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最新個人所得稅稅率表以及計算公式一覽
不少人對于2017最新個人所得稅稅率表以及個人所得稅計算公式都很感興趣,因為個稅直接影響人們錢袋子,那么,2017最新個人所得稅稅率表以及計算公式是怎樣的?個稅社保扣除標準又是怎樣的?下面攜景財富小編為您解析。
最新個人所得稅稅率表是怎么樣?個稅改革還沒正式開始,因此2017年個稅起征點是3500元,我們還繼續沿用2011年9月1日起調整后,由原來的9級調整為7級超額累進個人所得稅稅率表,取消了15%和40%兩檔稅率,將最低的一檔稅率由5%降為3%。
稅率表一:工資、薪金所得適用個人所得稅累進稅率表
注:
1、本表所列含稅級距與不含稅級距,均為按照稅法規定減除有關費用后的所得額;
2、含稅級距適用于由納稅人負擔稅款的工資、薪金所得;不含稅級距適用于由他人(單位)代付稅款的工資、薪金所得。
稅率表二:個體工商戶的生產、經營所得和對企事業單位的承包經營、承租經營所得適用
注:
1、本表所列含稅級距與不含稅級距,均為按照稅法規定以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總額減除成本、費用以及損失后的所得額;
2、含稅級距適用于個體工商戶的生產、經營所得和由納稅人負擔稅款的對企事業單位的承包經營、承租經營所得;不含稅級距適用于由他人(單位)代付稅款的對企事業單位的承包經營、承租經營所得。
一、個人所得稅計算公式
工資個稅的計算公式為:應納稅額=(工資薪金所得 -“五險一金”-扣除數)×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
個稅起征點是3500,使用超額累進稅率的計算方法如下:
繳稅=全月應納稅所得額*稅率-速算扣除數
實發工資=應發工資-四金-繳稅。
全月應納稅所得額=(應發工資-四金)-3500
【舉例】
扣除標準:個稅按3500元/月的起征標準算
如果某人的工資收入為5000元,他應納個人所得稅為:(5000—3500)×3%—0=45(元)。
二、新稅法規定主要對四個方面進行了修訂:
1、工薪所得扣除標準提高到3500元。
2、調整工薪所得稅率結構,由9級調整為7級,取消了15%和40%兩檔稅率,將最低的一檔稅率由5%降為3%。
3、調整個體工商戶生產經營所得和承包承租經營所得稅率級距。生產經營所得稅率表第一級級距由年應納稅所得額5000元調整為15000元,其他各檔的'級距也相應作了調整。
4、個稅納稅期限由7天改為15天,比現行政策延長了8天,進一步方便了扣繳義務人和納稅人納稅申報。
以上就是對2017最新個人所得稅稅率表以及計算公式的詳細介紹,那么,個稅社保扣除標準是怎樣的?
個稅社保稅前扣除標準是怎樣的?下面提供將社會保險費用支出稅前扣除相關政策綜合歸納梳理,以期幫助納稅人規范社會保險費財稅處理,充分運用社會保險費稅收優惠政策,規避不必要的社會保險費涉稅風險。
企業社保稅前扣除標準
稅事1:為職工繳納的“五險一金”允許稅前扣除
2017個人所得稅社保扣除標準_個人所得稅稅率表
《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三十五條第一款規定,企業依照國務院有關主管部門或者省級人民政府規定的范圍和標準為職工繳納的基本養老保險費、基本醫療保險費、失業保險費、工傷保險費、生育保險費等基本社會保險費和住房公積金,準予扣除。企業為職工繳納的“五險一金”,各地標準不一,存在差異。其判斷標準是,規定的范圍和標準以內的,據實扣除,超過標準的部分,不得稅前扣除。以北京市為例,養老保險繳費單位20%(其中17%劃入統籌基金,3%劃入個人帳戶 ),個人8%(全部劃入個人帳戶);醫療保險繳費比例:單位10%,個人2%+3元; 失業保險繳費比例:單位1.5%,個人0.5%;工傷保險根據單位被劃分的行業范圍 來確定它的工傷費率;生育保險繳費比例:單位0.8%,個人不交錢。 公積金繳費比例,需根據企業的實際情況,選擇住房公積金繳費比例。但原則上最高繳費額不得超過北京市職工平均工資300%的10%.
稅事2:為職工支付的補充養老保險和補充醫療保險可以稅前扣除
《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三十五條第二款規定,企業為投資者或者職工支付的補充養老保險費、補充醫療保險費,在國務院財政、稅務主管部門規定的范圍和標準內,準予扣除。其具體范圍和標準,
《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于補充養老保險費、補充醫療保險費有關企業所得稅政策問題的通知》(財稅〔2009〕27號)規定,自2008年1月1日起,企業根據國家有關政策規定,為在本企業任職或者受雇的全體員工支付的補充養老保險費、補充醫療保險費,分別在不超過職工工資總額5%標準內的部分,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準予扣除;超過的部分,不予扣除。基本或補充養老、醫療和失業保險,可在補繳當期直接扣除。
看完以上詳細介紹,大家對于2017最新個人所得稅稅率表以及計算公式已然了解,而對于個稅社保扣除標準也有了更深的認識,后續個稅改革會如何開展,我們拭目以待。
【最新個人所得稅稅率表以及計算公式一覽】相關文章:
2017最新個人所得稅稅率表一覽02-27
2016年最新個人所得稅稅率表一覽02-03
最新個人所得稅稅率一覽01-20
個人所得稅率計算公式09-19
2017個人所得稅稅率表一覽02-27
2017年個人所得稅稅率表計算公式05-09
2014年最新個人所得稅稅率表09-15
2021年最新個人所得稅稅率表10-21
2017年最新個人所得稅稅率表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