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碩士就業前景怎么樣
法律是比較熱門而且應用性比較強的專業之一,那么對其就業前景,卻有不同的說法,那么到底法律專業就業前景如何呢?請看下面的內容:
各種就業方向看法碩就業:
首先薪水不象某些人想的那樣低,擔心薪水低是根本沒有必要的。畢業以后找的工作多種多樣。法碩畢業生有做公務員的,有到公司做法務的,有去法院的,有當老師的,還有去律所的。
1.先說做公務員的。做公務員的薪水南北有比較大的差異。比如北京的遠遠比不上深圳廣東的。廣東那邊因為公務員工資各個機關都已經統一標準,相差不大。北京的公務員卻有差別。部委的公務員沒有下面北京市的公務員掙得多。
2.再說到公司做法務。這種機會不是很多。因為只有大型的公司才有自己的法務部。能夠進去是很難得的一件事,可以學東西。外資銀行一般很少招沒有工作經驗的畢業生,內資銀行每年招一定的法律專業畢業生。外資銀行待遇向來是不錯的,比如匯豐銀行是以8000/月起。內資銀行的待遇也可以,一般薪水從4000/月起。比如北京市工商銀行都很不錯的。不過說實話,進銀行的發展前景不是很好,如果你本科是學金融的就很好發展。保險公司待遇一般,沒有銀行的好。但是一樣可以解決戶口問題。不過保險公司對法務的需求不是很大。外企招應屆生不是很多,但還是有同學去了外企,比如安利(廣東)。薪水在 5000-6000之間。
3.再說去法院的。我只說北京法院的情況。朝陽法院和海淀法院是待遇最好的兩個法院,薪水要遠遠高出5000/月。檢察院的待遇沒有法院那樣好,跟一般的北京市機關一樣。
4.當老師的沒有上面幾個掙的多,而且法碩畢業只能從事一般行政工作,每個月不少于3000的穩定工資。
5.去律所工作剛開始可能是低些。北京律所比上海和廣東還可能好點。不過一些所給的薪水也不錯。
學法碩的一定要發揮自己的本科專業的優勢。學金融的就進銀行,學工的去企業或者機關,學英語的進外企,拿自己的長處去比別人的短處。做2-3年以后再考慮是否做律師是很穩妥的一種辦法。而且從那時以后發展就會順的多,在銀行做了幾年大可以去做金融證券方面的業務,學工的去做知識產權,學英語的做涉外的。
法律碩士與法學碩士相比就業前景不容樂觀
既然社會如此缺乏“專家型、復合型法律人才”,其法律碩士學生的就業應該是:即使達不到供不應求的情況,也應當是非常樂觀。然而現實中,法律碩士的就業狀況并沒有與社會的期待相呼應。以被調查學校的2004級法律碩士目前的簽約率看,經過一次2006年下半年的就業高峰,截止至3月初,各學校的法律碩士研究生的簽約率總均不過25%(見表3.6),相比法學碩士、其它文科專業(如會計、金融)的碩士研究生的簽約率要低得多。各學校基數龐大的法律碩士能否在未來的三個月順利就業讓人不無擔心。
當對在讀的法律碩士被要求就自己今后的就業形勢作一下預測時,大多數同學認為法律碩士同法學碩士、法學博士相比較而言,法律碩士生沒有就業優勢,而是相反總處于劣勢,形勢不容樂觀。其中有59.3%的被調查者認為就業前景悲觀,20%的人表示一般,認為樂觀的占20.07%.在調查中,許多即將畢業的法律碩士生認為自己在法律人才就業市場中地位如同“雞肋”。
事實上,當前社會是否真正缺乏大量的法律人才、需要多少法律人才并不可確知,我們發現一些文獻中就所謂每年需要多少法律人才的“論證數字”往往并不可靠或是缺乏認真的計量和復核。因為至少從現狀看社會對法律人才的需求總量不見有多大。另外需要說明的是,前面列出的相關政法部門存在素質差、學歷低的情況與這些部門是否能真正化為現實的法律人才需求在實際中并不是互為一致的事情。
即使在社會的確需要大量法律人才的前提下,在我國法律教育多元化的情況下,這種需求也并不是和法碩教育的人才供應就一定是一對一的關系。因為在對法律職業需求部門的調查中,有78.4%的單位認為在面對法律碩士和法學碩士的選擇時,會優先考慮法學碩士。何況目前我國的法碩教育與法律職業需求之間還是一種相互脫節的關系。法碩教育與法律實務部門多年來并沒有建起立具有“共識”的人才供需的管道,法碩教育更多是脫離司法實踐關門辦學,只管培養,而不問是否適應需要。致使法律碩士教育制度雖然為立法、司法、行政執法部門、法律實務部門量身定做了大量的高層次、應用性、復合型的“人才產品”,到最后可能存在大量一廂情愿,卻無人買帳的尷尬境況。這方面的最好例證就是在法碩教育已經實踐十年的今天,在法律實務部門提供法律職位最為集中的07國家公務員考試中,在提供的一萬多職位,僅僅只有法律碩士的組織者——司法部提出需要一名法律碩士生來滿足近5000名法律碩士畢業生!
