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職工醫保報銷比例
合肥市職工醫保報銷比例如下:
新生兒可在3個月內參保
一般來說,醫保是提前參保再享受待遇,如果住院后再參保就來不及了。但是,小孩子剛出生,全家手忙腳亂,可能顧不上立馬去參保。
此次調整了新生兒參保待遇享受范圍,按照規定,新生兒自出生之日起3個月內參加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并繳費的,自出生之日起享受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同等待遇。
另外,這次調整后,兩種醫保的報銷差距將進一步縮小。有工作單位人員享受的是城鎮職工醫保,老人、小孩、學生、無工作單位人員等群體享受城鎮居民醫保,據介紹,本次降低城鎮居民醫保乙類藥品自付比例,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乙類藥品的自付比例,按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乙類藥品的自付比例統一設定。
在社區醫院就診普通門診待遇提高30%
參保居民在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門診發生的政策范圍內的醫療費,可享受醫保報銷。普通門診的報銷不設病種限制,醫療費用直接在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結算。
此次調整后,普通門診單次統籌基金最高支付限額由40元提高到60元,年度最高支付限額由160元提高到240元,其中,男滿60歲和女滿55歲以上參保居民由240元提高到320元。而對于居民來說,單次報銷比例也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由目前的50%提高至80%。
普通門診用藥范圍按《安徽省基本醫療保險和工傷保險藥品目錄(2010年版)》執行,藥品目錄范圍內的乙類藥品自付比例,按新調整的自付比例執行。
門診特殊病可報銷90%
對于高血壓、糖尿病等27種特殊病患者來說,也將減輕一些負擔。此次調整后,門診特殊病的報銷比例統一調整至90%。特殊病用藥范圍內的乙類藥品自付比例,按新調整的自付比例執行。
另外,門診特殊病統籌基金起付標準由按年度起付調整為按月起付。將年度門診特殊病統籌基金起付標準分攤至每一個結算月份,享受門診特殊病報銷待遇的參保人員每一個結算月份的門診費用超過月起付標準后,即可享受特殊病門診報銷待遇,這就給了患者更大的報銷自由,減輕醫療費用負擔。
與此同時,異地就醫報銷比例也將進行調整,參保人員異地轉院、異地急診搶救住院基金支付比例由原50%提高到60%。
如有變動,以官網為準。
推薦閱讀
醫保斷交有什么影響?
如果醫療保險費不是持續繳納的,又不可能補繳醫療保險費的,對參保人員醫療費用的報銷肯定會產生一定的影響。因為我國基本醫療保險實行社會統籌和個人賬戶相結合的原則,所有的用人單位及其職工都要參加所在社會統籌地區的基本醫療保險,執行統一的政策,實行基本醫療保險基金的統一籌集、使用和管理。社會基本醫療保險的統籌基金主要用于住院或大額醫療費用的支出,個人賬戶主要用于門診或小額醫療費用的支付。職工個人發生的醫療費用一般應當先使用個人賬戶,之后才能由社會統籌的醫療基金支付。
在社會醫療保險制度中,設立個人賬戶醫療資金的來源主要有職工個人繳納的基本醫療保險費、用人單位繳納的基本保險費的一定比例劃人和個人賬戶存儲額的利息;另外,退休人員的個人賬戶還包括醫療統籌基金按本人基本養老金總額的.8%比例劃入的金額。因此,醫療保險個人賬戶中的金額基本上是由勞動者本人和用人單位繳納的醫療保險費兩部分組成的。如果醫療保險沒有持續繳納,最直接的影響就是勞動者醫療保險個人賬戶上的資金減少,對于門診或小額醫療費用來說,能夠使用的部分也相應減少。因為門診或小額醫療費用主要是由個人賬戶進行支出的,如果這部分的資金減少,單位又不能提供額外報銷的話,參保人員承擔這部分醫療費用的比例就要增加。
因此,社會醫療保險如果不是持續繳納的,那么一定的時間內,還可以通過以前繳納的醫療保險享受一定的醫療費的報銷待遇,但如果中斷的時間過長,很可能就會被停止享受醫療保險待遇,也就無從報銷醫療費用了。像生育津貼報銷和產檢報銷,需要在懷孕前一個月到生產后三個月期間,持續不間斷的繳納醫療保險,才能報銷相關的醫療費用。
【合肥市職工醫保報銷比例】相關文章:
大連職工醫保報銷比例是多少10-29
職工醫保報銷流程10-28
職工生育保險報銷比例08-14
異地就醫醫保報銷比例及流程09-29
女職工生育保險報銷比例12-03
退休職工醫保怎么報銷08-31
職工生育保險報銷比例是多少?12-05
職工醫療保險報銷比例是多少08-31
居民和職工醫保生育保險報銷標準08-19
工傷報銷比例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