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5月1日社保降費下調第二波啟動
今年5月1日,本屆政府第二輪降低社保費率的舉措正式啟動。此輪階段性降費完成之后,中國五項社會保險總費率由39.25%降至37.75%,與2014年前相比,社?傎M率降低幅度約為8.5%。
4月13日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從今年5月1日開始的兩年內,階段性下調基本養老保險單位繳費、降低失業保險總費率并規范公積金繳存比例,允許困難企業緩交公積金。初步測算,采取以上措施每年可減輕企業負擔1000多億元。
養老保險費率全國普降
國務院將降低養老保險繳費分為兩種情況,一是對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單位繳費比例超過20%的省份,將繳費比例降至20%;二是單位繳費比例為20%且2015年底基金累計結余可支付月數超過9個月的省份,可以階段性降低至19%。
本報記者查閱《中國社會保障年度發展報告2014》(下稱“報告”)發現,根據2014年的數據,國務院此次階段性降低養老費率的范圍覆蓋到全國所有的省份。根據2014年的數據,全國各省份只有黑龍江的備付月數少于9個月,而黑龍江的養老費率為22%,即使該省的養老保險基金已經收不抵支,仍然需要再降低2個百分點。
20%是我國養老保險企業繳費的法定費率,有一些老齡化程度比較高的地區,如東北老工業基地以及個別東部省市費率經過國務院特批企業繳費可以高于20%。今年5月1日以后,為數不多的高于20%的省份將統一降到20%。
報告顯示,除了黑龍江備付月數(3.5個月)少于9個月之外,吉林(9.8個月)、陜西(9.8個月)、天津(9.2個月)的備付月數也只是略高于9個月,這說明這三個省份基金的收支狀況并不樂觀。
個人賬戶養老金有影響嗎?
五險中只有養老保險涉及到發放的問題。根據我國基本養老金發放的規則,基本養老金由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組成。
其中,基礎養老金在統籌賬戶中累計,來自企業繳費。發放的月標準以當地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和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的平均值為基數,繳費每滿 1年發給1%。由此可見,發放的多少與企業的繳存比例沒有直接關聯。因此,降低企業的社保繳存比例不會影響到個人退休后基礎養老金的領取金額。
另外,個人賬戶養老金由個人繳費部分累計而成。發放的月標準為個人賬戶儲存額除以計發月數,計發月數根據本人退休時城鎮人口平均預期壽命、本人退休年齡、利息等因素確定。由于儲存額與個人繳存比例直接相關,因此,如果個人繳存比例下調,那么當期領取的工資會增多,但也就意味著退休后領取的個人賬戶養老金會減少。
社保繳存比例下調了多少?
社保繳費比例下調實際上是從去年開始的。2015年,全國社保繳存比例合計下調了1.75個百分點,這是自社保制度設立以來全國范圍內的首次調降。
2015年社保繳存比例下調了兩次,一次是2015年3月1日起,將失業保險從原來的3%調降至2%(單位和個人繳費具體比例由各地確定);二是 2015年10月1日起,將工傷保險從原來的1%調降至0.75%。兩次合計共下調了1.75個百分點。但是,繳存比例最高的養老保險(單位20%,個人 8%)直到現在才宣布下調,醫療保險(單位6-10%,個人2%)則一直沒有下調。
部分省市為降低企業成本,下調社保費率的力度更大。上海、廈門、杭州的費率下調還涉及了養老和醫療保險。江蘇、甘肅、天津、重慶針對困難企業的政策力度更大,除了更大幅度地下調費率外,還允許養老保險甚至全部五險可暫緩半年或一年繳納。
退休待遇不降低
降低企業養老費率的消息讓參保者擔憂是否未來退休之后養老金的待遇也會降低。李珍表示,退休人員養老金待遇的計發辦法與企業繳費無關,只要計發公式不調整,退休人員的待遇就不會降低。
記者了解到,退休職工待遇的確定主要取決于職工本人退休時上一年的社會平均工資、職工本人的平均繳費工資、職工本人的繳費年限和職工個人賬戶儲存額四個因素。下調企業的單位繳費費率,不會對上述養老金待遇確定和增長因素產生影響,因此也不會影響參保人員的個人養老金待遇水平。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3月16日的記者招待會上表示,將通過降低社保費率,“讓企業多減輕一點負擔,讓職工多拿一點現金”。從目前國務院出臺的降費措施來看,主要是集中降低企業負擔,同時這次降費極小幅度地降低了失業保險的'個人繳費。
社保繳存比例下調有何影響?
養老保險涉及到發放的問題。根據我國基本養老金發放的規則,基本養老金由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組成。
其中,基礎養老金在統籌賬戶中累計,來自企業繳費。發放的月標準以當地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和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的平均值為基數,繳費每滿 1年發給1%。由此可見,發放的多少與企業的繳存比例沒有直接關聯。因此,降低企業的社保繳存比例不會影響到個人退休后基礎養老金的領取金額。
另外,個人賬戶養老金由個人繳費部分累計而成。發放的月標準為個人賬戶儲存額除以計發月數,計發月數根據本人退休時城鎮人口平均預期壽命、本人退休年齡、利息等因素確定。由于儲存額與個人繳存比例直接相關,因此,如果個人繳存比例下調,那么當期領取的工資會增多,但也就意味著退休后領取的個人賬戶養老金會減少。
養老保險改革勢在必行
一邊是支出壓力加大,一邊是養老保險基金入市限制,因此改變當前養老金入市政策在所難免。在發達國家成熟的資本市場里,養老性質的基金占入市資金的比重很大,歐洲股市中占比達70%,美國占到50%,我國養老金入市比例則偏小。
尤其是基本養老保險基金,一直沒有進入資本市場,投資渠道極為有限,收益率也只有不到2%。社;饎t已先行入市,為后續養老保險基金的入市做好試探。養老金入市既有助于資本市場的穩定發展,也有助于養老基金的保值增值,
除了入市政策的改革,還有延遲退休政策,這些改革措施都是為了完善養老保險的服務體系,實現制度的全覆蓋和法定人群的全覆蓋。
商業養老保險迎機遇
老齡人口規模的擴大,對養老的需求持續增加,社會養老保險的負擔變得更為沉重,因此需要商業保險在社保的基礎提高未來的養老金替代率。
為保障退休后的生活,個人可通過購買商業養老保險來實現,同時機關事業單位或推出企業年金,這些將刺激商業年金及商業養老保險的發展。此外,養老金的管理與投資等日常運作,都需要商業保險公司參與進來,因此養老保險制度的深化改革將有利于商業保險發展。
在1990年時,國內獨居或只與配偶居住而無子女在身邊的65歲以上老人占老人總數的比重為10%,根據預測,到2050年這一比例將上升到27%,這是個最需要保險的群體。而且目前很多80、90后多為獨生子女,其“4+2+1”模式的小型化家庭,在面對養老問題時,無論是經濟上、時間上等方面都將顯得力不從心。
以上因素的相互作用將促進商業保險的發展,對商業養老保險產品的巨大消費需求將進一步得以釋放,并且隨著社會養老保險制度的后續改革,將為商業保險提供更多的想象空間。
【2016年5月1日社保降費下調第二波啟動】相關文章:
2017年上海社保繳費比例下調04-25
2017年社保繳費比例基數下調04-01
長春社保補貼新政策審批工作啟動08-30
北京啟動社保卡就醫實時報銷試點政策08-06
外貿英語價格下調口語01-19
廣東珠海個人公積金貸款利率下調03-25
廣東東莞公積金貸款比例下調03-18
浙江杭州失業保險繳費比例下調08-30
昆明失業保險繳費比例下調說明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