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手抄報資料
無論是在學習還是在工作中,大家一定沒少看到經典的手抄報吧,手抄報要求字體要清楚、美觀大方。你知道什么樣的手抄報才能算得上是好的手抄報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清明手抄報資料,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清明節習俗
清明節習俗是豐富有趣的,除講究禁火、掃墓,還有踏青、蕩秋千、蹴鞠、打馬球、插柳等一系列風俗體育活動。相傳這是因為清明節要寒食禁火,為了防止寒食冷餐傷身,所以大家來參加一些體育活動,以鍛煉身體。因此,這個節日中既有祭掃新墳生別死離的悲酸淚,又有踏青游玩的歡笑聲,是一個富有特色的節日。
蕩秋千
這是我國古代清明節的習俗。秋千,意即揪著皮繩而遷移。它的歷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后為了避忌諱,改為秋千。古時的秋千多用樹椏枝為架,再栓上彩帶做成。后來逐步發展為用兩根繩索加上踏板的秋千。打秋千不僅可以增進健康,而且可以培養勇敢的精神,至今為人們特別是兒童所喜愛。
蹴鞠
鞠是一種皮球,球皮用皮革做成,球內用毛塞緊。蹴鞠,就是用足去踢球。這是古代清明節時人們喜愛的一種游戲。相傳是黃帝發明的,最初目的是用來訓練武士。
踏青
又叫春游。古時叫探春、尋春等。三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處呈現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時光。我國民間長期保持著清明踏青的習慣。
植樹
清明前后,春陽照臨,春陽照臨,春雨飛灑,種植樹苗成活率高,成長快。因此,自古以來,我國就有清明植樹的習慣。有人還把清明節叫作“植樹節”。植樹風俗一直流傳至今。1979年,人大常委會規定,每年三月十二日為我國的植樹節。這對動員全國各族人民積極開展綠化祖國活動,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放風箏
也是清明時節人們所喜愛的活動。每逢清明時節,人們不僅白天放,夜間也放。夜里在風箏下或風穩拉線上掛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燈籠,象閃爍的明星,被稱為“神燈”。過去,有的人把風箏放上藍天后,便剪斷牽線,任憑清風把它們送往天涯海角,據說這樣能除病消災,給自己帶來好運。
清明作文
4月5日,第一個成為法定假日的清明節到來了。呵呵,老天似乎很賞臉,清明節一改以往“雨紛紛”,變得晴朗,而路上行人呢,不再是“欲斷魂”,都懷著喜悅去踏青,懷著崇敬的心情去祭奠。所以……
車子多的非比尋常,我們等擺渡足足等了5個多小時,從凌晨6點等到中午11點多。結果外公外婆都等不及了,自己先開始掃墓,順便“替”我們祭掃,奇怪!
還好還好,總算有一家等我們一起祭掃。我在墓前鞠躬,默哀,望著墓碑上刻著的幾個大字,心里泛起了一種從未有過的悲酸。一陣風吹過把地上的焚燒盡了的灰燼卷起,吹進每個人的眼里,仿佛是在為我們掩蓋眼眶中的晶瑩……
掃墓完畢,我們把那沉重腳步換成輕盈步伐,HOHO,踏青去嘍!
其實下鄉也有很多好處的!你看,這正是油菜花盛開的季節。一眼望去,金黃金黃的一大片。微風悄悄地悄悄地走過,油菜花隨風舞蹈。別和,浪漫的普羅旺斯的薰衣草田間比起來,別有一番風味!
無意間發現了一些滿天星。呵呵,那可是我的守護花朵呢!嘻嘻,就像天上調皮的星星降臨人間。故意隱藏自己香味,隱藏自己的蹤影。
呼,深吸一口氣,幽淡的花香,清新的空氣,沁人心脾。這,大概就是最簡單的幸福!
清明節,祭奠的悲酸,踏青的歡笑……
清明節祝福語
1.清明柔風艷陽天,禾苗招手搖頭揚。綠水青山花飄香,踏青旅游好時光。一路顛簸一路看,美景怡人花果山。全家喜樂三日游,踏遍名山吃遍川。愿朋友清明節快樂!
