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老保險的費用如何繳納
一、養老保險的費用如何繳納
(一)購買養老保險繳費數額計算方法
1、企業繳費額=核定的企業職工工資總額×20%;職工個人繳費額=核定繳費基數×8%(目前為8%)。
2、個體勞動者(包括個體工商戶和自由職業者)繳費額=核定繳費基數×18%。例如:2003年4月份河北省公布的2002年度省社平工資為每月747元,因此繳費基數可以在747—2241元之間自主選擇(即省社平工資每月747元得100%-300%之間選擇繳費)。全年繳費金額最少為:747×18%×12=1613.5元,最多為:2241×18%×12=4840.6元。
(二)基本養老保險繳費的比例
比例分作以企業參保和以個體勞動者參保兩類:
1、各類企業按職工繳費工資總額的20%繳費,職工按個人繳費基數的7%繳費(2003年為7%,兩年提高一個百分點,最終到8%)。職工應繳部分由企業代扣代繳。
2、勞動者包括個體工商戶和自由職業者按繳費基數的18%繳費,全部由自己負擔。
(三)養老保險繳費基數的確定
核定繳費基數以河北省上年度職工社會平均工資(簡稱省社平工資)為基準。
1、企業職工凡工資收入低于省社平工資60%的,按60%核定繳費基數;高于省社平工資60%的,按實際工資收入核定繳費基數,但是最高不得高于省社平工資的300%。
2、勞動者可以在省社平工資以上至300%的`范圍內,自主確定繳費基數。
二、繳費不足15年能否享受養老保險
第16條規定:“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不足15年的,可以繳費至滿15年,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也可以轉入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或者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按照國務院規定享受相應的養老保險待遇。”
國發[1997]26號文件和國發[2005]38號文件規定,參保人員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不足15年的,“一次性領取個人賬戶儲存額,終止基本養老保險關系”。實踐中,確有部分人員因種種原因,到退休時累計繳費不足15年,無法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和享受其他養老保險待遇。《社會保險法》對這項政策做了重大完善,一是允許個人繳費至滿15年,二是可以轉入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或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按國務院規定享受相應的養老保險待遇。參保個人可根據自身實際,確定獲得養老保險長期待遇的途徑。
拓展閱讀:俄老人到中國養老,養老金這么計算?
俄羅斯《新消息報》網站9月29日報道稱,西伯利亞和遠東已有4萬名老人搬到中國長住,超過10萬人在那里辦理了臨時居住簽證。這些是中國資料中登記的數據,因此是可信的。根據中國的移民政策,倘若一個城市的俄羅斯人數量超過一萬人,政府就應采取專門措施:簡化不動產辦理手續、播放俄語電視新聞、商店和公共交通務必同時使用中俄雙語。
10個中國城市已經實施了上述措施。而哈爾濱、琿春和黑河是率先這么做的城市。由于靠近俄羅斯,它們最受俄退休人員青睞。
我國養老金發放條件
(一)年限要求:
養老保險要交到退休的年齡,男年滿60周歲,女工人年滿50周歲,女干部年滿55周歲。從事井下、高空、高溫、特別繁重體力勞動或其他有害 身體健康工作(以下稱特殊工種)的,退休年齡為男年滿55周歲、女年滿45周歲;因病或非因工致殘,由醫院證明并經勞動鑒定委員會確認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的,退休年齡為男年滿50周歲、女年滿45 周歲。
(二)如何計算
1、基礎養老金月標準,以當地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和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的平均值為基數,繳費每滿1年發給1%。
計算公式為:基礎養老金=(參保人員退休時當地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繳費年限×1%
2、個人賬戶養老金月標準為個人賬戶儲存額除以計發月數。
計算公式為:個人賬戶養老金=參保人員退休時個人賬戶累計儲存額÷計發月數
3、過渡性養老金月標準以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為基數,“統賬結合”前的繳費年限每滿1年發給1.2%。
計算公式為:過渡性養老金=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統賬結合前的繳費年限×1.2%
4、過渡性調節金以當地現行標準為基數,2006年至2014年退休的按一定比例計發。2015年及以后退休的,不再發給過渡性調節金。
【養老保險的費用如何繳納】相關文章:
農村如何繳納養老保險09-05
失業人員養老保險如何繳納08-30
個人繳納養老保險費用是多少11-15
個體工商戶養老保險如何繳納11-05
養老保險交多少年及如何繳納10-07
非農業戶口養老保險如何繳納12-08
養老保險的繳納比例介紹07-29
個人怎么繳納養老保險09-29
養老保險怎么繳納劃算09-05
養老保險異地能否繳納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