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上下五千年的故事
《上下五千年》是少兒社的經典品牌讀物,經歷了三十余年的市場考驗,銷量一直長盛不衰,得到了好幾代讀者的信賴和認同。這次推出的《*版上下五千年》,延續了老版以故事講歷史的經典形式,按時間順序編排了370多個歷史故事,脈絡清晰,通俗易懂。
為了滿足小讀者進一步了解中國近現代史的閱讀需求,*版在老版的基礎上增補了從辛亥革命到新中國成立這一段歷史,增補的內容由上海市委黨史研究室的專家與各大高校的教授、學者執筆,敘史客觀,又不乏新意。同時,書中的插圖也在原來的基礎上增補了20幅。這些增補工作使《*版上下五千年》煥發出新的生機,讀來更覺全面豐富、多姿多彩。
作為一套故事化的歷史讀物,《*版上下五千年》舉重若輕,用一個個小故事將中國歷史上風云變幻的重大事件展現出來,讓讀者在傾聽歷史回聲的過程中真正理解歷史,并且產生對祖國的認同感、歸屬感和自豪感。
在浩如煙海的通俗歷史讀物中,這套傳承了三十余年的品牌讀物,雖然沒有花哨的外表和華麗的包裝,但它卻能以清水出芙蓉般的質樸、扎實,為讀者帶來回味悠長的閱讀體驗。
內容簡介
本書內容涵蓋政治、軍事、科技、文化、經濟、藝術、民族、法律、外交、教育等諸多方面,講述了從盤古開天辟地到1949年新中國誕生的中華五千年歷史。這里不僅有斑斕瑰麗的上古創世神話,有斗智斗勇的春秋戰國謀略故事,也有天下一統的秦漢雄風和戰事紛擾的三國故事,有氣勢恢弘、文采精華的唐宋故事和跌宕起伏的元明清朝代更替,還有近代史上的受辱與抗爭,以及浴火重生的新中國的建立。
捧讀這本經典的《上下五千年》,歷史畫卷頓時在你眼前徐徐展開……
《上下五千年》是二十世紀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少年兒童出版社出版的一套優秀歷史讀物。它的選題構思出自原教育部副部長,著名的教育家、語言學家、歷史學家林漢達先生。林先生擬定了這套歷史讀物的整體寫作提綱,寫了部分篇目,并且確定了“上下五千年”這一膾炙人口的書名。 《上下五千年》問世以后,受到讀者的熱烈歡迎,在海內外產生了廣泛而深遠的影響。隨著時代的車輪駛入二十一世紀,少年兒童出版社又決定出版《新版上下五千年》,使這一享譽海內外的圖書品牌在新世紀再創輝煌。同時,新版本的推出也得到了林漢達先生家屬的熱情支持。從出版至今,新舊版本的《上下五千年》累計印數超過三百萬冊。它在對青少年及廣大讀者普及中國歷史知識、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方面,發揮了巨大的積極的作用,先后獲得國家圖書獎提名獎、全國優秀青年圖書獎等許多榮譽。如今,距離世紀之交十年光陰過去了,鑒于《新版上下五千年》的內容僅止于辛亥革命,已不能滿足讀者進一步了解中國近現代史的閱讀需求,所以少年兒童出版社再次推出《*版上下五千年》,將全書內容延至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并將篇目從早期的262篇擴充到372篇,增加了科技、經濟、文化、藝術、教育、民族、法律、外交等方面的內容,從而使經典品牌讀物煥發出新的生機,讀來更加全面豐富、多姿多彩。也希望更多的青少年讀者,能從中華民族上下五千年的悠久歷史中,看到華夏文明的璀璨、民族精神的可貴,從而激發起民族自豪感和愛國主義熱情。
作者簡介
