補貼,在財政體外循環。
(四)資產處置程序不合規。有的行政事業單位在資產處置上,既不經過專業技術機構的評估,也不經國有資產管理部門的審批,自行處置國有資產,容易導致“假報損、真轉移、假報廢、真多占”等情況的發生。
(五)部門間資產配置差別懸殊。由于行政事業單位占用的資產屬非經營性資產,占用的'資產沒有創收的壓力,各單位盡量爭取多占用國有資產,造成了不同部門間占用資產規模懸殊。根據最近對某市8家省直行政事業單位資產財務審計調查情況看,有的單位人均占用國有資產31萬元,而有的單位人均占用國有資產僅4萬元,部門間資產配置差別懸殊。
二、幾點建議
(一)加強資產管理基礎工作。通過業務培訓不斷提高財務人員的業務素質,落實資產管理責任制,按照現行財務制度的要求做到賬賬、賬卡、賬實三相符,要定期進行資產清查盤點,對盤盈或盤虧資產,查明原因,該報廢的進行報批處理,該入賬的盤盈資產作入賬處理。
(二)規范資產操作程序。資產的購置、劃撥、變動、注銷要按照《湖北省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產權登記實施辦法》的要求,向同級財政部門申辦國有資產產權登記;經營性資產轉非經營性資產應向財政部門審批,并繳納“非轉經”占用費;資產的處置應按照規定的程序和管理權限,由單位向主管部門申報審核、經財政部門審批后方可進行。
(三)科學合理配置資產。根據各行政事業單位的工作特點,設計資產配置定額標準,依據其人員編制和資產定額標準來配置資產,超配的資產在不同部門間調劑,杜絕多要多占行為的發生,提高資產運行效率。
【行政事業單位資產管理的工作心得】相關文章:
資產清查的工作報告04-20
關于資產管理自查報告07-14
資產管理系統自查報告范文07-15
有關住房公積金貸款資產管理研究07-24
資產清查工作報告04-27
資產評估與管理專業畢業生的自我鑒定04-03
團隊管理心得04-24
資產清查工作報告范文04-29
資產減值損失”科目中資產減值計提的解讀04-21
資產類反映醫院全部資產狀況的總賬科目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