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養老金受通貨膨脹率影響 “縮水”約6000億
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越來越多的人在乎養老金這一政策,養老金成為世界關注的焦點。
日前,中國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社科智訊專家鄭秉文在2012年養老保障國際學術論壇上表示,以銀行存款為主的投資體制下,從2001年到2011年間的十余年間中國養老金“縮水”近6000億元。他認為,投資體制改革已經成為必然選擇。
鄭秉文指出,目前中國養老金主要有三大支柱:3580億元的企業年金、8690億元的全國社保基金和1.95萬億的基本養老金(截至2011年底)。其中,前兩部分資金均已實現規范的專業化市場投資運作,但基本養老金卻依然在通過落后的投資體制獲得低下的收益,甚至“縮水”近6000億元。
鄭秉文介紹說,從世界范圍看,養老金要么是購買國債,要么是采用市場化投資運作,存銀行的只有中國獨此一家。在以銀行存款為主的投資體制下,中國養老金獲得的年均收益率不到2%,但過去11年間,中國年均通貨膨脹率卻高達2 .47%。以此推算,養老金“縮水”近6000億元。
“除了通脹的攤薄,養老金當下支付、未來使用的特點,使其在計算損失時,還必須考慮到工資的增長。在平均工資增長率達14.1%的情況下,收益率不到2%的養老金意味著廣大參保人沒有分享到國民經濟快速發展的成果”。鄭秉文說。
鄭秉文表示,如按目前的繳費率、財政補貼力度、擴大覆蓋面的速度等政策和制度參數來測算,到2020年,中國基本養老保險累計余額將在9萬億-11萬億左右,如果加上醫保基金等其他四個險種的基金累計余額,五險基金將超過15萬億-16萬億。換言之,8年之后,中國基本養老金的規模或將僅次于美國和日本,其保值增值壓力屆時將僅次于外匯儲備。在這種情況下,基本養老金“走出”銀行進行投資體制改革已經成為必然選擇。
鄭秉文介紹說,迫于老齡化不斷加劇等因素,近幾年來,越來越多的國家開始推動其基本養老金走上市場化投資的改革之路,“一些發達國家和周邊國家的基本養老金已開始布局中國資本市場,這些基金帶來的競爭效應,未來或給中國養老金的投資帶來巨大壓力”。
鄭秉文認為,投資體制的改革迫在眉睫,要想通過投資體制改革達到提高養老金收益率的愿望,還應該提高中國養老金的統籌層次,打破地方割據,以便使投資體制改革內生化,防止“縮水”近6000億元悲劇的再次發生。
鄭秉文建議,成立全國獨立法人機構,負責全國基本養老金運營的模式。“在目前的制度結構下,提高統籌層次是非常必要的,即使不提高統籌層次,投資體制改革也勢在必行”。他說。
養老金
養老金也稱退休金、退休費,是一種最主要的養老保險待遇。 即國家有關文件規定。在勞動者年老或喪失勞動能力后,根據他們對社會所作的貢獻和所具備的享受養老保險資格或退休條件,按月或一次性以貨幣形式支付的保險待遇,主要用于保障職工退休后的基本生活需要。
2010年12月22日溫家寶總理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再次提高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全國月人均增加140元左右。到2011年,企業退休人員總體翻了一番。2012年9月25日,社保理事長戴相龍確認養老金存缺口,將來可能要交35年63歲退休。
http://www.shddsc.com/【養老金受通貨膨脹率影響 “縮水”約6000億】相關文章:
明天休假的說說求約01-05
2017養老金計算方法09-26
養老金什么時候入市?11-03
受打擊心情說說02-05
受打擊了的心情說說05-25
受助感言優秀06-20
2023養老金補交的新政策02-20
廣州養老金年審時間及所需資料08-17
養老金并軌是什么意思03-03
2017年吉林養老金怎么調整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