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醫學類院校就業前景
從近年來各校的錄取分數和報考來看,醫學類專業可算是長期熱門專業。那么,醫學類專業都有哪些?其主要專業的就業率如何?主要就業領域有哪些?考生在報考醫學類專業時應該注意什么呢?
專業解析:
醫學大門類包括基礎醫學、臨床醫學、預防醫學、口腔醫學、醫學技術、中醫學、法醫學、護理學、藥學等8個學科類,共有十多個本科專業。通常大家關注較多的是臨床醫學和基礎醫學專業,臨床醫學和基礎醫學也是醫學中最核心、最基礎的專業。 大多數臨床醫生都是臨床醫學的畢業生,學生畢業后主要成為各個科室的臨床大夫。基礎醫學雖然比較接近臨床醫學,但基礎醫學更傾向于醫學研究,以疾病研究為主要目的。
專業與就業:
從近兩年的高考錄取分數上來看,醫學類院校和專業的錄取分數是普遍較高的。但據麥可思公司《2010年度大學就業能力排行榜》對國內連續三屆大學畢業生的就業情況調查顯示,臨床醫學專業位于2010年度“主要本科專業失業率排行榜”的首位,畢業半年后失業率為23.1%,中醫學以18.4%排第六,就業率低的前十名的本科專業中,醫學類就占據了兩名。而在畢業半年后失業率排名前十名的高職專業中,同樣是臨床醫學以28.5%位居榜首。
想當醫生不容易:
醫學由于學科的特殊性,導致就業面窄是不爭的事實。尤其是臨床醫學,每年的畢業生很多,官方的就業率數字大概是60%,實際上很多醫學院校的學生畢業以后真正進入醫院的不到40%。我國大醫院的體制基本都是國家事業單位,醫學院校的學生都想進入大城市的好醫院,所以,像北京、上海這種大城市的醫院就業率就相當低了。公立醫院編制有限,私立醫院在中國的發展又緩慢,因此無法消化每年大量的畢業生。不僅僅是本科生,近些年連臨床醫學的研究生們也開始出現了找不到工作的局面。
當然就業難的原因有很多,一般人是大醫院進不去,小醫院不想去。很多畢業生最終的就業去向是做了醫藥代表,或做起了醫療器械銷售。一個醫生從20歲學習,到40歲成熟,一直可以干到60歲退休,退休后又被醫院返聘回來。這樣算下來,在職醫生所占崗位的時間比較長,從自然更新淘汰的規律來看,新人進入醫院就比較難。
不是所有專業難就業:
迫于就業壓力很多醫學院校的學生都會考取更高的學歷,尤其是臨床醫學專業,很多單位的就業門檻都是博士。醫學類專業出國或深造的比例是非常高的,很多院校都在50%以上。
當然,在醫學類專業中并不是所有的專業都不好就業。在2010年主要本科專業就業率前50名中,就有醫學影像學和護理學的身影。醫學影像學以96.3%排名第7名,護理學以94.7%的就業率排名15位。基礎醫學本科專業是國家控點分布的本科專業,以從事醫學院校教學和科研為培養目標的,雖然就業率不算太高,但一般來說,基礎醫學的出國率是相當高的。護理學的本科院校設置的比較少,護理的本科生就業很好,如果英語過關還可以申請到國外去做護士,待遇非常不錯。放射醫學、醫學影像學主要是培養能在影像醫療(放射、CT、磁共振、B超等)、醫學影像學教育和科研等部門工作的人。就業也很不錯,但是從事這個職業對身體可能會有一定的傷害。
預防醫學的就業出口主要是CDC(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一般一個地區只有一個疾控中心,所以就業率也不高,但預防醫學的畢業生搞統計、搞研究、搞實驗是一把好手。 去不了大醫院還到哪兒就業 任何“好”與“壞”都是相對而言,不是一成不變的。如果說醫學專業就業難,或者說臨床醫學就業難,很多時候是畢業生自己局限了求職范圍。除了到三甲、二甲等醫院就業以外,醫學類專業的同學還可以有很多不錯的發展方向。比如,基層醫療工作單位、健康管理中心、健康管理師、健康知識普及等等。