林漢達,著名教育家、文字學家、歷史學家。從20世紀20年代開始,林漢達先生即從事研究和寫作,著作頗豐,涉及面廣,影響了一大批讀者。除了教育類和文字改革類專著,林漢達先生最著名的作品可能就是他撰寫的通俗歷史讀物,如《東周列國故事新編》、《前后漢故事新編》、《三國故事》、《上下五千年》等。其中久負盛名、影響最為廣泛的就是《上下五千年》。
目錄
001 盤古開天地
002 神農嘗百草
003 涿鹿大戰
004 堯舜禪位
005 大禹治水
006 后羿奪權
007 商湯討伐夏桀
008 盤庚遷都到殷
009 奴隸為相
010 姜尚釣魚
011 武王伐紂
012 周公輔助成王
013 共和行政
014 驪山烽火
015 鮑叔牙薦管仲
016 一鼓作氣
017 老馬識途
018 唇亡齒寒
019 秦穆公廣招人才
020 宋襄公愚不可及
021 重耳流亡異鄉
022 退避三舍
023 商人弦高救國
024 崤山大戰
025 楚莊王一鳴驚人
026 搜孤救孤
027 晏子出使楚國
028 伍子胥過昭關
029 孫武嚴格治軍
030 孔丘周游列國
031 仲尼授徒興學
032 子貢生財有道
033 老子留下五千言
034 臥薪嘗膽
035 屬鏤寶劍殺功臣
036 墨子主張兼愛
037 三家分晉
038 西門豹破除迷信
039 扁鵲起死回生
040 商鞅立木
041 孫臏智斗龐涓
042 孟軻講“仁”
……
本書歷史大事年表
后記
媒體評論
《上下五千年》是一套故事化的歷史讀物。在這套書中,作者選擇重要和著名的人物和事件,根據史籍材料,加以組織和剪裁,用通俗的現代語言寫出來,基本上沒有虛構,對讀者了解歷史大有助益。
———《人民日報》
在線試讀部分章節
甘羅十二拜上卿
楚公子春申君在武關聽說秦國打了敗仗跑了 ,就帶著八萬大軍回到楚國。楚考烈王仍想當霸主 ,就打發使臣上成周去請求周赧 (nǎn)王下令征伐秦國。周赧王管轄的土地還不如最小的諸侯國 ,而且還分成兩半 :河南鞏城一帶叫 “東周”。河南王城一帶叫 “西周”。周赧王答應楚王用周天子的名義去約會列國諸侯。但只有燕、楚派出了很少的兵馬 ,合縱又告吹了。可是 ,秦國倒找到借口發兵來打成周。西周投降了秦國 ,周赧王做了俘虜 ,沒多久就死了。打這兒起 ,西周完了。
秦昭襄王滅了西周 ,丞相范雎告退。公元前 251年秋天 ,秦昭襄王病死后 ,秦孝文王即位。他即位才三天就死了。太子即位 ,就是秦莊襄王 ,他用呂不韋為丞相。公元前 249年,秦莊襄王又拜呂不韋為大將 ,發兵十萬滅了東周。
秦莊襄王滅了東周才兩年 ,也病死了。呂不韋立十三歲的太子為國君 ,就是秦王政 (后來稱為秦始皇 ),秦國的大權都在呂不韋手里。呂不韋為了進攻趙國 ,假意跟燕國和好 ,先打發使者去破壞燕、趙聯盟。燕王叫太子丹到秦國去做抵押 ,呂不韋又叫張唐上燕國去當相國。
不料 ,張唐卻推辭說 :“我曾經率兵攻打過趙國 ,趙國人都恨死我了 ,說誰能抓住我 ,就賞他方圓一百里的地。這次去燕國肯定要經過中間的趙國 ,我這不是有去無回嗎 ?還是請派其他人去吧 !”
呂不韋知道后非常惱火 ,但一時又想不出更合適的人選。他悶悶不樂地回到家中 ,一言不發地在窗前站了很久 ,臉色陰沉得可怕。
再說 ,呂不韋家有個小門客叫甘羅 ,是原來秦國丞相甘茂的孫子 ,甘茂死后 ,他就投奔呂不韋來了。甘羅見呂不韋不高興 ,就上前問道 :“丞相您有什么不高興的事嗎 ?”
呂不韋不耐煩地揮揮手 ,說:“去,去,去,小孩子家懂什么 !”
甘羅非常自信地說 :“別看我年紀小 ,可我從小就在爺爺身邊 ,知道的事很多 ,或許我能幫您出出主意呢 !”
