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職工工傷與職業病致殘等級大全
職工工傷與職業病致殘程度鑒定的標準以器官功能的喪失,醫療依賴以及生活能否自理為衡量條件,分為一級至十級,一級最重,十級最輕。最重的一級為器官功能完全喪失,存在醫療依賴,且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十級為器官部分缺損,但是沒有醫療依賴,且生活能自理。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職工工傷與職業病致殘等級大全,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職工工傷與職業病致殘程度鑒定標準
(一)一級:器官缺失或完全喪失功能,其它器官不能代替,存在特殊醫療依賴,生活完全或大部分不能自理者;
(二)二級:器官嚴重缺損或畸形,有嚴重功能障礙或并發癥,存在特殊醫療依賴,或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者;
(三)三級:器官嚴重缺損或畸形,有嚴重功能障礙或并發癥,存在特殊醫療依賴,或生活部分不能自理者;
(四)四級:器官嚴重缺損或畸形,有嚴重功能障礙或并發癥,存在特殊醫療依賴,生活可以自理者;
(五)五級:器官大部分缺損或明顯畸形,有較重功能障礙或并發癥,存在一般醫療依賴,生活能自理;
(六)六級:器官大部缺損或明顯畸形,有中等功能障礙或并發癥,存在一般醫療依賴,生活能自理者;
(七)七級:器官大部分缺損或畸形,有輕度功能障礙或并發癥,存在一般醫療依賴,生活能自理者;
(八)八級:器官部分缺損,形態異常,輕度功能障礙,有醫療依賴,生活能自理者;
(九)九級:器官部分缺損,形態異常,輕度功能障礙,無醫療依賴,生活能自理者;
(十)十級:器官部分缺損,形態異常,無功能障礙,無醫療依賴,生活能自理者。
二、申請工傷及職業病鑒定的期限是多久
職工發生事故傷害或者按照職業病防治法規定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所在單位應當自事故傷害發生之日或者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之日起30日以內,向統籌地區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遇有特殊情況,經報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同意,申請時限可以適當延長。
用人單位未按前款規定提出工傷認定申請的,工傷職工或者其直系親屬、工會組織在事故傷害發生之日或者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之日起1年內,可以直接向用人單位所在地統籌地區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
三、工傷事故處理的四不放過原則是什么
(一)事故原因未查清不放過。首先要針對事故,認真分析.找出導致事故發生的真正原因。
(二)事故責任者和群眾沒有受到教育不放過。對有關責任者進行嚴肅處理,這是依法對事故責任者進行責任追究的具體體現。
(三)沒有制定出防范措施不放過。必須通過分析事故發生的原因和危害,使廣大職工從中受到教育.吸取教訓,進而提高認識,在工作中防止事故的發生,真正落實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安全生產方針。
(四)事故責任者沒有受到處理不放過。針對事故發生的原因,不但要制定出防止類似事故重復發生的預防措施,還要針對事故發生所暴露出的不安全因素進行徹底整改,真正杜絕事故的再次發生。
【職工工傷與職業病致殘等級】相關文章:
臨沂工傷職工傷殘津貼標準再次提高07-27
工傷職工怎么辦理治療手續03-02
工傷職工應享有的待遇及救濟途徑07-19
工傷職工生活護理費標準規定08-10
企業職工工傷保險條例全文09-18
工傷職工勞動能力鑒定管理辦法2014全文07-25
職工個人需不需要繳納工傷保險費07-27
職工工傷生活護理費的支付情況和計算公式0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