2.百花盛開的芳菲清明,蜂飛蝶舞的美麗春光,彼此牽掛的純真情意,甜美幸福的融融思念。愿你清明時分,伴著你我的情意縱享美好春色。
3.清明節時雨紛紛,路上行人去上墳,借問身體還安否,陪我一起緬先人。生命多長未可知,生命意義才可貴,望你力展宏圖志,幸福安康每一天。
4.清明節時雨紛紛,柳綠枝條隨風擺;門上插著之推燕,郊游游玩賞春光;生離死別悲酸淚,綠野游玩歡笑聲;放飛風箏去病災,祭祀踏青兩相宜。
5.杜鵑聲聲啼不斷,細雨綿綿情無限。松柏之間墓碑見,蓊蓊郁郁天地間。祭拜打掃淚漣漣,回憶往事一遍遍。昔年笑貌在眼前,今朝相隔萬里遠。只愿生者心向前,創造幸福每一天。
6.細雨輕風雨茫茫,清明時節愁斷腸。墳頭墓地情意長,鮮花薄灑散芬芳。青松翠柏長勢旺,逝者精神永不忘。深深跪拜心惆悵,傷心熱淚靜靜淌。只愿逝者享安康,生者快樂幸福揚。
7.清明春光多美麗,桃李芳菲醉心底。欣賞美景雖愜意,游玩踏青需注意。花粉過敏應提防,穿戴輕便要適當。量力而行選近郊,防曬保健要做好。愿你踏青多歡笑,幸福生活無限妙。
8.情深深雨紛紛,人間有情天有情。天陰陰淚汪汪,同悲傷感祭亡靈。思切切意濃濃,故人恩德不忘懷。煙裊裊霧蒙蒙,天國歸宿自由行。愿朋友:擦去眼淚振作神,悲痛化作力量騰。
9.清明來到情悲傷,風吹草動雨霧茫。南山墓旁栽松柏,焚紙燒香悲斷腸。兩眼熱淚如雨點,千絲萬縷難盡言。盼的天國幸福享,兒孫孝敬永不忘。
10.清明時節到,細雨無聲飄。子規哀傷叫,風聲也蕭蕭。松柏正豐茂,紙錢掛樹梢。焚香青煙繞,清酒墳前倒。只愿天國好,人間皆歡笑。
11.風涼雨綿綿,清明哀連連。青煙到天邊,涕淚泣墓前。焚香寄思念,一片情漫漫。悲傷不能言,心中車輪轉。只愿永平安,生者福無限。
12.清明時節雨飄飄,楊柳擺動風蕭蕭。南山半坡哭泣泣,天國亡靈靜悄悄。焚燒紙錢一吊吊,敬叩故人禮道道。祭拜亡靈一遍遍,目視九霄路迢迢。
13.落雨山青秀,淚流情悲傷。此時清明節,雨淚難分辨。情悲愁斷腸,意切故人想。再世兒不孝,天國魂安息。清明節愿,兩界都安詳,世代幸福享!
14.清明踏青,結伴出行,溫馨提醒,唯此短信,無論陰晴,雨具隨行,貴重物品,照看小心,安全第一,謹記在心,放松心情,快樂無垠!
15.春雨連連,路途迢迢,阻隔重重,行人匆匆,祭奠年年,情意綿綿,祝福淺淺,牽掛深深。親愛的朋友,清明時節,愿你萬事順順,未來亮锃锃!
16.用通達的心對待生命,對待生活;用快樂的心感染生命,感染生活;用感恩的心感激生命,感激生活。清明節,關愛生命,開心生活,祝大家節日快樂!
17.記憶中每次清明節總是細雨紛飛,有人說那是懷念親人的眼淚在紛飛,也有人說那是離別的人對這個世界的不舍…活著的人,要好好的生活,給逝者以安慰。
18.于千萬人之中,遇到了你;于千萬人之中,正好趕上;時間在荒漠中,沒有早一步沒有晚一步,惟有輕輕地問一聲:又到清明時節,你在何處寄托哀思…
19.清明時節來掃墓,中華民族重孝道;清明節時去踏青,人和自然相和諧;緬懷先賢學感恩,孝敬親賢世代傳;踏青出游親自然,感念春天新氣象。
20.再多的安慰也無法拂去你的淚水,再多的短信也不能撫平你受傷的心扉。我只想輕輕地對你說:清明節到了!遠方的我永遠在你身邊祝福你支持你。
21.清明雨是我的淚水,清明的風箏是我的思念;就讓風箏飛向天堂,它會帶著我的思念溫暖你的靈魂;就讓雨水回歸故土,它會帶著我的祝福滋潤你的心田!
