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老屋門堂美文
這是一進老屋,共三間,常年關閉著門。古樸的白墻黑瓦,飛檐如柔軟的手臂一般,優雅凌空。屋側的楝樹掛著淺褐色的果果,寂寞地招徠駐足枝頭的鳥雀。
平時常常路過,我總喜歡拍攝老屋的倩影。與老屋“繾綣”的時間長了,對主人的出現倒有了一些期待。主人往往不出現,游園不值是常態。
偶有一日,猛然發現屋檐下,在門的正上方添了一塊匾額“周至德堂”。佇立屋前,浮想聯翩:主人名周至德,是位成功人士,常年在外,游子思鄉,在老屋上立匾額一塊,聊表心意。那么周至德究竟是怎樣的一位人士?是官員?是教授?是書法家?是收藏家?抑或詩人……游園不值尚且可以問松下的童子?我只能問楝樹下棲息的柴貓?
好奇心隨著年味的氤氳而沖淡,大年三十,行駛在空曠的馬路,再次路過老屋。午后的陽光下,一位老者在屋前忙碌著鋸樹枝,屋門開著。面對著突然出現的隱士,我如同置身于詩意的世界,沒有馬上停車,而是繼續行進。“這不是我要探訪的高人嗎?這次不停車,下一回又是何年?”我調轉車頭,走向老者。
“您在忙著鋸樹啊?”我搭訕著,有點明知故問的意味。“嗯!”老人笑著,眼角的皺紋很纖細,泛著縷縷謙和的感覺。他頭發花白,后面略長的頭發扎成了小小的尾辮。“您是畫家?”“不是。”“是書法家或者其他類別的藝術家?”他依然微笑著,儒雅得沒辦法。“您是教授嗎?”我再次猜測著,他輕聲說道:“我是信佛的。”我閱讀著他剛張貼的對聯,佛教的信仰寓于書法作品之中。
我仰望匾額:“您是周至德先生?”老人家搖搖頭:“至德堂是佛堂,全國都有。”我恍然大悟:“您姓周?”他笑開了:“是的。”我對周邊略有所聞:“您是周洪濤先生吧?”他介紹道:“周洪濤、周洪彪是我的長輩。”我打破砂鍋問到底,自己也覺得不好意思了。
望著屋內一張桌子,上面很凌亂,有一只香爐,也與桌上的雜物一樣,蒙上了厚厚的灰塵。“您目前住哪里?”“我在南京。”我雖不信佛,但是被眼前老者的氣宇感染,本想伸出手向他表示友好的握手,但不知道佛中人是否接受這樣的禮節。
我不想打擾過多,又想下次有機會再與他交流,于是禮貌地告別:“很高興今天與您交談,我有事要走了,期待下次有機會與您再次見面。”他笑著,沉穩地與我說:“阿彌陀佛!”
春節,下了一場雪,雪后的老屋披上了素裝,紅色的春聯,黑色的匾額,茫茫的白雪,而隱士,您的佛堂門關著,您又在何方?
【老屋門堂美文】相關文章:
房屋門面轉租合同04-03
房屋門面轉讓合同04-23
房屋門面租賃合同08-11
房屋門面租賃合同(優秀)08-16
房屋門面轉租合同3篇04-10
房屋門面租賃合同范本11-13
老員工的感言01-24
老員工感言06-26
老羅的語錄01-14
小雪的美文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