基層醫療工作:
從各國人均擁有醫生的數量來看,我國醫療人員的缺口是非常大的,尤其是基層偏遠地區。目前我國的全科醫生的人數遠遠不夠,到2020年爭取通過多種途徑培養30萬名全科醫生。隨著醫改的不斷深入,醫學類畢業生在基層勢必擁有更廣闊的發展空間。目前,我國基層很多地方缺醫少藥,社區醫療中心條件改善沒有達到預期,正是需要專業人才大展拳腳的地方。
健康管理師:
2005年10月,國家勞動和社會保障部將“健康管理師”正式列為了新興職業。現代人的生活節奏不斷加快,工作壓力也越來越大,處于亞健康狀態的人群也越來越多,促使社會對健康管理人才的需求越來越旺盛。目前國內合格的健康管理師人數大約是2000人,而最終的目標是讓“4億醫保人”都擁有自己的健康管理師,照此推算,健康管理師的理想人數應該是100萬人。醫學專業的學生有系統的醫療專業知識作為基礎,尤其是臨床醫學和預防醫學專業人才,從事這一行業更是如虎添翼。健康體檢中心、健康管理中心也可以是畢業生的就業選擇。
從事醫學相關工作:要拓展就業領域,不必拘泥于專業對口,畢業生可以選擇那些醫學專業相近或相鄰的新興行業工作,如制藥公司、生物醫藥公司、保健、康復、美容、家庭護理、臨終關懷、養老院等單位;還可以到一些相關職業和交叉學科的領域工作,如保險公司的醫藥核賠師等。另外,在醫療保險、醫療咨詢、醫療器械推廣等方面的成功人士,也不乏醫學專業畢業生。 醫學是個經驗型行業,當醫生的專業知識、技術經驗、年齡閱歷達到一定的水平時,會迎來職業上的“春天”。只要不是抱著很功利的眼光,不和別人攀比,堅持一線工作,增加實踐經驗,會很有發展前途。
報考指南 :
醫學類專業的特點是培養周期長、學業負擔重;錄取時分數較高、對身體條件要求嚴。
人才培養周期長:在人才培養上,臨床醫學有五年制、六年制、七年制、八年制之分。考生和家長可以根據需要和自身情況進行選擇。臨床醫學五年制,就是一般的臨床本科。主要培養從事臨床醫療工作的醫學專門人才。要求學生掌握基礎醫學、臨床醫學的基礎理論和醫療技能;能夠正確診治常見病及多發病,對急、難、重癥能進行初步處理。同時國家規定,本科生畢業后要參加統一的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三年。臨床醫學六年制,主要是各個學校的特色外語醫學。第一年強化外語,以后的課程和五年制差不多,但是會非常強調外語。七年制臨床醫學教育實行“7年一貫、本碩融通”的培養模式,旨在培養在醫學理論知識和實際工作能力方面均達到碩士水平的高層次醫學人才。 八年制臨床醫學是本、碩、博連讀。目前國家可以辦八年制臨床醫學專業的有:北京協和醫學院、北京大學醫學部、復旦大學醫學院、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中山大學中山醫學院、中南大學湘雅醫學院、四川大學華西臨床醫學院、浙江大學醫學院、吉林大學白求恩醫學院等。八年制臨床醫學專業主要培養適應醫藥衛生事業發展需要的,具有寬厚扎實理論知識基礎的,有熟練臨床工作能力和獨立臨床科研工作能力的,有較強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有較強的發展潛能的,高素質臨床醫學高層次專門人才。 錄取分數較高:從近年來錄取分數看,不管是綜合性大學里的醫學類專業還是專業的醫學類院校,錄取分數都相對較高。如清華大學、北京大學醫學部、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四川大學等頂尖的院校的八年制的臨床醫學專業。
身體條件要求高:
