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理財告別“月光”群體
收入偏低是“月光”主因?
參與調查的網友51.59%表示自己的收入偏低,月薪不足三千元,淪為“月光族”純屬迫不得已。
網友小宇跟帖曬賬單自稱“蟻族”:每月收入3000元,房租1050元,水電煤氣物管200元,伙食費700元,交通通訊318元,給父母300元,其它零用每月150元,合計2718元,每月僅結余282元。“于是,我不敢隨便參加朋友聚會,不抽煙不喝酒不打牌,不敢隨便買衣服,不敢想將來。”小宇的賬單也曬出了好多“月光族”的無奈。
調查數據顯示,32.54%的網友表示收入的高低不是導致“月光族”主要原因,收入3000元有3000元的過法,月入過萬有萬元的生活方式,拒絕“月光”關鍵要學會合理支配。
理性消費,儲備“過冬”的糧食,生活總會越來越美好。網友“憶苦思甜”說:“想當年我試用期月薪只有800元,還不是一樣熬過來了。只要衣著得體,不計較品牌,就能省很多錢……理財就是少吃點零食,少買些化妝品,少花每一分不必要的錢。”
理性理財向“月光”說拜拜
“月光”,或許并不是工資收入過低,而是支出超出了收入。“支出=收入-儲蓄,儲蓄=收入-支出”,從數學意義上看,兩個公式完全相同,但從理財角度看,卻有天壤之別。
第一個公式意在拿到每個月“糧餉”后,先滿足儲蓄的要求,然后再根據多余部分看菜下飯,決定支出多少;第二個公式是先滿足各種支出需求,然后再去儲蓄,存多存少完全取決于兜里還剩多少錢。正是因為職場人未養成強制儲蓄、合理支配的習慣,才滋生了如此多的“月光族”。
和“月光”說再見,理財顧問提出幾點建議,首先要把物質主義的思想從大腦中清除,減少消費欲望。其次嘗試著做到以下幾點,回頭再看,你是否已經告別了“月光”的群體。
1、培養強制儲蓄
從財富積累角度說,強制儲蓄是告別“月光”的“必殺技”。假使月收入5000元,剔除房租以及日常開支的2000元后,其他雜費 2000元,剩下1000元儲蓄,若不考慮其他投資收益一年可攢12000元。但如果改變理財習慣養成強制儲蓄,拿到工資先儲蓄2000元,剩下自由支配,但一年卻能積攢24000元。
2、習慣理智消費
理財需要建立良好的`習慣、執行嚴謹的計劃,這不僅體現在強制儲蓄的開源上,也體現在理智消費的節流上。建議白領們每月制定購物計劃,列出詳細清單。若興起購物欲望,思考這件物品是否必要購買?使用頻率是否多發?今天不買,過兩天是否還有購物欲望?如果這一切都是否定,慶幸為自己節省一筆不必要的支出。
3、管好信用卡
信用卡可以使人無償占用銀行資金,盡享超前消費的樂趣。但信用卡也在無形之中刺激了持卡人的消費欲望。因此建議缺乏消費自控力的持卡人嚴格控制可透支金額,盡量將其信用額度降低。待遇到必買大件物品時再申請恢復信用額度。
http://www.shdds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