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報志愿選院校挑專業
隨著高等教育的不斷發展,近年來高校出現合并潮,出現校區擴大、在校生人數激增等現象,高校學科類別從單一走向全面,“理、工、農、醫、文、法”等學科兼備,較為齊全,但容易掩蓋辦學特色。眼下,一些高校又在特色上下功夫,出現了新的更名、獨立趨勢。
校名變化中尋找優勢專業
有不少高校在合并后都變更了校名,這讓很多考生感到困惑,不清楚高校的來歷及合并后的優勢專業有哪些,這里給出以下幾種方法作為參考:
首先,要仔細閱讀高校的招生章程,通過其中的關鍵詞和辦學特色尋找優勢專業。
一般高校的優勢學科都會通過其招生章程及歷年錄取分數線體現出來,合并后的高校一般也會把優勢專業體現在校名上,以便于考生從院校稱謂上了解到學校的特色。例如北京廣播學院改為中國傳媒大學,其重點專業仍然在新聞傳播方面。例如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微博)是由原中南財經大學與原中南政法學院合并,其優勢學科在財經和政法兩個方面。
其次,考生如果報考有合并背景的院校應該追溯其源頭。
有些時候考生通過校名也不能夠完全判斷出某高校的優勢專業是什么,一般情況下不管高校怎么合并,原來高校的學科優勢特色專業不會失去,考生應該多了解合并前幾所高校的詳細情況。比如石家莊經濟學院,從院校名稱上看很自然就讓考生認為其優勢專業是經濟類的,但是若考究其歷史便會發現,這所高校更名之前是河北地質學院。于是,其優勢專業不僅有經濟類專業還包括了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方面的專業。
再次,以合并前的幾所高校的性質尋找其優勢專業。
有些高校在合并后稱謂全部改變,這類高校中有一些是合并了同一類別的高校,以便使其優勢專業得到更好的強化。例如四川工業學院與成都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及四川經濟管理干部學院合并后,更名為“西華大學”,其強勢專業仍然在機械工程和經濟管理方面。
相同專業看院校背景
對于“特色專業”來說,在同一層次的不同院校間,開設的同一專業的課程都有所不同,教科書也不同,教學大綱也有變化。不同高校的同一專業必然帶有各自高校專項特色的烙印。通過高校專業發展的歷史淵源進行判斷。如燕山大學的車輛工程專業主要側重在汽車工程技術領域,而石家莊鐵道大學的車輛工程專業主要側重在軌道交通工程技術領域。
有些同名專業在不同的院校,有截然不同的研究領域,典型的是交通。同濟大學和上海海洋大學都設有交通工程專業,但前者研究的是陸上交通,而后者研究的是海上交通。而若要談及空中交通,這一專業在中國民航大學可以找到,專業名稱同樣也是“交通工程”。更為少見的情況是,同一所大學不同學院的.專業,居然也有重名出現。那就需要看其所屬的學院差別。比起文科,理工科的一些專業往往讓很多考生和家長無所適從:看上去專業名稱相差無幾,但其實研究領域卻相去甚遠,堪稱風馬牛不相及。如生物工程和生物醫學工程,前者主要研究生物制藥和生物化工技術方向,后者主要研究醫療儀器方向。
考生在填報志愿時,一定仔細查詢和了解各高校的專業介紹、人才培養方案、課程設置,以及將來的就業方向和就業范圍等。
專業冷熱無常莫跟風
專業本身沒有冷熱之分。所謂“熱門專業”和“冷門專業”本身是相對的。各行各業為主動適應社會經濟建設發展的需要,急需各種專門人才,這種需求的變化,出現所謂“熱門”與“冷門”的情況。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各行業對外向型人才的需求加大,反映到高等院校招生中,就相應出現了如新聞傳播學、會計學、法學、金融學、工商管理、通信工程等熱門專業。一些基礎性學科如:物理、化學、數學、生物、教育、歷史等成為相對的、所謂的冷門專業。“冷門”和“熱門”并非一成不變。一段時間以后,熱門專業人才短缺的狀況得到緩解,社會需求下降,人才市場就以此類專業人才就業難、待遇低等現象反映出來,造成一定程度的“過剩”,成為“冷門”,人們不再選報此類專業而轉向其他社會需求量大的專業,形成新的“熱門”。如果我們不了解市場經濟規律在人才市場上的作用周期,盲目擠報“熱門”,有可能僅僅抓住了熱的“尾巴”,大學畢業后,成為市場經濟條件下人才市場上“必要的浪費”。