醫學類專業對考生的身體條件要求較高,報考時一定要注意醫學類院校和專業在身體、性別、科類等方面的要求。例如,首都醫科大學各專業對考生視力的要求是:眼睛的近視矯正視力不低于4.8,雙眼矯正視力鏡片度數差不大于200度,各眼矯正視力鏡片度數不超過800度,無色盲、色弱,無斜視、弱視。新生入校后學校會進行身體復查,不適合學習者,學校有權取消其入學資格。還有一些專業會有特殊要求,如首都醫科大學等院校的口腔醫學專業只招右利手考生(即不招“左撇子”);一些院校的護理專業招生有男女限制等。所以,考生在報考時,一定要看清《普通高等學校招生體檢工作指導意見》和各高校招生章程中的具體要求。
全國醫學類院校排名:
1 中國協和醫科大學 2 北京大學 3 復旦大學 4 上海交通大學 5 中山大學 6 華中科技大學 7 中南大學 8 四川大學 9 南方醫科大學 10 吉林大學 11 山東大學 12 首都醫科大學 13 中國醫科大學 14 浙江大學 15 哈爾濱醫科大學 16 武漢大學 17 河北醫科大學 18 重慶醫科大學 19 天津醫科大學 20 南京醫科大學 21 蘇州大學 22 暨南大學 23 西安交通大學 24 鄭州大學 25 南京大學 26 北京中醫藥大學 27 廣西醫科大學 28 山西醫科大學 29 福建醫科大學 30 中國藥科大學 31 青島大學 32 安徽醫科大學 33 東南大學 32 汕頭大學 34 新疆醫科大學 35 廣東醫學院 36 廣州醫學院 37 南京中醫藥大學 38 廣州中醫藥大學 39 大連醫科大學 40 東南大學 41 上海中醫藥大學 42 沈陽藥科大學 43 南昌大學 44 成都中醫藥大學 45 遵義醫學院 46 溫州醫學院 47 南通大學 48 山東中醫藥大學 49 黑龍江中醫藥大學 50 內蒙古醫學院 51 徐州醫學院 52 貴陽醫學院 53 濰坊醫學院 54 天津中醫學院 55 同濟大學 56 湖南中醫藥大學 57 南華大學 58 湖北中醫藥大學 59 濱州醫學院 60 浙江中醫學院 61 遼寧中醫學院 62 泰山醫學院 63 蘭州醫學院 64 新鄉醫學院 65 河南中醫學院 66 江西中醫學院 67 寧夏醫學院 68 蚌埠醫學院 69 川北醫學院 70 江蘇大學 71 皖南醫學院 72 錦州醫學院 73 佳木斯大學 74 延邊大學 75 瀘州醫學院 76 廈門大學 77 湖南師范大學 78 沈陽醫學院 79 長春中醫學院 80 廣東藥學院 81 福建中醫學院 82 陜西中醫學院 83 石河子大學 84 濟寧醫學院 85 華北煤炭醫學院 86 廣西中醫學院 87 桂林醫學院 88 南開大學 89 大理學院 90 揚州大學 91 天津大學 92 桂林醫學院 93 河南大學 94 青島海洋大學 95 海南醫學院 96 長沙醫學院 97 成都體育學院 98 吉林農業大學 99 華東理工大學 100 昆明醫學院 101 包頭醫學院 102 北華大學 103 長治醫學院 104 大連大學 105 承德醫學院 106 安徽中醫學院 107 云南中醫學院 108 山西中醫學院 109 貴陽中醫學院 110 甘肅中醫學院 111 鄖陽醫學院 112 三峽大學 113 張家口醫學院 114 內蒙古民族大學 115 右江民族醫學院 116 北京聯合大學。
【醫學類院校就業前景】相關文章:
哲學的就業前景與報考院校12-31
“藥學”的就業前景及其院校排名10-17
英語專業就業前景及院校排名10-13
土建就業前景12-30
珠寶就業前景10-20
動漫設計的就業前景與就業方向06-26
碩士就業前景與就業去向分析12-07
傳媒專業就業前景09-25
IT行業就業前景分析08-31
小語種就業前景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