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七年級語文實習教師的期末工作總結(jié)
七年級語文實習教師期末工作總結(jié)
20XX.10.13 星期四,是我開始實習的第一天。
回想起來今天的經(jīng)歷,整個人都是處于一個措手不及的狀態(tài),早上去學校報到的時候,完全沒想到出了校長辦公室就算正式開始了實習的進程。
白x老師是我在學校認識的第一位老師,也是我實習的指導老師。她周到的幫我準備著一切,帶我熟悉周圍的環(huán)境,所以盡管是措手不及的拿到課本,走進教室,連一根筆都沒有準備的我,還是在她細心的安排下漸漸的安下心來。尤其是當她把我介紹給七二班的同學們時,同學們齊聲的那句“老師好”,徹底將我?guī)氲搅税嗉壍臍夥罩衼恚屛腋惺艿搅藢嵙暽畹恼嬲_始。
今天的語文課主要講的是《陳太丘與有期》這篇古文,我本以為自己是古代文學專業(yè)的學生,這又是我學過的,聽起來應該不會有什么新鮮的東西。然而在聽的過程中,我才發(fā)現(xiàn)需要學的東西還很多,學習怎么去講課文與單純的學習課文還是有著很大的區(qū)別。我的關注點需要更多的放在老師講授的方法上,包括她的表達方式,引導學生思考的方式,而不僅僅在于課文本身,這一點是在今后的聽課過程中需要特別注意到的。
下午的體操比賽排練,讓我深深感受到了帶班的不易,怎么讓學生自主的感受到紀律的重要,怎么讓他們在訓練的過程中產(chǎn)生集體榮譽感,并讓這種榮譽感成為訓練的動力,都是我需要學習的功課。而白老師則是給了我一個很好的典范,她將同學們課上學到的東西和排練中遇到的問題相結(jié)合,通過課文里的例子去警示同學們,適當?shù)谋頁P和訓誡相結(jié)合,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有著十幾年教齡的老師一出手,果然很不一般!
一天的經(jīng)歷,讓我對未來兩個月的生活充滿了期待,這是完全不同于學校學習生活的感受,希望我每天都能以百分百的熱情和飽滿的精力投入到接下來的工作中,最終給自己一份滿意的答卷。
Ⅱ
20XX.10.17 星期一,進入到了實習的第二周,我感覺漸漸地找到了自己的.狀態(tài)。
周圍的環(huán)境越來越熟悉,逐漸認識了更多的老師和同學,早起也變成了一種很自然的習慣。今天早上的語文課,白老師講了很經(jīng)典的《論語·學而》中的第一則,其中有一個問題讓我感到困擾。還記得當時我上初中時,老師是把“學而時習之”的“時”字解釋為“時常,時時”的意思,而現(xiàn)在的課本里卻標注的是“按時”,回來之后我就翻查了楊伯峻的《論語譯注》,果然是解釋為“按時”,而“時常”這一含義是出自于朱熹的《論語集注》,現(xiàn)已不被研究者所采用。可見,中學語文教育是緊跟文學研究的動態(tài),在不斷的更新發(fā)展著的。
下午最后一節(jié)的班會課,是七二班孩子們的重要一課,也是屬于我的重要一課。在沒有實習以及真正接觸到初中的孩子們之前,我一直抱著一種心態(tài),那就是對待孩子們是需要以一個較為和善的態(tài)度,凡事多去鼓勵他們,教學從培養(yǎng)他們的興趣著手,他們就能有一個好的學習態(tài)度。事實上并沒有那么簡單,初中的孩子處于一個十分叛逆的階段,他們的性格還沒有完全形成,自主意識基本等于沒有,很多孩子都沒有意識到學習的重要性,也沒有養(yǎng)成自我督促、自主學習的習慣,思考問題的方式往往還很幼稚,這個時候應該做的是激勵大于鼓勵,只有激起他們的學習動力,才能漸漸去培養(yǎng)他們良好的學習習慣,而激勵的方法往往于競爭、集體榮譽感以及落后的羞恥心。
她推心置腹地對學生說到:“我要求的事情你們做不到是你們的錯,考試成績不理想我不會說你們,那是我的問題,我會從自己身上找原因”“不要說你們以后想如何如何,先把明天的任務做好是第一步,要走一步再走一步”。這些話讓我感觸非常深,也許今后的有一天,我也會把這些講給自己的學生聽。
Ⅲ
20XX.10.24 星期一,我聽了收獲頗豐的一節(jié)公開課試講,是白x老師給七年級三班的同學上的鄭振鐸的《貓》。
她通過一個設計好的領養(yǎng)活動,把整篇的內(nèi)容串了起來,板書是一個很大的表格,而這個表格最終是由學生通過在中尋找答案完成的。包括后來的辯論環(huán)節(jié)和課堂總結(jié),整個課的設計非常巧妙,在短短四十五分鐘內(nèi),將一篇講解得清晰明白,還有所升華,確實令人佩服。白x老師在上課過程中有很多值得學習的細節(jié),例如她對學生回答問題的反饋往往是正面的,通過追問或者一句評價給學生以回應,隨機應變能力特別強;她在學生討論的時候,也會參與進去并做出一些指導,這樣就能隨時掌握學生對課文了解的動態(tài)了;她通過提問,讓學生用課文的話作答,得出整節(jié)課的結(jié)論,并且總結(jié)過后讓學生誦讀一遍,加深印象,這些都讓我受益匪淺。
來聽課的老師有很多,除了語文組的老師們,還有很多其他學科的老師,他們在評課時也針對這堂課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當然印象深的還是語文組老師們的意見,白老師提到可以通過課后題來引導學生精讀理解,并且強調(diào)了一些讓學生認記生詞的方法;楊麗婷老師提到了在講課文內(nèi)容情感的同時,要注意讓學生感知作者獨特的語言風格;李楠老師提到了課堂練習對學生寫作習慣培養(yǎng)的重要性;而李碩則提到課堂由易到難、由淺入深的設置很合理,也指出板書上存在的一些問題并給出了很好的建議。
讓我覺得收獲最多的,是吳校長的一番評語,她認為白x老師這堂課上得很好,主要原因就在于符合了新課標以學生為主體,以老師為主導的理念,其次就是課堂活動的設計非常有新意,家庭認領的活動和辯論的環(huán)節(jié)是很大的亮點。但是,如何讓情景模擬更逼真,如何上學生們更投入到課堂中來,是仍然需要思考的問題。至于不足之處就在于,引題時的鋪墊在結(jié)論中沒有體現(xiàn)出來,以及在提問時的指令性的語言不夠清晰。
所有老師褒揚的評價都讓我看到了自己眼光的局限性,那就是過于關注細節(jié),反而缺乏對課堂的整體感知,而他們提出的建議更是我應該去多多思考和努力的方向。
出了大學,進了中學,我感覺自己進入到了一所更大的學校,身邊的每一個人都是老師,每一分鐘都是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