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保險申請辦理和轉移接續的方法
醫療保險的辦理和繳費是怎樣的?醫療保險中個人繳費多少?流動人員跨省就業時如何轉移自己的醫保關系和個人賬戶?
如何參加醫療保險及繳費?
城鎮所有用人單位,包括企業(國有企業、集體企業、外商投資企業、私營企業等)、機關、事業單位、社會團體、民辦非企業單位及其職工,都要參加基本醫療保險。合同制農民工參加單位所在地的社會保險,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為職工建立基本醫療保險個人賬戶,合同制農民工在終止或解除勞動合同后,社會保險經辦機構可以將基本醫療保險個人賬戶儲存額一次性發給本人。這是目前我國社會保險制度中覆蓋范圍最廣的險種之一。社會醫療保險經辦機構為每一參保人員建立基本醫療保險個人賬戶,以本人身份證號碼作為終身醫療保險號碼。
城鎮職工醫療保險由企業為員工統一進行辦理,各統籌地區要確定一個適合當地職工負擔水平的個人基本醫療保險繳費率,一般為工資收入的2%;個人繳費基數應按國家統計局規定的工資收入統計口徑為基數,即以全部工資性收入,包括各類獎金、勞動收入和實物收入等所有工資性收入為基數,乘以規定的個人繳費率,即為本人應繳納的基本醫療保險費;個人繳費一般不需個人到社會保險經辦機構去繳納,而是由單位從工資中代扣代繳。
個人賬戶的注入資金來自于個人繳費和單位繳費兩部分:個人繳納工資收入的2%,企業繳納工資收入的10%。個人繳費的全部記入個人賬戶,單位繳費的一部分記入個人賬戶,單位繳費一般按30%左右劃入個人賬戶。確定單位繳費劃入個人賬戶的具體比例,由統籌地區根據個人賬戶的支付范圍和職工年齡等因素確定。統籌基金的注入資金主要來自單位繳費部分,單位繳費用于劃入個人賬戶后剩余的部分即為統籌基金的資金。
在基本醫療保險之外,各地還普遍建立了大額醫療費用互助制度,以解決社會統籌基金最高支付限額之上的醫療費用。國家為公務員建立了醫療補助制度。有條件的企業可以為職工建立企業補充醫療保險。國家還將逐步建立社會醫療救助制度,為貧困人口提供基本醫療保障。
醫療保險如何轉移接續?
流動人員跨省就業時可以轉移自己的醫保關系,個人賬戶可以跟隨轉移劃轉。除醫療保險關系可跨省轉移之外,隨參保人身份的變化,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三種不同類型的醫療保險關系,也可互相轉移。進城打工的農民工,可在就業地參加當地的'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回農村后可帶回,轉為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保險,而且不會中斷
辦理醫療保險轉移接續手續時,首先要在原參保地辦理醫療保險關系注銷手續,然后由本人向市社保中心提出醫療保險關系轉移申請,憑轉出地經辦機構出具的《參保(合)憑證》以及原參保地醫療保險繳費憑證,填寫《醫療保險關系轉移申請表》到市社保基金結算中心辦理醫療保險關系和個人賬戶轉移手續。有接收單位的,由單位辦理醫保手續,沒有接收單位的,個人應在終止原基本醫療保險關系后的三個月內參保繳費。
為保證轉移接續信息順暢簡便,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將會同衛生部設計統一的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醫療保險或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保險參保憑證,身份證號碼是參保人員的唯一識別碼,參保人轉移醫保關系時,只需要向社保機構出示,參保信息即可得到及時更新。
法律快車知識:享受醫療保險待遇的相關規定
連續參加基本醫療保險1年以上的參保人,因工作變動,在1個醫療保險年度內累計中斷參保不超過3個月的,重新繳費后其中斷前后的連續參保年限可合并計算,并享受基本醫療保險待遇;在醫療保險年度內累計中斷參保超過3個月的重新計算參保年限。
退休后累計繳納基本醫療保險費男滿25年、女滿20年的,按照國家規定辦理了退休手續,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或者退休費的人員,享受退休人員的基本醫療保險待遇,不再繳納基本醫療保險費。
【醫療保險申請辦理和轉移接續的方法】相關文章:
醫療保險申請辦理和轉移接續09-14
醫療保險異地轉移接續辦理流程10-02
2017醫療保險轉移辦理02-13
煙臺城鄉養老保險轉移接續方法02-02
養老保險異地轉移接續流程辦理指南02-24
惠州養老保險關系轉移接續辦理指南08-28
廣州醫療保險轉移流程辦理指南02-03
怎么辦理醫療保險轉移手續09-26
怎么辦理醫療保險轉移手續?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