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2017河北產假規定
河北產假多少天?能休近乎半年?是真的嗎?不知道趕緊來看看吧!以下是CN人才網小編整理的具體內容,歡迎閱讀,僅供參考!
全面兩孩政策實施后,各地紛紛增加了生育獎勵假或延長產假,以更好地保護大部分是高齡產婦的兩孩媽媽的健康。休兩次產假,領兩份產假津貼,生育保險基金支付隨之面臨壓力。專家認為,不能因此增加企業負擔,否則可能加劇職場性別歧視,影響人們的生育意愿。
2017年進入全面兩孩政策實施第二年,去年新增人口130多萬,其中第二個孩子占了45%。生育老二,產假能跟生老大產假一樣多嗎?如果產假不夠,勢必影響大部分是高齡產婦的兩孩媽媽的健康以及對孩子的照護,也會讓其他想生的家庭產生顧慮。
各地產假普遍延長,男方陪護假為15-30天
按照國家衛計委關于《人口與計劃生育法》監督檢查工作情況的通報,全國已有29個省(區、市)修訂地方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在《女職工勞動保護特別規定》的98天產假基礎上,各地修訂后的條例均增加了生育獎勵假或延長產假,普遍達到138天至158天,并有男方陪護假或叫護理假,一般為15天至30天。
產假意在保護婦女生育權益,維護婦女的健康,保持女職工的勞動生產力,同時保證母乳喂養及照護嬰幼兒的時間,有利于母嬰健康。在我國,符合全面兩孩政策的人群中2/3在35歲以上,第二孩產假的延長更有實際意義。南開大學人口與發展研究所教授原新說,我國夫婦實際平均初育年齡達到25—27周歲,第二孩生育年齡普遍高齡,出生非健康嬰兒的概率也在增大,不利于出生人口素質的改善。另一方面,大齡孕產婦懷孕和生產期間自身的健康風險增大,同時產后自我身體恢復的功能也在弱化,夫妻照顧孩子的體力和精力都在下降。他認為,產假少的省份延長產假,這一點挺好,有利于母嬰健康,同時較好地兼顧家庭和事業。
《女職工勞動保護特別規定》要求,如果該規定中的產假沒有落實,女職工可以依法投訴、舉報、申訴,依法向勞動人事爭議調解仲裁機構申請調解仲裁,對仲裁裁決不服的,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然而,專家普遍認為,產假是把雙刃劍,保護了女性權益,同時也會影響女性生育意愿。原來生一個孩子用人單位等6個月就可以繼續用工,如今允許生兩個之后,女職工有2年不能正常上班。對于女職工來說,產假過長,也會擔心自己的職業升遷和事業發展受到影響。
2016年起河北產婦將享158天產假
2016年3月29日,在河北省十二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次會議上,《河北省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修正案》表決通過,并正式施行。今年1月1日后,合法生寶寶的產婦都將享受158天產假。
河北省十二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次會議閉幕后,在省人大常委會辦公廳召開新聞發布會上,省人大常委會與省衛計委對《河北省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修正案》進行了解讀。修正案草案第十六條此前將獎勵產假的天數規定為45天,爭議較大,這次進行了修改。
河北省人大教科文衛工委副主任鄭愛軍:“目前山西、安徽等八個省份規定了獎勵產假天數為六十天,根據常委會會議審議意見,咱們最后由修正案草案提出的四十五天增加到了六十天。”
那么生育政策調整后,婚假、產假、陪產假都發生了哪些變化呢。按照國家規定婚假3天、產假98天,此前,晚婚晚育可以獲得獎勵婚假15天、產假45天、配偶陪產假10天,在產假期間領取獨生子女證的獎勵產假30天。這意味著只有晚婚晚育而且生育獨生子女的,才可以享受最長98+45+30天合計173天產假,晚婚生育二胎享受98+45天合計143天假期。而按照現行條例,只要依法辦理結婚登記、符合法律法規生育都可以享受總共18天婚假、98+60天合計158天產假、以及配偶陪產假15天。
河北省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副主任尹愛東:“這次不管你生一孩,還是二孩,還是符合條件經過審批的多孩,都可以享受這個政策,所以覆蓋面擴大了很多。”
按照調整前的政策,生二胎最多可以享受98+45天合計143天產假,但是今年生寶寶們產婦法定產假還沒有休完,她們的獎勵假期到底該休多少天呢,河北省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副主任尹愛東:“對群眾的一個獎勵政策、鼓勵政策,也是一個比較利好的政策,從我們衛計委的意見來說,應該是從今年一月一號生育二胎的,我們覺得可以順延這六十天,享受這個延長的假期。”
而對產假是否包含法定節假日,尹愛東表示:“國務院有一個節假日和紀念日休假的管理辦法,假期都應該是自然天數,就是說產假98天加我們獎勵的60天,這158天是包含著法定的假日的。”
【河北產假規定】相關文章:
2022年流產假規定10-30
《女職工勞動保護特別規定》中的產假規定09-10
勞動法對產假的相關規定04-10
世界各國的產假規定情況08-14
2023年二胎產假生育新規定02-16
國家規定的女性產假是多少天?11-18
2017年各地男人陪產假國家規定09-25
有關溫州產假工資和生育津貼的標準規定04-11
上海市生育生活津貼(產假工資)補差規定05-31
河北立春習俗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