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實習報告
如今媒體實習在高職新聞專業人才培養中的地位日趨式微,作為媒體專業的你,實習是必須的。接下來要給大家分享的是媒體實習報告,歡迎大家的借鑒閱讀!
媒體實習報告篇一
5月通過同學介紹進入了一家知名新媒體公司實習,為期三個月,但因為家里的事情臨時推出,所以只實習了兩個月。這兩個月有一些心得體會是上學期間所沒有經歷過的。
我是幸運的,因為有一個善良友善的主管帶我,我主要負責證券板塊一個手機客戶端的內容編輯,通俗一點就是證券手機早晚報。我負責泛財經的內容。剛開始的時候主管給我講解了各個板塊的風格以及內容來源。之后就直接上手了,而指導工作采用QQ聯系。第一天很難進入狀態,因為先忙了一陣入職,有了門禁卡的那一刻覺得自己很有感覺,仿佛真的長大了一樣,想盡力表現的職業一點,干練一點。什么事都很努力,同時也很著急,因為自己編排的內容總是風格詭異,不是很準確,主管很耐心,總是細致的糾正我的錯誤并給我有用的建議。
新媒體的同事氣氛還算和諧,大家都是完成自己的工作,沒有太多的'利益糾紛。我主動找到了其他幾個實習生,和她們一起吃飯,交流,向她們咨詢很多業務問題。她們都是很優秀的人,年輕人談談學校談談糗事讓我很快就融入了她們的圈子,這也解決了我心頭一大患。這讓我知道,主動伸出你的手就會有好朋友,邁出一小步也許會讓你健步如飛起來,因為在朝九晚五的生活中,有幾個可以一起吐槽的好姐妹會讓你的壓力小很多,實習后我們也成為很要好的朋友,這是我最大的收獲!
第一個星期的工作主要是負責找到合適的內容,既要符合網絡安全的標準又要貼和欄目風格,同時還要吸引人們有點擊的欲望。這樣的三項指標看似簡單,但對于我這樣一個菜鳥卻是很難。每天上班在地鐵上會看一些證券基礎知識,熟悉各種專業詞匯,提早半個小時到公司,開始大量瀏覽新聞,觀察和總結各欄目的內容風格,查看點擊量,8點的時候主管會叫我面談,總結一下前一天的工作和反饋。閑暇時間我也會積極詢問其他實習生,聽取建議。三天后我已經可以掌握負責的欄目風格,找到的新聞也基本符合主管的要求。而第二個星期則進行標題的精煉,必須掌握在13個字以內,這讓我痛苦了很久,因為我常常是難以取舍,都是重點,哪個都想放在標題吸引眼球,于是主管常常因為我超字數而發來修改建議,QQ的頭像頻頻閃爍,這讓我挫敗感很強。但經過一個月的訓練,終于可以安心的坐在椅子上,淡定的工作著。
在熟練之后,就會進入疲勞期,開始有大量的時間空閑,我也庸俗的進行了小范圍的看視頻活動,又一次被主管看到了,就委婉的批評了我,當時我意識到自己入職時的豪言壯志都被疲勞期磨沒了,于是凡是遇到空閑時間就去看“一直特立獨行的貓”的博客,她會講一些職場的故事,很有借鑒意義。疲勞期我向主管提出可以多分擔一些工作,主管很友善的教授了我photoshop,讓我做一些很簡單的圖,雖然大多數都沒用過,但是讓我感覺自己是在進步的,在一個月后我撐起了負責項目的半邊天,主管和另一位同事就有時間制作專題,這讓我有了更多的成就感,至少有一種我是主力的感覺!持續的打雞血是克服職場疲勞的好辦法,我們不可能一直熱愛一個行業或者一個工作,總是會厭煩,總是會疲倦,那么找到新的突破點,找到新的可學習的地方,找到新的成就感,就會持續的帶來能量,度過疲勞期。
在短短兩個月的時間里,我交到了三個好朋友,收獲了珍貴的友情;完成了手機報二分之一的工作量,收獲了工作經歷;得到了上司的認可,收獲了職業滿足感。唯一的遺憾是離職時太匆忙,沒有完成自己的責任,也沒有來得及和主管吃一頓告別餐,在這里非常感謝他的照顧,感恩!