22.清明節里寄哀思,踏青郊游掃掃墓,緬懷先祖和故人,心里都是欲斷魂,生活之路要繼續,發條短信送祝福,愿你:節哀迎接新生活,身體健康幸福伴。
23.復蘇萬物迎清明,緬懷故人祭清明,珍愛生命言清明,生死并置真清明。知道嗎?這才是清明節的人文精神:一紀念感恩,緬懷故人;二維護新生!
24.清明時節,思緒滿懷。曾經一起,笑鬧江湖。昔日親朋,天各一方。夢中淚灑,醉酒當歌。祈求蒼天,靈魂馳騁。但愿依舊,不忘擁有。
25.松柏含翠青石勒功任風雪凋蝕清氣仍漫寰宇;迎春花開清明時節懷敬仰肅穆虔誠中深情一拜。謹以此聯獻給彪炳千秋的英雄們!愿朋友們健康青春!
清明節的來歷
寒食節的設立是為了紀念春秋時代晉朝“士甘焚死不公侯”的介子推。清明寒食期間,民間有禁火寒食,祭祖掃墓、踏青郊游等習俗。另外還有蕩秋千、放風箏、拔河、戴柳、斗草、打球等傳統活動。使清明成為一個富有詩意的節日。清明節期在每年的四月五日前后。清明節大約始于周代,已有兩千五百年的歷史了。
清明禁火寒食的形成,在民間流傳著一個感人的故事:相傳春秋時代,晉國公子為逃國難流浪于國外,在即將餓死之際,其隨從介子推割自己的腿肉烤熟給公子,鼓舞公子戰勝困難伺機日后重整國家。后重返國成為晉文公,遍封當時流亡之臣,唯獨落下介子推。文公記起去請介子推時,他已背負著老母躲進綿山。文公便命手下放火燒山燒出介子推,未料大火燒了三天三夜,一片青山成了焦土也不見子推出來。火熄滅才見介子推和老母靠著大松樹根死去了。文公追梅之余,規定每年介子推被燒死那天(清明前夕)都要嚴禁煙火,吃寒食,這就是清明禁火寒食的由來,流傳至今。
(1)掃墓或稱祭墓。即在墓前祭祀祖先或受尊敬的人。秦以前就有祭祀活動,而在寒食節之后掃墓,發始于唐明皇。以后代代相傳,相沿成習俗。
(2)踏青即春游、探春、尋春。由于全國各地春天到來的所以踏青的時間也不盡相同,如福建一帶在二月二,陜西一帶是三月三,北京、東北一帶在五月五,總起來看,是南早北遲。清明踏青歷史久遠,史書亦多有記載。其中最著名的是宋代張擇端的風俗畫《清明上河圖》,以畫的形式生動地反映了當時以宋都汴京為中心的清明節盛況。
(3)植樹、清明節前后,春陽照臨,春雨綿軟,是植樹的最好季節,有人據此稱清明節叫做植樹節。植樹風俗一直流傳到今日。我國政府規定,每年三月十二日為我國植樹節,每年的這天,舉國上下,植樹活動蓬勃展開,祖國大地,年年新綠不斷。
(4)蕩秋千,即揪著皮繩遷移,古人叫做“千秋”。在原始社會,先民們為獵獲食物就發明了這種活動。到了漢朝,漢武帝在后庭所禱千秋之壽,宮女們耍繩戲為樂,為避忌諱,遂將“千秋”改謂“秋千”。以后,逐漸發展成為兩根繩索加上踏板的“秋千”。打秋千不僅可以鍛煉身體,增強身心健康和腦的平衡功能,而且還能培養人的勇敢品質、所以長期以來一直是民間流傳甚廣的一項活動。
(5)清明放風箏,不僅是一件賞心樂事,也是一項益于身心健康的體育活動。而風箏的制作,本身就包含著美學原理和物理知識。關于風箏的作用,還流傳有許多故事:如春秋時公輸般首創以風箏進行戰爭偵察;楚漢之爭時,韓信讓人坐在風箏上,乘風飛上楚營上空,唱凄婉的楚歌以渙散楚兵軍心。
清明節的禁忌
1、不適合掃墓的人
孕婦,三歲以下的小孩,剛動手術的人,印堂發暗或眼窩發青發黑的人,重病患者等人群不適合去掃墓。
2、清明節能做和不能做的事
(1)不能選清明節談婚論嫁,更不可選清明節結婚。