法律碩士就業前景透析:
首先薪水不象某些人想的那樣低,擔心薪水低是根本沒有必要的。00屆法碩是聯考以來畢業的第一屆,畢業以后找的工作多種多樣。有做公務員的,有到公司做法務的,有去法院的`,有當老師的,還有去律所的。
1.先說做公務員的。做公務員的薪水南北有比較大的差異。比如北京的遠遠比不上深圳廣東的。我有一個去深圳地的女同學剛進去的時候是7000/月。廣東那邊因為公務員工資各個機關都已經統一標準,相差不大。北京的公務員卻有差別。部委的公務員沒有下面北京市的公務員掙得多。我在北京地稅的哥們過年發了有8000多獎金。如果平均到12月的話,他每個月我估計在4000-5000之間。想象一下機關里清閑的生活,再想象一下公司里每天加班到八九點鐘。兩者掙的卻相差不了多少。何況如果運氣好的話還有房子可以分。雖然從98年開始不再實行過去的分房政策,但是有些還有分到的。北京商品房一般以4000/平米起價,如果分得50平方米的一居室那么就是變相給了20萬。部委的公務員薪水我很了解,因為天天都在這里上班。說實話,過年的獎金就沒有北京市的那么多,而且房子也沒有。但是卻有北京市公務員所沒有的,比如接觸的人不一樣,見的世面也不一樣,積累的社會關系不一樣。
2.再說到公司做法務。這種機會不是很多。因為只有大型的公司才有自己的法務部。能夠進去是很難得的一件事,可以學東西。外資銀行一般很少招沒有工作經驗的畢業生,內資銀行每年招一定的法律專業畢業生。外資銀行待遇向來是不錯的,比如匯豐銀行是以8000/月起。不過不要看著眼饞,00年匯豐只從中國大陸招了一個應屆畢業生。內資銀行的待遇也可以,一般薪水從3000/月起。比如北京市工商銀行都很不錯的。不過說實話,進銀行的發展前景不是很好,如果你本科是學金融的就當斑竹沒說。保險公司待遇一般,沒有銀行的好。但是一樣可以解決戶口問題。不過保險公司對法務的需求不是很大。00年外企招應屆生不是很多,但還是有同學去了外企,比如安利(廣東)。薪水我估計會在5000-6000之間。00年的時候有個臺資的企業想讓我去,他們有一個自己的知識產權法務部,很吸引人但最終還是未能去成,一來因為臺資比較小氣,給的錢比在北京做公務員的還要少,二來考慮是南方,我的朋友都在北京,所以最終沒有去成。在北京的同學在外企沒有找到工作,因為他們都要工作了3-5年以上的。
3.再說去法院的。我只說北京法院的情況。朝陽法院和海淀法院是待遇最好的兩個法院,薪水要遠遠高出5000/月。不過想進去很難很難,除非你有很硬的關系,可以把其他人擠的七零八落的。檢察院的待遇沒有法院那樣好,跟一般的北京市機關一樣。此外檢察院一般接觸的都是刑事案件,對以后的職業發展不是很有利。要知道在中國當刑事辯護律師是很需要勇氣的一件事情,以后的DDMM謹慎選擇吧。
4.當老師的沒有上面幾個掙的多,而且法碩畢業只能從事一般行政工作,想教書的話學歷有點低。不過我去國家行政學院的同學活的還是很滋潤的。一個女孩子住很大的一間宿舍,每個月不少于3000的穩定工資。
5.去律所工作剛開始可能是最低的。北京律所比上海和廣東還可能好點。一般的行情是:過了司法考試,無工作經驗的應屆畢業生做律助的話,2000/月就到頭了。當時很有名的一家律師事務所——岳成律師事務所,竟然想出800/月招碩士生,也不解決戶口。這樣情況出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合伙人對打工的剝削。所以應屆畢業生去律所干要好好掂量一下。不過一些所給的薪水也不錯,君合所可能給新人4000/月。注意我只說剛畢業的不適合去,但以后是否能去我沒說。我有幾個同學最后去了律所,情況不是很好。
