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癌新藥能否納入大病病種的保障范疇
寶安的羅先生昨天向深圳商報熱線反映,他的舊同事賴先生罹患肺癌后雖經治療有所好轉,但家庭卻背上沉重包袱。希望社保部門能將部分療效較好的抗癌新藥納入大病病種的保障范疇。
肺癌患者月均藥費超4萬元
據介紹,賴先生今年元旦后確診為晚期肺癌,且癌細胞已經擴散到全肺。隨后,賴先生開始服用一種進口的特效抗癌新藥,經過2個療程獲得較好療效,不僅精神狀態明顯好轉,而且癌細胞也明顯減少。
不過,這短短半年的治療產生的費用,讓即使是退休干部的賴先生也無力承擔:月均藥費超過4萬元。近期賴先生向領導反映了自己的困難:以前患了腫瘤沒藥可治,現在有藥能治卻難以負擔。他懇請單位領導向社保部門反映呼吁,將部分療效較好的抗癌新藥納入大病病種的保障范疇。
抗癌新藥需求不斷擴大
根據市慢性病防治中心公布的數據,癌癥已經連續5年成為深圳居民死因的首位,且惡性腫瘤報告例數2013年仍呈快速增長趨勢。全人群來說,深圳惡性腫瘤發病率排名前十位的分別是肺癌、大腸癌、乳腺癌、肝癌、甲狀腺癌、宮頸原位癌、胃癌、宮頸癌、白血病和鼻咽癌。
據專家介紹,人類攻克癌癥為時尚早,抗腫瘤藥物市場隨著癌癥發病率的持續上升在快速增長,抗腫瘤藥物也成為新藥研發的熱點之一。由于國內研發能力遠遠落后于發達國家、求生欲望迫使患者盡量選擇新藥等原因,我國對于仍處于專利保護期內的進口抗腫瘤藥物依賴程度越來越大,一些進口專利藥品甚至成為了某些適應癥的唯一用藥。比如小分子靶向藥月均治療費用在1~2萬元之間,抑制血管內皮因子或多點靶向藥物月均治療費用在2~4萬元之間,還有的藥品月均費用超過4萬元。
進口專利藥品價格高昂
進口專利藥品普遍價格昂貴,患者及其家庭在因病致貧的.同時,將全部希望投給了醫;。
比如中山大學附屬腫瘤醫院研究發現,中國有高達30%的肺癌晚期患者會出現表皮生長因子受體基因突變陽性,一線維持藥物分子靶向治療藥“吉非替尼”(化學名)對其有效卻昂貴:一顆500元,每天吃一顆,每月需花費1.5萬元。2011年,該藥物納入廣州市醫保,參;颊叩膫人每月花銷才銳減至1000多元。
2014年1月,南京市將三種抗腫瘤治療藥品納入醫;鹬Ц斗秶t保參保人員使用這三種特效藥可以刷卡報銷了。而此前,他們自費支付這些藥品,單價超過萬元。
可購買商業險作為補充
記者從深圳市社會保險基金管理局獲悉,納入《基本醫療保險藥品目錄》的藥品,強調“應是臨床必需、安全有效、價格合理、使用方便、市場能夠保證供應的藥品”,由國家在全國范圍內組織臨床醫學、藥學專家評審制定。許多進口新藥的臨床效果和價格未被國家主管部門認可、未納入目錄范圍的,屬于自費藥品。這在進口抗癌新藥中非常普遍。而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員使用超出《基本醫療保險藥品目錄》范圍的西藥和中成藥,基本醫療保險基金不予支付發生的費用。
深圳市社會保險基金管理局表示,我市在基本醫療保險外建立了地方補充醫療保險制度,我市參保人可享受除國家基本藥品目錄范疇外《深圳市地方補充醫療保險藥品目錄》內的藥品,納入地方補充醫療保險支付范圍,本市參保人較其他城市在藥品使用范圍上更寬松,但地方補充醫療保險的支付范圍也不可能無限擴大。國家規定用人單位或個人可在參加基本醫療保險基礎上參加商業保險作為補充,公務員可建立醫療補助政策。目前,商業保險公司開發了眾多的醫療保險險種,用人單位可為員工選擇參加,個人也可選擇參加適合自身情況的險種。
http://www.shdds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