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務英語專業論文范文
高等職業教育是一種以職業能力為基礎的教育。以就業為導向、以能力為本位是高等職業教育改革和發展的主要任務之一。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推薦的商務英語專業論文,供大家參考。
商務英語專業論文范文
高職商務英語專業學生翻譯實踐能力的培養論文
摘 要:本文從目前高職翻譯教學的普遍弊端切入,回顧了培養高職學生翻譯實踐能力的一些理論與策略,進而這些策略的操作弊端提出了改善的辦法。在培養學生翻譯實踐能力的時候應該注意理論與實踐相結合,考核方式與課程相配套以及網絡資源豐富實踐材料。
關鍵詞:高職商務英語;翻譯實踐能力;培養
1 目前翻譯教學的弊端
目前高職學生翻譯能力的目前狀況不容樂觀,據調查顯示,高職高專學生的英語語言基礎及翻譯能力比較薄弱,對翻譯理論、翻譯標準與技巧知之甚少,運用所學翻譯知識解決現實理由的能力也較差。究其理由,主要是受到以下幾方面的影響:第一,對學生畢業后的工作崗位所要求具有的翻譯能力不明確,因此不能有性的設置課程目標;第二,使用教材與本科翻譯教材重疊,不符合高職學生的水平和特點,合適的翻譯教材鳳毛麟角;第三,翻譯課程教學的手段按照傳統的“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模式,講多練少;第四,學生的課內課外翻譯實踐活動較少,得不到實際的鍛煉;第五,高職的課程測評體系沿襲傳統方式,與高職學生主要培養動手能力不符;第六,教師自身的綜合素質及能力有待提高。
2 培養翻譯實踐能力的理論與策略
對于翻譯能力(translation competence)這一概念, 中外學者相關的定義和理論內涵比較紛雜。貝爾,赫塔多·阿爾伯,威爾斯,皮姆等從不同的角度給翻譯能力下了定義,我國翻譯界的各位學者也都發表了見仁見智的論述。雖然中外學者各有側重, 分別從多個角度對翻譯能力進行了較為詳盡的闡釋, 但鮮有 高職教學這一層面進行剖析的。因此這些理論和論述對于高職學生翻譯能力的定位以及高職翻譯教學實踐的指導相對缺乏性。
高職教育職業崗位實際, 以市場為導向, 以培養應用型和技術型人才為目標的教育學科, 把培養學生動手能力和實踐能力放在突出的地位,推動學生技能的培養。因此對于高職學生翻譯能力的定位及內涵, 應該從不同于本科教育的視角出發進行研究。從高職畢業生的工作性質來看, 高職畢業生主要就職于中小企業的基層崗位。中小企業一般不設專門的翻譯職位, 翻譯只是跟單員、外銷員、涉外導游等與外語有關的崗位的一種工作工具。其次, 從高職英語的使用范圍來看, 翻譯的內容主要涉及商務信函、商務文件、業務談判等實用性文體的翻譯, 其目的是為了忠實、通順地傳遞商務信息, 以此確保商務溝通的準確和高效。再次, 從高職翻譯的標準來看, 由于高職翻譯具有明確的任務性和目的性, 其翻譯標準不應該再沿用傳統的適用于文學翻譯的信、達、雅, 而應以實現交流為目的, 以完整的信息和通順的語言為第一要義。
從美國20 世紀60 年代開始的翻譯培訓班(Translation Workshop)延伸出來的“翻譯作坊”類似商業性的翻譯中心,由兩個或兩個以上的譯者在一起進行翻譯活動。在翻譯過程中,譯者們互相交流, 合作來解決翻譯中的實際理由。作為一種學派, 它被譯為翻譯培訓學派, 作為一種教學法它是一種作坊式翻譯教學法。 學者都認為這一理念突出了翻譯實踐能力的培養,符合高職翻譯教學的改革方向。目前也陸續有一些高職院校 “翻譯作坊”的形式開展翻譯教學。
3 “作坊式翻譯”的操作弊端
“翻譯作坊”式教學模式是以教學目標為導向,以小組討論、協同操作為基本形式,以團體成績為獎勵依據的一種教學活動和策略體系。具體做法是:學生組成學習小組,根據教師的引導完成翻譯任務。根據這一理念,筆者給目前所教的兩個高職商務英語專業學生班級 了這一“翻譯作坊式”的教學模式。把學生分成不同小組,根據每個單元的翻譯 給學生布置翻譯任務,再由學生團隊協作完成。比如第一單元是名片翻譯,翻譯技巧包括姓名翻譯,地址翻譯及職位頭銜的翻譯。學生了解完這些翻譯技巧之后,每個團隊各自完成最后的名片翻譯任務。學生對這種教學模式反應不錯,認為比較有新意和具有挑戰性。但也有 學生對此模式反應不佳,究其理由,有以下幾點:
(1)學生受傳統學習方式的影響。我國傳統的學習方式是教師主動講授和學生被動接受的關系。盡管現在提倡教學要凸現學生的主體性,但學生習慣于“聽課”“做練習”“做作業”和“考試”這一系列程序,以被動的、接受式的學習方式為主,對教師的依賴仍然很強,對自主性較強的“翻譯作坊式”教學模式感到不適應,不知該從何下手。在實施翻譯任務的時候各做各的,然后把每 拼湊在一起。如此一來,最后來的翻譯文本 都在語言及風格上不一致,而且不是每位學生都能完全掌握所要求了解的翻譯技巧,不符合“翻譯作坊”的初衷和目的。