其次,談談人生價值觀吧。既然談到錢了,那就要說金錢觀。我覺得人要有個理性的態度看待金錢:金錢只是追求幸福生活的一種手段,不是目的只是工具。人一輩子不能為金錢所累,快樂才是根本。薪水對于剛畢業的學生也許很重要,因為很多東西是你渴望得到的。不過希望眼光放長遠一點。4000和9000相比,只差半個萬嘛。多了那半個萬,買房買車還是差很多。26-30之間最重要的不是薪水的多少,而是獲得薪水的能力的提高。怎樣增強自己的不可或缺性才是應該關注的問題。到30歲的時候應該讓老板覺得離開你他就活不下去了,那你30歲之前改做的就已經做了。我想那時候你的薪水就可以上5位數了。
再次,說說以后的發展吧。考不考法碩很迷茫,考上了還迷茫,臨近畢業更迷茫了。哦,法碩是復合型人材,那我就考吧。拜托,復合型人才不是讀出來的。哦,今天聽別人說MBA掙錢比法碩多,那我還考這個該死的法碩做什么啊。腦子清醒一下,你剛畢業連自己都不了解,怎么去讀那個最終目的在于駕御別人的MBA啊?終于考上了,我怎么發現我上了賊船啊?一開學就要交一大筆的學費看得心疼啊。MYGOD,好象沒人逼你上法碩吧?畢業了,發現3年時間一轉眼就過去了,該找工作了。怎么辦?人生的十字路口就擺在你的面前。
談談這么多年來我想明白的一些事吧。
考不考法碩其實不是問題。這個問題沒有答案。每個人的情形都不一樣,照搬別人的成功路線是要吃虧的。這個社會變化這么快,什么都不能保證你的將來。斑竹也不行,斑竹有些問題還看得很模糊。不過這里有一個標準,可以保證你考上不后悔。真正問問自己喜歡法律不?選定了這條路是否能堅定的走下去。假如明天你就可以去美國讀一個你毫無興趣的專業,你是否會放棄考法碩?真的,人這一輩子要為現實的東西放棄很多理想和興趣,但你是否會覺得放棄了理想和興趣就人生過的如同嚼蠟?如果是,那你還是學你感興趣的專業吧。
考上了迷茫是很正常的事情。畢竟本科不是學法律的,對法律了解的不深,有很多基本的東西要去學。希望考上的DDMM不要想太多,多看書是唯一的辦法。
畢業了找工作確實要有心理準備。這幾年學法律的越來越多,自考的,本科括招的,還有雙學位的,法學的,法碩的。很簡單的,東西多了就不值錢。國家這么沒有計劃的發展法律專業教育是很不負責的一件事情。但是真正喜歡法律的請不要擔心這些事情。這其中學成的很大一部分要轉行的。自考和本科由于學歷太低,應屆畢業生在北京找個好工作很難。雙學位的很大一部分還是做一些跟本科專業相同的工作。法學的工作這幾年越來越難找,有時候還不如法碩找的工作好。所以學法律碩士的一定要發揮自己的本科專業的優勢。學金融的就進銀行,學工的去企業或者機關,學英語的進外企,拿自己的長處去比別人的短處。做2-3年以后再考慮是否做律師是很穩妥的一種辦法。而且從那時以后發展就會順的多,在銀行做了幾年大可以去做金融證券方面的業務,學工的去做知識產權,學英語的做涉外的。自己有一技之長后再圖更大的發展。
【法律碩士就業前景怎么樣】相關文章:
法律碩士的就業前景04-04
it就業前景怎么樣03-03
文秘就業前景怎么樣01-04
動物科學專業就業前景怎么樣11-14
測繪工程專業就業前景怎么樣04-05
統計學就業前景怎么樣03-29
工商管理就業前景怎么樣03-20
工程管理專業就業前景怎么樣03-15
財務管理就業前景怎么樣03-14
旅游管理專業就業前景怎么樣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