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科學幻想手抄報圖片以及內容
科技手抄報是以學習科技為內容的手抄報。在學校,手抄報是第二課堂的一種很好的活動形式,和黑板報一樣,手抄報也是一種很好的宣傳工具,不僅省力,還可以提高小朋友對科技的知識。下面小編為大家推薦幾種科學幻想的手抄報,希望對大家有所啟發。
新科技手抄報資料:
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要求我們積極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社會和諧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屬性。科學發展和社會和諧是內在統一的。沒有科學發展就沒有社會和諧,沒有社會和諧也難以實現科學發展。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貫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全過程的長期歷史任務,是在發展的基礎上正確處理各種社會矛盾的歷史過程和社會結果。
我們愛科學手抄報資料:
科技小知識: 仙人掌的形狀就像一只奇形怪狀的大手,極力地張開著,外表著實不好看。一身黃中透綠的衣裳,渾身溢滿了小刺兒,只要你的手指與其親密的接觸,那怕是輕輕地一觸,定會扎上那么一根,嚴重時,還會有血痕呢。也許“仙人掌”就是因此而得名的吧。
人類科技手抄報資料:
當今世界,科學技術發展迅猛,全球經濟一體化趨勢明顯,綜合國力競爭日趨激烈。新的形勢必然會呼喚新的思路與對策,必然需要以新的教育理念引導素質教育的探索與實踐。作為教育者應時時關注:社會到底需要什么樣的人才?我們的學生究竟能依靠什么素質應對未來?為適應未來社會的需要,教師應以素質教育為己任,努力培養兼有各種技能的綜合型人才。
科學幻想
科學幻想(Science Fiction),簡稱科幻(Sci—Fi),直譯應為“科學小說”或“科學虛構”(而直譯應為“科學幻想”的“Science Fantasy”也因此被迫譯為了“科學奇幻”)。科學的幻想,即根據有限的科學假設(某些東西的存在,某些事件的發生),在不與人類最大的可知信息量(如現有的科學理論,有據可考的事件記錄)沖突的前提下,虛構可能發生的事件。科幻目前已發展成為一種文化和風格,而科幻文化也成為了一種由科幻作品衍變出來的新文化。
“科幻”的定義眾說紛云,莫衷一是,尺度差異極大。
比較接近的是:“用幻想藝術的形式,表現科學技術遠景或者社會發展對人類影響。”
《辭海》上對“科幻小說”的定義是:“依據科學技術上的新發現、新成就以及在這些基礎上可能達到的預見,用幻想的方式描述人類利用這些新成果完成某些奇跡的新型小說。”
《簡明不列顛百科全書》第四卷定義為“20世紀發展起來的一種文學體裁,這種體裁的小說以真實或想象的科學理論的發現為基礎。”
科學幻想從第一部科幻小說(瑪麗·雪萊的《科學怪人》又譯《弗蘭肯斯坦》)創作以來,從最初的小說形式,慢慢衍生到詩歌、電影、電視劇、漫畫等多個領域之中,并逐漸發展成一種文化。
正統科幻迷主張科學與幻想缺一不可。倘若沒有任何科學根據或直接違反科學定論(尤其是有實驗驗證的),則只能歸為奇幻、魔幻或超現實作品;反之幻想若是付之闕如(作品中的科學內容在其成書年代即可實現),那就只是一個科學寫實故事。
科幻、奇幻、魔幻、玄幻所指各有不同。
【科學幻想手抄報圖片以及內容】相關文章:
品味書香手抄報圖片「內容圖片」08-10
科學手抄報內容及圖片07-20
數學手抄報內容圖片07-21
手抄報防溺水內容及圖片07-19
愛國手抄報內容圖片07-29
古爾邦節手抄報圖片及內容資料07-25
贊美春天手抄報圖片內容08-09
霧霾手抄報內容及圖片08-04
國慶節手抄報圖片內容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