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住房公積金管理為何如此混亂?
我們的工作人員近期在北京、上海、廣東、湖北、內蒙古、江蘇、廣西等地16個城市調研發現,各地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各自為政、低水平重復建設嚴重,一些地方機構改革不到位,暗藏隱患。存在機構冗雜、資源浪費、管理混亂等問題。尤其是,各地自行開發的公積金管理系統達數百套,但要想全國匯總一個數據都很難。
報道稱,目前全國有各級公積金管理機構606個,盡管數量大大減少,但執行改革十多年,機構歸并仍未到位,按規定可以設立的設區市公積金管理中心342個,換言之,仍有264個超編。
根據一些專家的說法,“公積金條例”修改至今難產,是利益博弈的結果。顯然,這264個公積金管理系統,已經以不正當的存在姿態攫取了足夠多的利益,并且還想繼續攫取下去。作為既得利益者的團體或個人,站在公積金系統的頂端,俯視著那些眼巴巴望著公積金的低收入者。其實,可以想見,這些“既得利益者”一定是有權有勢的機構。譬如,一些國有企業的公積金賬戶,繳納上限遠遠高于地方政府規定限額,甚至堪比內部員工的工資收入。結果便是,“用買不起房的人的`錢給買得起房的人買房”。
同時,報道稱,為了維護公積金管理賬戶,每個系統動輒花費數百萬元到上千萬元,每年還有幾十萬、上百萬元的升級維護費用。很多公積金賬戶不受監管控制,遺留出大片“自留地”,給尋租腐敗以及其他不合理行為提供了巨大空間。維護那么多不受控制的公積金系統,花的錢卻完全不受監督。西部某省一位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主任表示,2012年剛剛投資400多萬元進行了公積金管理系統升級,但才兩年多,“系統的硬件就不夠用了,還需要追加巨資投入”。以硬件升級為借口,每年追加投入大量錢財,給一些人開了方便之門,沒人知道,有多少錢真正落到了實處,而又有多少錢被層層“截流”挪作他用,更有多少被中飽私囊。
應該說,目前公積金管理混亂的根源,在于公積金管理系統只在現有管理機制的內部進行微調,而更深層的問題得不到觸碰。一些人依靠公積金系統混亂的管理獲益,成為事實上的既得利益者。此時,想要讓這項制度發生根本性的改變,明顯會遭到這部分既得利益者的阻撓。因為在他們看來,只有讓管理繼續混亂下去,他們才可能不斷獲得收益。這部分既得利益者“背景”深厚,權力強大,足夠抑制改革的突破,他們本身也是混亂的制造者與維護者。
為此,公積金國家統一管理應是必行之事。但近一半的應裁撤而未被裁撤的公積金管理系統的存在,給公積金賬戶的全國性統一管理砌上了一堵厚厚的墻。浪費是小,破壞社會公平的底線才是大。而破除這堵墻,需要的不僅是策略,更需要勇氣。就此而言,公積金改革首先要做的便是讓這些燒錢的垃圾系統,從公積金管理中消失。
http://www.shddsc.com/【我國住房公積金管理為何如此混亂?】相關文章:
我國住房公積金管理亟需“簡政”01-16
住房公積金為何變“特權福利”?07-29
破解三大難題優化我國住房公積金管理01-01
我國住房公積金新政策解讀02-13
我國租房有望可提取住房公積金02-07
我國的住房公積金到底該不該存在?01-02
住房公積金管理條例01-10
我國住房公積金貸款哪些收費項取消02-13
我國住房公積金提取需要什么手續?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