媒體實習報告篇二
能進自己早前就憧憬的媒體實習我覺得十分榮幸,這次的經歷也讓我收成很多。在這里不敢說給大家介紹教訓,只是對自己實習到現階段以來的一點心得體會,愿望可以取得大家的共識和互勉。
在沒有實習之前就有所耳聞:實習無非就是做做衛生端端水,假如進報社就是看報紙看新聞。這并不完全準確,首先,服務工業發展到當初,衛生已經不須要實習生代為操勞,其次,看新聞不僅是實習記者的事,每位記者編輯在開始一天的工作前也要閱讀消息,那不同的是什么呢?我想應當是做這些事時的角色定位和心態。比方看新聞,職業記者看的不是新聞,更不是寂寞,而是新聞后的新聞。我實習的媒體是雜志,因此更重視記者思考事件的角度與深度。
咱們實習生,資格淺經歷少,思維的厚度也夠不上老記者。再者,一個體系的固有狀況不可能被一個新來的實習生攻破,因而剛開端做冷板凳也是必定的進程。為此我也沒少心里不均衡過,然而當后來繁忙的.時候反而回過來愛慕冷板凳時間了呢!呵呵。
做記者采訪是粗茶淡飯,不論是電話采訪、面談仍是網絡采訪。我在這次的雜志社實習中并沒有常常波及采訪,但多多少少還是有些經歷和領會。
首先是預約采訪,實在挺難的,因為我第一次幫老師預約采訪是接洽一家京城有名的高等健身核心,因為當時準備不足加上那邊的職員又特殊咄咄逼人,(有經驗的人都曉得健身房的人個個都是伶牙俐齒)幾回下來我已經失去了信念,大范圍的企業部分間又存在斷層,我的電話時常就被一轉再轉,到后來我也不知道與我對話的人是什么部門什么職務了。第一次的預約采訪失敗告終,還好老師并沒有過多責備我,而表示出一種師長特有的苦口婆心。
接著是外出采訪,次數也未幾,但第一次印象非常深入。為了不因“學生像”被怠慢而因此“表演”一個成熟記者,我穿上了高跟鞋。又因為采訪地點距離估量過錯,我一路走了從前,到了那邊就發明腳底兩個水泡。這個故事教導人們,出門采訪前一定要估算好需要挪動的間隔,不在雙腳支持范疇之類就不要抉擇步行,而所有會產生的可能性都要斟酌到。
我進雜志社之初并沒有“帶的老師”這一說,這點可能比擬報社、電視臺有所不同,由于周刊的性質所致,關注的事件不那么繁多和平白,編纂們有本人明白的分工,記者也都很少到單位,各自跑著各自的選題,每周選題會的那天是單位里上座率最高的時候。后來總編善良地給我先容了一個老師,于是才有了一些記者能夠做的工作。
但是,天上掉的機遇往往是很常見的,因此有時光多和記者編輯說談話就是機會垂青于你的前期保證了,當然不能在人家忙的不可開交的時候湊上去,那只會事與愿違。
其次,“籌備”不單單只有良好的人際關聯哦,踏實的專業才能跟常識貯備才是老師重視你,釋懷你交給你義務的終極保障。
以上一點點閱歷不夠鑒戒,我也只是暑期實習生這個浩大人群中的一小份子,班級博客是同窗、同道間的相互學習、交換感想的好平臺,真心盼望所有人都有所播種、有所成長,這才是真是的快活與空虛,加油!
【媒體實習報告】相關文章:
新媒體運營實習報告02-20
新媒體運營實習報告范文11-10
媒體實習心得05-24
新媒體實習心得11-17
媒體調查報告05-02
媒體自查報告01-23
主流媒體的調研報告09-05
多媒體教學開題報告10-17
品牌媒體投放開題報告11-30
新媒體專業實習心得0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