呂不韋覺得這話說得有理 ,便把事情的前因后果告訴了甘羅。
甘羅聽了 ,拍著胸脯說 :“丞相就把這事交給我去辦吧 ,我保證說服張唐。”
呂不韋一開始不相信甘羅的話 ,但聽他說得那么堅定自信 ,就改了主意 ,同意讓他去試一下。
張唐聽說呂不韋的門客來訪 ,連忙出來相見。不料是個乳臭未干的小毛孩 ,態度一下子就變了。
甘羅不慌不忙地說 :“我聽說從前應侯范雎打算攻打趙國 ,卻遭到了武安君白起的百般阻撓 ,結果武安君離開咸陽才七里就被應侯賜死了。現在丞相親自請您去燕國當相國 ,您卻找借口不肯去 ,您想想他會放過您嗎 ?”
一席話說得張唐渾身直冒冷汗 ,甘羅心中暗自好笑 ,又補上一句 :“我真不知道您會發生什么意外呢 ?”
張唐此刻非但不敢看輕這個十多歲的小孩 ,反而連連感謝他救了自己一命 ,并且讓甘羅轉告呂不韋 ,自己立刻動身前往燕國。
甘羅回去后把事情的經過一五一十地向呂不韋作了匯報 ,呂不韋非常滿意。甘羅擔心張唐在經過趙國時會遇到麻煩 ,請求呂不韋允許他先到趙國去疏通一下。這一次 ,呂不韋毫不猶豫地答應了 ,并且他還把這件事報告了秦王 ,在秦王面前大大夸獎了甘羅一番。
秦王下令召見甘羅 ,問他見了趙王后說些什么 ?甘羅答道 :“現在我不知道趙王將會有什么反應 ,我只能見機行事了。”秦王很滿意 ,給了他十輛車 ,百來名仆從 ,派他出使趙國。
趙王聽說秦國派來使者 ,不敢怠慢 ,親自出城迎接。不料這位使者居然是個小孩,就不免小看他。趙王問 :“你今年幾歲了 ?”甘羅回答道 :“小臣今年十二歲。”
趙王哈哈大笑起來 :“秦國難道已經沒人可派了嗎 ?怎么連十二歲的小孩都派了出來 ?”
甘羅鎮定自若地說 :“我們秦王用人完全根據他們才能的大小 ,才能高的人做大事 ,才能小的人做小事。秦王認為這是小事一樁 ,所以就派我來了。”
趙王開始不敢輕視他 ,就問秦王派他來有什么事。甘羅并沒有馬上回答 ,卻反問趙王 :“大王您有沒有聽說燕國太子丹到秦國做了人質 ?”
趙王點了點頭說 :“聽說了。”
甘羅又問 :“大王您聽說秦國打算派張唐做燕國的相國嗎 ?”趙王又點了點頭。
甘羅這才轉入正題 :“既然您都聽說了 ,您怎么一點也不著急啊 ?”趙王問 :“我為什么要著急呢 ?”甘羅說 :“秦燕兩國這么做 ,說明它們關系十分密切 ,這樣的話 ,你們趙國就危險了。”
趙王問道 :“那你看我們趙國該怎么辦呢 ?”甘羅說 :“依我看 ,大王不如把五座城池割給秦國 ,那樣的話秦王自然很高興 ,您就趁此機會請求秦王把太子丹遣送回燕國 ,斷絕與燕國的關系。這樣的話 ,憑趙國的實力攻打弱小的燕國絕不成問題 ,到時您得到的恐怕不僅僅是五座城池了。”
趙王覺得在理。他依照甘羅說的 ,把河間一帶的五座城池割讓給了秦國 ,秦國也把太子丹送回了燕國。趙國立刻出兵攻打燕國 ,得到了三十座城池 ,又把其中的十一座送給了秦國。
秦國不費吹灰之力得到了十六座城池 ,秦王非常高興 ,對甘羅大加贊賞 ,封他為上卿。甘羅憑著自己的聰明才智 ,在十二歲時就當上了上卿 ,成為中國歷史上的一段佳話。
【上下五千年的故事】相關文章:
對聯上下聯08-10
晚上下雪的句子02-17
晚上下雨說說11-03
早上下雨的說說04-14
晚上下雨的說說03-09
對聯怎么分上下聯01-17
晚上下雨的心情說說11-20
早上下雨心情說說06-04
晚上下班了的說說02-13
對聯怎樣分上下聯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