(2)學生的英語基礎及學習的自信心有待提高。雖然筆者教授的是商務英語專業的學生,但學生的整體英語水平參差不齊。有些學生基礎較好,對翻譯課程的學習興趣也較高。而有些學生的語言基本功,如詞匯的掌握及意思的.理解,時態、語法、翻譯技巧等各方面都還有所欠缺。如果不經過教師系統細致的講解就布置翻譯任務, 很難完成。學生的自信心不足也是其中一個理由。筆者在與一些學生的交流中得知,他們因為就讀于職業學校覺得很茫然,感到前途渺茫。因此,在學習的時候,有些同學可能會產生心理障礙,進而采取自暴自棄的態度。
(3)目前傳統的考核方式不符合“翻譯作坊”的要求。考核方式應與教學改革相配套。如果按照團隊分工的方式進行授課,那么考核方式就不能像目前大多數科目一樣主要期末考試進行評定,而可以進行翻譯團隊展示,然后分學生、教師和企業(如有條件實現)等多方進行評價和打分及點評。這樣的項目評估方式也涉及到一個公平原則,要確保團隊里面每位學生都認真參與并發揮作用,“作坊式”翻譯教學才能長久地進行下去。
4 改善辦法
以上出現的理由,可以采取一些相應的改善辦法。
(1)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翻譯理論課與翻譯實訓課相結合。目前本校給商務英語專業學生開設的翻譯課程分別是翻譯理論與實踐,商務英語口譯以及商務英語翻譯實訓。這幾門課程分別在不同的學期開設,而商務英語翻譯實訓則開設在最后一個學期,作為對前兩門課程的最終檢測。翻譯理論與實踐和翻譯實訓的區別在于,前者著重講授翻譯基礎理論與相關翻譯技巧,主要側重于翻譯的原則與標準、英漢語言對比、英美文化背景知識及相應的翻譯策略。對翻譯技巧的講解也配合翻譯實踐, 但理論所占比重較多,目的是先讓學生對翻譯及翻譯技巧有一個基本的認識,并且學生語言基礎薄弱的特點進行改善。而商務英語翻譯實訓則基于高職商務英語專業學生崗位群的特點來設置實訓項目,以日常交際、商務洽談、涉外事務、會展、政府領導發言以及經濟組織會議等典型領域為項目進行劃分,按流程或行動體系設計模塊,分配口筆譯任務。把翻譯技巧融入實訓環節中,把翻譯內容與專業領域相結合,讓學生在動手翻譯的過程中達到了語言、翻譯技巧、專業領域知識翻譯三者的有機結合。
(2)改革翻譯實訓課的考核方式,使之與教學目標和人才培養目標相適應。建立“多方評價”、“多種評價”相結合、過程評估和終結評估相結合、課堂與課外相結合的學習評價體系,科學合理。既注重平時的訓練,也結合學習結束的綜合評價。學習過程中的任務完成情況、學習態度均列入考核范圍。
(3)進行課程改革與建設,利用網絡資源豐富理論及實踐材料。目前我校正對各專業的核心課程進行課程改革及建設,翻譯理論與實踐及商務英語翻譯實訓都在其中之列。課程建設, 明確兩門課程的建設目標,對課程教學內容與體系進行研究,編寫適用的教材。進行教學策略與手段現代化建設,教學內容與體系、教學策略與手段的改革與整合實踐,逐步實行網上資源的完善及上網計劃。引導學生 網絡課堂、課程的情境模擬模塊、教學課件、電子教案、拓展資源等進行自主學習及模擬實訓。課余時間學生可以進行文本、音頻、視頻的點播;可以 學生終端進行網絡瀏覽。
5 小結
言之,培養商務英語專業學生的翻譯實踐能力要因人而異,因具體條件而異。“翻譯作坊”的實踐性及職業性適合高職翻譯教學的特點和要求,適應社會、行業的,是比較有效的高職翻譯教學模式。然而 這個過程中出現的理由,也有待于 在實際應用中不斷探索、改善和完善。
參考文獻:
[1]岑秀文,張尚蓮.對工作坊式應用翻譯教學模式的幾點認識[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09(351):6566.
[2]陳春燕.基于“話語霸權”消解視角的教師角色定位[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2(418):4850.
[3]王婷.高職翻譯教學中工作坊模式的探析[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2012(301):153154.
[4]王婷.2012,高職院校翻譯教學中翻譯工作坊模式的運用[J].長春理工大學學報,2012(02):188189.
【商務英語專業論文】相關文章:
商務英語專業論文選題06-02
芻議商務英語專業實踐的論文04-09
以高職商務英語專業為例論文03-23
商務英語專業畢業論文的大綱03-19
商務英語專業畢業論文提綱01-14
商務英語專業論文參考文獻07-10
商務英語專業學生職業素養的培養論文11-15
商務英語專業畢業論文范文精選01-25
高校商務英語專業就業形式發展研究的論文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