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如何緩解養老保險基金的收支壓力?
養老問題是任何一個社會、任何一個人都無法回避的問題。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的逐步加劇,養老保險基金的支付壓力越來越大。下面小編為您帶來如何緩解養老保險基金的收支壓力?
如何緩解養老保險基金的收支壓力?
據媒體報道,財政部部長樓繼偉日前在清華大學演講時表示,社會保險制度必須改革,建議將一部分國有資產劃撥轉入全國社會保障基金,對其進行補充,如此才有條件適時降低社會保險的費率。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2015年第一季度新聞發布會,發言人也透露,對于劃撥部分國有資本充實社會保障基金,由財政部牽頭,國資委、人社部、社保基金理事會、證監會等部門參加,已經成立了專題工作組,正在深入研究論證。
目前,我國社會保險繳費比例偏高,但社保基金的收支壓力卻越來越大,財政補貼越來越多。根據預算報告,2013年財政對全國社保基金的補貼為7371.5億元,2014年增長到8446.35億元,而2015年的預算是補貼9741.75億元,其中,對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的補貼要占一半以上。
如何緩解養老保險基金的收支壓力?劃撥國有資本是辦法之一。但是,只靠劃撥國有資本,未必能完全解決問題,而且對國有資本也不公平。導致養老保險基金收支壓力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只有實施針對多方面問題的綜合性改革,才能真正解決這個問題。老齡化是原因之一。這會是未來的主要問題,但對目前收支的影響還不是太大,目前的撫養比還不算高。老齡化問題,解決辦法是延遲退休年齡,但目前更需要解決的是其他方面的問題。
國有企業在養老保險制度改革時少繳了一部分養老保險費是原因之二。現行社會養老保險制度是社會統籌與個人賬戶相結合,國企以前沒有為職工繳納個人賬戶保險費,是導致大多數個人賬戶空賬運行的原因之一,而個人賬戶空賬運行又是導致養老基金收支壓力大的部分原因。針對這個原因,解決辦法是劃撥國有資本。但國有企業需要做的是償還歷史欠賬,而不是為未來可能出現的養老保險基金缺口兜底,國有資本補充社保基金的金額應該是有限度的。如果劃撥的國有資本超出了歷史欠賬,并在此基礎上降低養老保險費率,那就變成了國有企業對其他企業的補貼;而且,會造成國有資本減值,削弱公有制經濟的地位和作用。
參加養老保險的職工比例還不夠高是原因之三。2013年,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職工人數是2.42億,而當年城鎮就業人員是3.82億,顯然,還有相當多的職工沒有參加職工基本養老保險。養老保險統籌層次低是造成這種狀況的重要原因。
不同地區養老保險基金收支不平衡是原因之四。流入人口多的地區養老保險基金的繳費水平低,而流出人口多的地區要靠財政補貼。解決這個問題,也要靠養老保險全國統籌。
還有一個原因是這些年通貨膨脹率較高,導致養老金標準年年較大幅度上調,因此支出增長快于收入增長。
總之,養老保險制度需要綜合性的改革,各部門要負起相應的責任。
緩解養老保險基金的收支壓力的方法
雖然我國社保基金支出增幅大于收入增幅,但是總收入仍然大于總支出,能夠確保當期養老金的發放和支付。當下,我國的養老金缺口并沒有大到難以填補的地步,養老金運行也不存在崩潰的問題。當然,我們必須看到社會保險總費率偏高與基金支付壓力日益加大這一現實矛盾,應采取多種舉措緩解養老金收支平衡的壓力養老保險事關大多數人的利益。社會上關于養老金收支問題的議論從未間斷,反映出人們對養老問題的焦慮。當“收不抵支”、“賬面出現虧空”的聲音不斷傳來,很多人最關心的問題是,養老金缺口是不是已經大到難以填補的程度?社會保險基金運行情況究竟如何?
要回答這些問題,首先要厘清“養老金缺口”這一概念。其實,養老金缺口可分為多種含義。第一個層面,指當年養老金收入少于當年養老金支出;第二個層面,指加入財政補貼后,養老金收支之間存在缺口;第三個層面,指加上政府補貼以及往年養老金結余后,養老金收支仍存在缺口。此外,還包括在養老金繳費比例不變的前提下,未來幾十年里保持退休年齡、將每年養老金缺口折現,由此產生的債務相當于GDP的比重。從不同層面衡量,養老金缺口的含義差別很大。
統計數據顯示,2014年全國社會保險基金收入3.9萬億元,支出3.3萬億元。到2014年底,城鄉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累計結余超過3.5萬億元。實際上,社會保險基金除了企業和個人繳費收入,公共財政補貼同樣是重要組成部分。雖然社保基金支出增幅大于收入增幅,但是總收入仍然大于總支出,能夠確保當期養老金的發放和支付。
為了應對養老金體系面臨的挑戰,我國早在2000年就成立了全國社會保障基金,主要用于在人口老齡化高峰到來時彌補養老保險等基金的不足。截至2014年底,全國社保基金會管理的資產規模達1.53萬億元,年均投資收益率維持在8%左右。也就是說,一旦未來養老保險基金出現缺口,這部分資金就能夠頂上來。由此可見,我國當下的養老金缺口并沒有大到難以填補的地步,養老金運行也不存在崩潰的問題。
當然,也應該看到,我國社會保險總費率偏高與基金支付壓力日益加大的矛盾依然并存。老齡化加速、家庭變小,個人和社會養老壓力加大,都是不能回避的現實。近年來,已出現社會保險基金特別是養老保險基金和醫療保險基金支出增幅高于收入增幅的現象,養老金收支平衡面臨越來越大的壓力。由于養老保險時間跨度大,相關改革還需要從長計議,避免基金可能存在的缺口風險。
因此,緩解養老金收支平衡壓力,還需“多條腿”走路。政府要進一步加大擴面征繳力度,實施職工養老保險全國統籌,在全國范圍內調劑余缺、分散風險;要多方面籌措養老金,進一步增加養老金儲備;要做好結余養老保險基金的保值增值,解除百姓的疑慮和后顧之憂。
解決養老金收支平衡問題,非一時之功,需要綜合施策、長短結合、多管齊下。更長遠來看,我國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國家,老齡化是一個綜合的、影響深遠的問題,并非某個部門制定政策或某個領域努力就能解決的,是需要全社會達成共識、共同應對的。只要掌握社保發展規律,抓準矛盾,未雨綢繆,數以億計的老年人完全可以實現老有所養、老有所樂。
【如何緩解養老保險基金的收支壓力?】相關文章:
3招教你如何緩解工作壓力07-24
養老保險基金投資運營方案08-07
從內在緩解職場壓力更有效08-03
放松心情緩解壓力的說說12-23
如何緩解負面情緒07-21
如何緩解鼠標手08-19
養老保險基金自查報告03-14
如何應對“壓力面試”?07-27
如何緩解考試的緊張情緒04-26
放松心情緩解壓力的說說3篇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