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者在何種情形下可以獲得社會保險的補償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規定,國家發展社會保險事業,建立社會保險制度,設立社會保險基金,使勞動者在年老、患病、工傷、失業、生育等情況下獲得幫助和補償。具體情況如下:
(一)退休,即達到退休年齡或者符合退休條件;
(二)患病、負傷,身體方面受到傷害;
(三)因工傷殘或者患職業病,由于工作原因導致傷殘或者患有職業病;
(四)失業,待業家中;
(五)生育。
勞動者享受社會保險待遇的條件和標準由法律、法規規定。勞動者死亡后,其遺屬依法享受遺屬津貼。勞動者享受的社會保險金必須按時足額支付。
推薦閱讀:
一、申請低保的條件是什么
根據勞動和社會保障部、民政部、財政部發布的《關于做好國有企業下崗職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銜接工作通知》(勞社部發〔1999〕13號)的規定,下崗職工、企業離退休人員和在職職工,在領取基本生活費。
職工期間,家庭人均收入低于當地最低生活保障標準的,可以申請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各地勞動保障部門要定期將本地國有企業下崗職工基本生活費、失業保險金、離退休人員養老金發放情況通報同級民政部門。
民政部門要將本地職工家庭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情況,以及因未按時足額領取工資(最低工資)、基本生活費、失業保險金或養老金而造成家庭人均收入低于當地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的'情況,及時反饋給勞動和社會保障部以及財政部。
二、低保戶的標準是什么
低保戶是指家庭人均月收入低于市低保標準的居(村)民,享受國家最低生活保障補助的家庭。
因為地區發展不平衡,所以每個省市的低保標準也有很大差異。
享受該待遇的家庭主要是以下四類:
1、無經濟來源、無勞動能力、無法定贍養人或撫養人的居(村)民;
2、領取失業救濟金期間或失業救濟期滿仍未能重新就業,家庭人均月收入低于市低保標準的居(村)民;
3、在職人員在領取工資或最低工資及退休人員領取養老金后,其家庭人均月收入仍低于市低保標準的居(村)民;
4、其他家庭人均月收入低于市低保標準的居(村)民(不包括五保對象)。
員工不愿繳納社保怎么辦?
1、員工不同意繳納社會保險作為不符合錄用條件之一
由于員工不同意繳納社會保險可能導致在發生重大工傷事故后,用人單位要承擔的各種費用金額較高,社保機構在現階段對于用人單位參保前發生的工傷又不承擔任何責任。因而對于員工外出較多、工傷事故較多的用人單位,應當將員工不同意繳納社會保險作為不符合錄用條件之一,全面規避發生工傷的風險。
2、與員工簽訂協議約定不繳納社會保險的補償標準
不得不承認有的單位支付給職工的工資比較低,如果要員工繳納社會保險,其自身的生存狀況都存在比較大的問題。在這種情況下如果用人單位要錄用這類員工,只能由雙方進行協商先由用人單位為其繳納商業保險規避一定的工傷風險,之后按照每年度一定金額給予社會補償。同時員工也承諾放棄對用人單位主張補繳社會保險的權利或者今后主張補繳社會保險費用的承擔方式。
3、與雙重勞動關系員工的原單位達成發生工傷后的處理協議
如果國有企業、集體企業的下崗職工的所在單位為其繳納社會保險,由于在新用人單位發生的工傷,不能使用原單位繳納的工傷保險規避風險。為此新用人單位應當與員工的原單位進行聯系達成借調的意向,或者發生工傷后由原單位進行申報,由新用人單位承擔工傷保險條例規定的用人單位應承擔的賠償責任。
【勞動者在何種情形下可以獲得社會保險的補償】相關文章:
什么情形下應當訴訟離婚03-27
什么情形下會停止享受工傷待遇11-11
社會保險在法律上指的是什么09-18
測試你具備何種職業素養12-12
什么是社會保險-社會保險怎么繳費的08-30
可以提取住房公積金的情形12-05
從說話的聲音看你是何種性格05-28
生育保險基金不予支付的情形10-23
在職場中裝忙可以獲得些什么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