(2)若生日是清明節,注意要規避黃色的鮮花,當地風俗若有推遲會提前辦的,應該遵循。
(3)不要在清明節當天去拜訪他人。
(4)清明節自己沒空去祭拜先人的話,不可胡亂承諾,否則當年運勢不會你想要的。
(5)清明節前中后三天有些地方有寒食的說法和習俗,有這個風俗的地方當遵守為佳。
清明節的詩句
1.清明時節出郊原,寂寂山城柳映門。——楊徽之《寒食寄鄭起侍郎》
2.清明過了,不堪回首,云鎖朱樓。——朱淑真《眼兒媚·風日遲遲弄輕柔》
3.幾多情,無處說,落花飛絮清明節。——魏承班《漁歌子·柳如眉》
4.殘杏枝頭花幾許。啼紅正恨清明雨。——趙令畤《蝶戀花·欲減羅衣寒未去》
5.萬條千縷綠相迎。舞煙眠雨過清明。——晏幾道《浣溪沙·二月和風到碧城》
6.野棠花落,又匆匆過了,清明時節。——辛棄疾《念奴嬌·書東流村壁》
7.烏啼鵲噪昏喬木,清明寒食誰家哭。——白居易《寒食野望吟》
8.一郡官閑唯副使,一年冷節是清明。——王禹偁《清明日獨酌》
9.中庭月色正清明,無數楊花過無影。——張先《木蘭花·乙卯吳興寒食》
10.才過清明,漸覺傷春暮。——李冠《蝶戀花·春暮》
11.白下有山皆繞郭,清明無客不思家。——高啟《清明呈館中諸公》
12.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杜牧《清明》
13.素衣莫起風塵嘆,猶及清明可到家。——陸游《臨安春雨初霽》
14.燕子來時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晏殊《破陣子·春景》
15.佳節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黃庭堅《清明》
16.南北山頭多墓田,清明祭掃各紛然。——高翥《清明日對酒》
17.風雨梨花寒食過,幾家墳上子孫來?——高啟《送陳秀才還沙上省墓》
18.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杜牧《清明》
19.東風惆悵欲清明,公子橋邊沉醉。——張泌《滿宮花·花正芳》
20.好風朧月清明夜,碧砌紅軒刺史家。——白居易《清明夜》
21.拆桐花爛漫,乍疏雨、洗清明。——柳永《木蘭花慢·拆桐花爛漫》
22.帝里重清明,人心自愁思。——孟浩然《清明即事》
23.況是清明好天氣,不妨游衍莫忘歸。——程顥《郊行即事》
24.試上吳門窺郡郭,清明幾處有新煙。——張繼《閭門即事》
25.清明節,雨晴天,得意正當年。——薛昭蘊《喜遷鶯·清明節》
26.清明天氣。永日愁如醉。——杜安世《鶴沖天·清明天氣》
27.拆桐花爛熳,乍疏雨、洗清明。——柳永《木蘭花慢·拆桐花爛熳》
28.燕歸花謝,早因循、又過清明。——納蘭性德《紅窗月·燕歸花謝》
【清明手抄報資料】相關文章:
清明節的手抄報資料02-26
2015清明手抄報資料:有關清明節的詩句02-26
羊年清明節手抄報內容資料02-25
清明節手抄報資料簡單04-08
清明節祭英烈手抄報資料09-21
清明節手抄報內容資料大全10-28
清明節緬懷先烈手抄報內容資料03-30
2015清明節手抄報內容資料大全02-25
2015年清明節手抄報文字資料大全02-26
小學生清明節手抄報文字資料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