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社保政策內容
社會保險是由政府舉辦,強制某一群體將其收入的一部分作為社會保險稅(費)形成社會保險基金。在滿足一定條件的情況下,被保險人可從基金獲得固定的收入或損失的補償,它是一種再分配制度。下面是小編分享的2017年社保政策內容,歡迎大家閱讀!
社保卡是跨省異地就醫:身份識別和直接結算的唯一憑證
根據人社部、財政部印發的《關于做好基本醫療跨省異地就醫住院醫療費用直接結算工作的`通知》,2017年開始逐步解決跨省異地安置退休人員住院醫療費用直接結算,年底擴大到符合轉診規定人員的異地就醫住院醫療費用直接結算。
加快推進跨省異地就醫結算系統建設,需要提升社保卡在異地就醫中的支撐能力。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辦公廳關于加快推進跨省異地就醫結算系統建設的通知》要求,加快社保卡發行進度,優先為跨省異地安置退休人員和符合轉診規定人員發卡,將社保卡作為參保人員跨省異地就醫身份識別和直接結算的唯一憑證。各地要保證社保卡的統一規范和全國通用,確保異地就醫人員能夠持卡直接結算。同時,改造用卡環境,加快省級持卡庫建設。
為更好地服務群眾、實現人社信息化轉型升級,人社部研究制定了《“互聯網+人社”2020行動計劃》,依托社保卡,未來這些實惠看得見。
一人一卡,全國通用
面向在中國境內就業或參加社會保險的中國公民、港澳臺人員、外國人發放社保卡,到2020年覆蓋90%人口,基本實現“一人一卡”。開通社保卡的102項應用目錄,普遍實現跨地區持卡應用,并與政府其他公共服務實現“一卡通用”。
構建個人身份認證平臺
依托社保卡及持卡庫,構建全國統一的個人身份認證平臺,支持各類用卡場景,實現對服務對象的準確識別,形成業務辦理的實名制驗證能力,做到“單點登錄、全網通辦”,并與國家統一建設的用戶身份認證體系實現互聯互通。結合生物特征識別技術,進一步提高身份識別的精準度和方便性。增強社保卡互聯網應用能力。
完善、拓展社保卡支付結算功能
加快推進社保卡加載金融功能,建設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支付結算平臺,廣泛借助合作商業銀行、第三方支付平臺等支付渠道,拓展社保卡的線上支付結算模式。
開展社保卡支付結算能力輸出
開放社保卡支付結算接口,支持與各類社會支付渠道的應用集成。
實現就醫一卡通
依托社保卡,支持就醫結算與就醫服務的便捷流程,實現醫療保險、工傷保險相關醫療費用的本地或異地直接結算;為持卡人員提供掛號、就診、取藥、檢查單及化驗單的打印與查詢等就醫服務;實現醫療保險、工傷保險與醫療救助、大病保險等待遇的銜接結算。
社保卡應用普及
充分發揮社保卡的身份憑證功能,推動持卡辦事,逐步實現社保卡在就業、社會保險、人才服務、勞動維權等業務領域的普遍應用,形成“持卡前臺辦事,材料后臺調取”的經辦服務新模式。
【社保政策內容】相關文章:
農村社保新政策內容08-06
2014最新社保的報銷政策內容01-24
2017年社保補繳政策內容08-01
2014年最新社保政策內容是什么07-15
有關2014年4050社保新政策的內容08-06
社保的報銷政策07-08
社保政策的調整09-19
2016社保政策01-17
最新社保政策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