填報專業調劑應注意什么
在每個院校志愿中,考生可填報六個專業志愿和一個專業調劑志愿,“專業調劑”框中劃“√”時,即為服從專業調劑,否則為不服從專業調劑。當考生檔案投到某招生院校后,按院校的錄取規則如果考生所填的六個專業志愿均不能被錄取,且此時該校同一批次、科類所列出的其他招生專業中,若還有未滿額,招生院校就會根據考生是否同意“專業調劑”進行擇優錄取或退檔。如果考生服從調劑,就有可能被錄取到考生未填報的專業(肯定是招生計劃中該校同一批次、科類所列出的招生專業),否則將被做退檔處理。
考生填報服從調劑志愿,一方面給自己增加了被錄取的機會,另一方面也接受了按調劑專業入學的義務。本人要有足夠的心理準備,極有可能調劑錄取的專業與報考初衷相差甚遠,一旦被錄取,就應該到錄取院校就讀,否則就失去當年上大學的機會,且下一年若再次報,電子檔案中將有記錄。因此,考生應慎重選擇是否服從調劑。有些高校在考生入學以后,為學生提供轉專業的機會,具體政策請向招生院校咨詢。
分專業錄取三類情況
考生能否被所填報的專業錄取?不同高校對投檔考生的分專業錄取原則是不一樣的,主要有以下3種情況:
第一種,分數優先。
指招生院校根據投檔考生的分數高低進行專業安排,即按投檔總分從高到低的順序依次滿足考生的專業志愿。這種模式的特點是保護相對高分考生,最大限度地滿足高分考生的專業志愿。在此模式下,相對高分考生被退檔的可能性較小。
如某高校《招生章程》規定:對進檔考生專業錄取時按照“分數優先,遵循志愿”的原則,即:對投檔到學校的考生,從高分到低分排序,若第一專業志愿計劃已錄滿,就安排第二專業志愿錄取,以此類推。考生所有專業志愿都無法滿足時,若服從專業調劑,則根據考生成績從高到低調劑到計劃未完成的專業,直至錄取額滿。專業志愿無法滿足又不服從調劑的,作退檔處理。
如果投檔到該校中有甲、乙、丙、丁四位理科考生,在高考(微博)中同時報考了該校的土木工程專業。考生甲考了610分,A志愿填報該專業;考生乙的分數是611分,B志愿填報該專業;考生丙是612分,C志愿填報該專業;考生丁是615分,D志愿填報該專業。若考生乙、丙、丁前面所報專業志愿均未被錄取,按照分數優先錄取原則,該專業錄取順序依次為丁、丙、乙、甲。如果該專業只錄取一名則是考生丁被錄取,如錄取兩名時則考生丁和丙被錄取,如果錄取三名則考生乙也被錄取(因為分數優先,在分專業時分數高的優先被錄取)。
第二種,專業志愿優先。
指高校在安排考生專業時,依照考生報考的專業志愿順序按照考生的成績依次錄取,專業志愿靠前的考生優先錄取。這種錄取原則重視考生的專業選擇,反映考生的專業志愿。
第三種,專業級差。
院校在確定進檔考生的專業時規定了專業志愿之間的分數級差,簡言之專業級差。專業級差是指錄取非第一專業志愿時的分數差額。具體方法是:若被某高校提檔的考生在分專業錄取時,第一專業志愿已經錄取滿額,則檢索其報考的第二專業志愿,但要將其總成績減去專業級差分后,與其它第一專業志愿報考此專業的考生進行排序,依次類推。
http://www.shddsc.com/【高考報志愿選院校挑專業】相關文章:
高考報志愿你知道多少?06-21
荷蘭留學根據專業選院校02-04
2017高考志愿填報師范類專業怎么選12-23
高考報志愿:各大專業就業方向前景解讀01-26
2017高考志愿:二本壓線分志愿怎么報?06-20
高考志愿院校選擇的三大誤區12-23
高考報志愿:盤點十大看似好就業的圈套專業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