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延遲退休政策解答
70后受延遲退休的影響最大?
延遲退休即延遲退休年齡,指國家結合國外有些國家在討論或者已經決定要提高退休的年齡來綜合考慮中國人口結構變化的情況、就業的情況而逐步提高退休年齡或延遲退休的制度。
公務員退休年齡政策的步伐漸行漸明朗,三中全會中央已敲定,1.從2015年開始,1965年出生的女性職工和居民應當推遲1年領取養老金,1966年出生的推遲2年,以此類推,到2030年實現女性65歲領取養老金。2.從2020年開始,1960年出生的男性職工和居民推遲6個月領取養老金,以此類推,到 2030年實現男性職工和居民65歲領取養老金。
我國是目前全球退休年齡最早的國家,平均退休年齡不到55歲。如果延遲退休政策在2022年落地實施,以下四個群體會受到退休新政的影響。首先是小于等于50歲女性工人,即1972年以及以后出生的女性;其次是小于等于55歲女性干部,即國家文件規定的黨政機關、人民團體和事業單位中的正、副處級女干部、具有高級職稱的'女性專業技術人員;第三是小于等于55歲的男性工人,主要是從事繁重體力勞動的工人,即1967年以及以后出生的人;第四是小于等于60歲男性干部,即1962年以及以后出生的男性。由此看出,延遲退休方案首先影響的是65后,影響最大的是70后。
延遲退休會影響養老金發放嗎?
養老保險基金未來的收支平衡,的確面臨著巨大的壓力。而且,由于企業職工養老保險是省級統籌,存在地區之間的不平衡現象。但非常明確的是,養老保險目前總體運行是平穩的,“大家的養老是有保障的”。無論是企業職工養老保險,還是城鄉居民養老保險,都是收大于支,不僅確保了待遇的發放,而且還略有結余。
從養老保險基金收入支出情況看,2015年前10個月,全國基金總收入超過總支出2100多億元,絕大多數省份基金累計結余額都超過8個月以上的基金支付額,基金運行總體平穩,能夠確保當期養老保險待遇支付。目前養老保險基金籌資渠道中,財政補助是一個重要方面。對于少數歷史欠賬較多、基金支付能力較弱的老工業基地省份,將繼續加大中央財政補助力度。另外,五中全會的公報中提到要加大國有資本充實社保基金力度,養老金應該會有保障。
提前退休了,可以領養老金嗎?
退休和領取養老金是兩個概念,將來退休的時間是彈性的,是一個區間,在這個區間內,要尊重個人意愿,經雙方協商同意后,才能彈性延遲時間離開工作崗位,政府只規定一個界限,不參與年齡劃分。比如,有的人累了,想40歲退休也行,只是沒辦法領取養老金,到了年齡才能領取,所以什么時候退休是一個問題,何時領取養老金又是一個問題。
“延遲退休”政策落地的條件?
【養老保險基金運營的可持續性】2016年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的總收入是2.84萬億元,總支出是2.58萬億元,當期結余2600多億元,累計結余3.67萬億元,可以確保17個月的支付。這充分說明養老保險當期運行是平穩的。
由于目前我國養老保險主要是省級統籌,各省之間養老保險基金的運行差異比較大,高的省份能夠保障50個月的支付,特困省份當期收不抵支,累計結余也基本上用完。由中國社會保障學會編寫的《中國社會保障發展報告2016》報告中提到了養老待遇群體間、地區間差距大的問題,指出基礎養老金全國最低標準從2009年到2014年一直是55元。受人口年齡結構等影響,養老保險基金仍存在較大的區域差異。
【人力資源供求壓力】勞動力供求狀況是影響延遲退休政策出臺的關鍵因素。“795萬”、“50萬”,這兩個數字,前者是今年再創新高的高校畢業生數量;后者是今年化解過剩產能中需要安置職工的數量。就業的壓力,是延遲退休政策制訂時特別需要考慮的因素。延遲退休政策的制定需要結合我國實際情況,一個是勞動力總量的變化情況,一個是就業的狀況。
【需要進一步凝聚社會共識】延遲退休牽涉到公民基本權利,政策出臺需要更多聽取社會各界意見,更全面地兼顧各方的利益。尹蔚民曾公開表示,延遲退休政策是“一舉數得”的政策,但還需要進一步凝聚社會共識。任何公共政策的推行,都希望有最大程度的共識作為前提,因為共識有多大,就意味著阻力有多小。延退是涉及所有社會成員自身利益的公共政策,落地實施需要凝聚社會共識。
溫馨提示:如有變動,請以官網信息為準!
【2017延遲退休政策解答】相關文章:
2017深圳延遲退休政策03-21
2017湖南延遲退休政策03-18
2017廣東延遲退休政策03-18
漸進式延遲退休新政策201703-18
2017提前退休政策03-22
延遲退休的實施原因03-11
人社部漸進式延遲退休最新政策03-18
2017特殊工種退休政策全文06-12
下崗失業人員要延遲退休嗎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