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滄州市城鎮醫療保險政策調整
7月1日起,我市(滄州)調整城鎮基本醫療保險有關政策,如集中辦理城鎮居民參保登記和繳費期延長一個月,由每年的9月1日至11月30日調整為每年9月1日至12月31日。所有參保人年度內第三次住院起取消起付標準等。同時,調整了應屆大學畢業生、破產改制企業職工等特殊人群的參保政策。
取消第三次住院起付標準
起付標準俗稱“門檻費”,是醫保基金對參保患者進行補償時計算補償費的起點,起付標準以上的費用才按比例報銷,在這之下的費用由參保人員自己承擔。不同等級的醫院,起付標準也不同。我市首次住院的起付標準為:三級定點醫療機構900元,二級定點醫療機構600元,一級定點醫療機構300元。
以前,參保人員在一個年度內多次住院的,第二次住院在不同級別醫院起付標準上減半,第三次及以上住院的起付標準為:三級定點醫療機構300元,二級定點醫療機構200元,一級定點醫療機構100元。
為了減輕參保人員醫療費用,對住院起付標準進行了調整。一個年度內參保人員在本市定點醫療機構多次住院的,從第三次住院起,取消門檻費,發生的符合規定的醫療費用按比例報銷。
對經核準轉往異地住院治療或者在異地急救住院治療的,原醫保政策規定,每次住院都有1300元門檻費。7月1日以后,在外地住院治療的,第一次住院的起付標準調整為2000元,第二次住院的起付標準減半,從第三次住院起取消門檻費。
應屆大學畢業生參保無空檔
我市城鎮居民醫保繳費從每年9月開始,待遇享受期按自然年度計算,即第二年的1月1日至12月31日。而在校大學生參加居民醫保是按學年度繳費和享受待遇,待遇享受期從9月1日開始,到第二年的8月31日結束。
市社保局負責人給記者舉了一個例子。“一名大學生在校期間參加了城鎮居民醫保,7月份畢業后回到本市,本人按靈活就業人員參加職工醫保,需要有6個月的醫保待遇等待期,如果參加居民醫保,只能在集中參保繳費期內辦理參保繳費手續,相關待遇也是從第二年的1月1日開始生效。”這位負責人表示,應屆大學畢業生的醫療保障可能會出現4個月的空檔期。
這次政策調整后,我市在校期間參加居民醫保的應屆大學畢業生,凡在畢業當年的12月31日以前,參加當年職工醫保或居民醫保的,從繳納醫保費的次月起按規定享受相應的醫療保險待遇。
在校期間參加居民醫保的應屆大學畢業生,在用人單位就業的,可隨用人單位參加城鎮職工醫保;靈活就業或未就業的,可按靈活就業人員參加職工醫保或城鎮居民醫保。
城鎮居民集中參保繳費期延長
每年9月1日至11月30日,為城鎮居民集中辦理參保登記和繳費期,城鎮居民應在集中辦理期內,一次性繳納下一年度的基本醫療保險費。如果錯過這一時期,只能在以后的.集中繳費期內再辦理次年的參保繳費手續。
為了方便城鎮居民參保,集中辦理參保登記和繳費期限延長一個月,由每年的9月1日至11月30日調整為每年9月1日至12月31日。
此外,因特殊原因未在規定的集中繳費期辦理參保登記和繳費的城鎮居民,年度內可隨時辦理參保繳費手續,但需要注意的是,參保費用由個人或家庭全額繳納(含財政補助部分),且從繳費之日起90天后才能享受城鎮居民醫療保險待遇。工作人員舉了一個未成年人參保的例子,按照規定,18周歲以下的城鎮居民參加居民醫保個人只需繳納基本醫療保險費20元,如果不在集中繳費期內辦理,則需要繳納400元,其中380元是財政補助部分,20元為個人繳納部分。
這位負責人提醒廣大城鎮居民,盡量在每年的集中繳費期內辦理參保和繳費手續,以免增加不必要的經濟負擔和影響個人享受醫保待遇。
破產改制單位醫保繳費方式調整
按照以前的政策,用人單位因破產、撤銷、解散及其他原因終止的,必須依照法定程序清償欠繳的基本醫療保險費,并按當年的繳費基數和繳費比例為在職員工繳足1年的基本醫療保險費;按照全省上年度城鎮單位在崗職工平均工資作基數和單位繳費比例計算為退休人員一次性繳納10年的基本醫療保險費;內退人員和承諾等退人員,由用人單位和職工個人,按當年的繳費基數和繳費比例一次性繳至法定退休年齡,且必須達到規定繳費年限。
政策調整后,對于破產等單位的參保職工,已享受退休醫保待遇的人員不再一次性繳納10年的基本醫療保險費。對于選擇內退和承諾等退人員,醫療保險費不再一次性繳納至法定退休年齡,而是按照在職人員繳納醫保的規定,每年繳費直至法定退休年齡并達到醫保最低繳費年限,就可享受相應的基本醫療保險待遇。
補繳大額補充醫保費當月可報銷
醫療保險費包括基本醫療保險費和大額補充醫療保險費及其他補充醫療保險費。已經享受退休人員基本醫療保險待遇的參保人員,基本醫療保險費雖然不再繳納,但應該每年按時足額繳納職工大額補充醫療保險費和其他補充醫療保險費,才能正常享受各項醫療保險待遇。
這位負責人告訴記者,每年都有個別退休人員因種種原因沒有按時繳納大額補充醫保費和其他補充醫保費,很多時候只有住院了才知道大額補充醫療保險費和其他補充醫療保險費沒有繳,因而影響報銷。原來,對于沒有按時繳納各項醫保費的,自補繳之后6個月才能享受各項醫保待遇。不過,政策調整后,可在補繳欠費后,從補繳當月起,按規定享受醫療保險待遇。
新農合轉為城鎮居民醫保不設等待期
調整后,原參加新農合或職工醫保,并繳納全年度參保(合)費用的參保人,當年在城鎮居民參保繳費期內辦理參保登記并繳納下年度居民醫療保險的,從下年度1月1日起,按規定享受城鎮居民醫療保險待遇。
如在農村老家參加了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戶口遷到市區后,只要在當年城鎮居民集中參保繳費期內繳納下一年度居民醫療保險費用的,便可從次年1月1日起享受居民醫療保險待遇。這位負責人告訴記者,在政策調整前,新參加城鎮居民醫保的居民,需要有3個月的等待期,也就是說,第二年的4月1日起,才能享受醫保待遇。而調整后,當年按時繳納下一年度醫保費,便沒有等待期,可次年1月1日起享受醫療保險待遇。
【河北滄州市城鎮醫療保險政策調整】相關文章:
解讀河北滄州市調整住房公積金貸款相關政策03-18
河北秦皇島市城鎮居民醫療保險政策問答05-28
云南大理州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政策有調整05-23
福建漳州多項醫療保險政策調整詳情05-23
四川南充城鎮補充醫療保險調整方案指南05-28
城鎮醫療保險論文03-24
山東省城鎮職工醫療保險新政策04-01
關于河南鄧州市城鎮居民的醫療保險政策05-25
城鎮醫療保險如何報銷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