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合肥市退休金計算方法
問:合肥市職工退休金的計算方法?
答:退休金由兩部分組成:基本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而基本養老金又由社會性養老金和繳費性養老金組成。
社會性養老金以本省月職工平均工資為基數,按照單位和職工繳費年限分段計發:單位和職工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滿20年及其以上的,按照辦理退(離)休手續時全省上年度月職工平均工資的25%計發;滿15年不滿20年的,按照辦理退(離)休手續全省上年度月職工平均工資的20%計發;滿10年不滿15年,按照辦理退(離)休手續時全省上年度月職工平均工資的15%計發。
繳費性養老金以職工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為基數計發:單位和職工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年限滿10年及其以上的,繳費每滿1年,發給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的1%。個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的計算方法:用職工每年的繳費工資,除以本省當年社會平均工資,即為當年指數;將歷年指數相加,除以繳費年限,得出平均指數;再將平均指數乘以職工退休時上年度全省社會月平均工資,即為個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
【拓展閱讀】
退休年齡最新規定2016:怎么拿回屬于自己的養老金
2016延遲退休年齡規定最新消息,2015延遲退休年齡規定最新消息。我國的社會保險制度應該從1997年7月國務院《關于建立統一的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的決定》算起。但國內外的種種經驗、跡象顯示,社會保險制度似乎都是不可持續的。這既有中國特殊的原因:當年轉制的歷史包袱、養老雙軌制,也有社會養老保險制度內生性的缺陷所致。
怎么拿回屬于自己的養老金
2015年另一個重大的社保改革是“養老并軌”。
國務院1月份出臺《關于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的決定》,3700萬公務員和事業單位工作人員也要開始繳納養老金了。在以前“雙軌制”時代,公務員和事業單位工作人員不僅不交養老金,而且退休金要比企業退休人員的養老金高很多。社科院曾發布調查報告稱,在被調查者中75.4%的職工養老金不高于2000元,而92.3%的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養老金卻都高于4000元。
而且即便養老并軌了,但公務員和事業單位的工資本就來自于稅收,這只是造就一鍋更大的大鍋飯。養老金每做大一點,就為未來改革多增添一些難度。而普通職員呢?假設其月薪一萬,連續交滿30年養老金,那么總額是:10000X28%X30X12=100萬,個人繳納部分是29萬。等退休了每個月可以領3100元(低于社會平均工資,無法保障退休后的基本生活),那么他需要花27年才能拿回本金。那么,你至少要活到87歲。也就是說,你活不到87歲就賠了。
這還是到時候社會保險制度還能維持運轉的結果。
此外養老保險還有壓低生育率的后果。養老保險會削弱年輕人的生育愿望,將來有其他人家的孩子來給我養老,自己又何必辛辛苦苦一把屎一把尿地養育孩子呢?既然目前的社保制度有這么多問題,那么怎么才能拿到屬于自己的養老金呢?首先要明白,企業和員工的工資不是企業單方面決定的。取消社保,企業把繳費的社保支出轉化成職工的工資。自己的養老自己負責,那就要求人們多多儲蓄以備將來。
如果不能取消社保,那就落實個人賬號,自己賬號的養老金隨自己支配。
養老保險制度有如下基本特征
(1)養老保險的覆蓋范圍, 包括國家機關、企事業單位和部分城鎮、集體企業或職工中的固定工,小集體企業、私營、三資企業職工及個體戶業主都沒有納入保障范圍。
(2)養老基金來源渠道分兩個部分:國家機關、事業單位基金來源于國家財政撥款;企業職工的養老費用來源于企業生產性收益,并在企業營業外列支。其實質都是來自國家預算。
(3)現收現付的籌資模式,實行代際之間的收入再分配政策,工作的人供養已退休人員;鸬幕I資保持收支平衡的原則,不留積累,易于管理。
(4)以單位為“單位”封閉運行。每個單位只對本單位的退休者負責,表現出顯著的單位化特征。
(5)管理制度分立的非統一的制度安排。國家機關與企業職工兩個系統并行、分割管理,分割實施。離休、退休制度并行。
我國養老保險體制的`缺陷
1、 基金來源渠道單一,收支矛盾日顯突出。
當前我國養老保險的基金來源主要是保險費的收人及其利息收人和財政補貼。
2、歷史欠債嚴重,“空帳”運行規模大。
我國當前實行社會統籌與個人賬戶相結合的養老保險制度,從現收現付制到統帳結合制的轉變是一次根本性的體制變革。但是在實際的實施中卻形成了一種 在資金流程上與現收現付制沒有什么本質區別的“空帳”運行機制。
3、 退休年齡偏低,且男女性別在退休年齡上差距太大。
退休年齡的高低決定著領取養老金時間的長短,退休年齡越高意味著領取養老金的時間越短,即用于支付養老金的基金需求就會越少。而退休年齡越低,則意味著領取養老金的時間越長,即用于支付養老金的基金需求就會越多。所以退休年齡這一變量也是關系到養老保險制度能否正常運行的關鍵因素。
4、公共養老金替代率居高不下。
養老金的替代率是國際通用的衡量勞動者退休前后保障水平差異的基本指標之一,是指勞動者退休時的養老金領取水平與退休前工資收人水平之間的比率。
5、基金管理效率低下。
我國規定養老金在留足2個月的支付以外,應該全部用于購買國債、銀行儲蓄、企業債券、投資股市,嚴禁投入其他金融和經營性事業。
6、盡管養老保險覆蓋范圍狹窄,但將所有人全部納入養老保險范圍之內,未免操之過急。
中國經濟發展水平及其現狀仍然不具備將所有人都納入老年“安全網”的條件。因為經濟條件是社會保障運行實施的基礎和前提,沒有堅實的經濟基礎作為后盾,如何發展和完善社保體系就猶如紙上談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