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升學還是工作”的糾結抉擇
不少人在畢業季都會陷入到這樣的糾結中:我是升學呢還是工作呢,升學的話我要不要換專業呢?要選哪個學校呢?工作的話我是考公務員呢還是去公司呢還是創業呢?……
看起來仿佛是在思考人生大事,但仔細一想會發現,這些思考都是沒有選擇的選擇,因為不知道自己的明確選擇,所以將一些大方向歸成了ABCD的備選并在這些選項里徘徊,希望能選中“正確答案”。我們能看到很多人,搜集了各類選擇的案例:某人考上了A校研究生,畢業后導師直接幫忙找了工作,學歷工作都有了;某人國考成功,在A單位上班,工資不高,但是灰色收入很高,年紀輕輕升職了;某人工作,業績很好,收入很高;某人創業,現在已經有了一番成就……聽著這些,給了自己莫名的安全感,但又只是聽說,隨即陷入半信半疑的恐慌,因為好像哪條路都能走,但卻不知道要怎么走。很多選擇,另一個角度來說也就是沒有選擇。
謝老師有句話:“走在別人回家的路上,是到不了自己的家的”。我們能參考別人的人生,但一定要走自己的路。那么我們就來盤點一下,升學、工作的那些事~
先升學還是先工作,這就像是一個朝三暮四與朝四暮三的問題。其實終點都一樣,那就是你具備了實踐經驗也具備了專業知識。一輩子那么長,何必糾結于這個先后順序呢?
曾經有很多同學跟我說:“我聽說工作之后再提升學歷更難,平時工作很忙,讀在職的話又很累,也怕在職沒有全職的那么專注投入,而且那時候我們年紀也更大,記性也沒這么好了,效率大大降低……但是先升學的話我怕我繼續學的東西進了社會后沒有用,現在大家不都是說學校的.東西跟社會需求嚴重脫節嗎?……”
其實這兩個選擇對他來說都有吸引力,并且吸引力相當,否則也不會在這兩者中糾結焦慮,如果此時出現一個選擇,又能讓他提升學歷,還能好好工作增加經驗等等,那么我想答案很顯。這就像有人說公務員穩定但是錢少工作單調無聊,創業或工作收入可能高但是卻不穩定。這些糾結和焦慮,其實源自于我們的貪婪,又想穩定,又想收入好,想要A選擇的好處,又舍不得B選擇的好。
我們總是希望能夠做出一個選擇,仿佛做好了這個決定,就能兩全。好像我考上了一所對的學校選好了一個對的導師,我的好工作都能隨之而來,我選擇的好學校讓我這輩子任務完成;好像我進到了一個好單位好公司,就能獲得學習機會,有更多實踐經驗,升職加薪,出任CEO,迎娶白富美,創造人生巔峰!我選擇的好的就業單位讓我這輩子不用再糾結。
這種想法,仔細剖析,發現就像我們遇到過很多次的:名師押題,100%拿證!但是真的有那么一種選擇,讓你一勞永逸嗎?
近年,“選擇大于努力”這句話被傳得特別火,給人一種選好了,一切就對了的感覺。然而仔細想想這句話的誘惑之處在于,它暗示你“選擇對了,你可能不用努力”,而這時候我們這貪便宜的大腦再把信息加工一下,就變成“選擇對了,我就不用努力了”!然而事實是,你做選擇也好,不做選擇也好,如果想讓自己變得更好,你必須得付出更多,都要更努力,那你糾結什么呢?你就是不想行動吧?所以在僥幸地想,會不會選好了,我之后可以少付出些就成功……
所以話說回來,在職提升學歷成功的人數不勝數,問題是,你的糾結猶豫是因為對這種方式沒有信心,還是對自己沒信心?專業學習的時候一樣可以去接觸職場,問題是,你能不能擺脫學校里安逸的環境去接觸一個讓自己陌生的環境?能否直面自己的不足,走出舒適區,邁出這一步呢?
所以說升學、工作,這些選擇對你都是有價值的,你為它們焦慮而花費的時間才是最差的那個選項!至于到底要選哪個,迷茫是因為不夠了解,無論是升學和工作,都建議去找那些跟你一樣的專業已經升學的或是工作的前輩們,咨詢他們的真實生涯發展情況(我們也稱“生涯人物訪談”),別讓你所有的想法停止在“聽說”,正如我們一直所倡導的:生活,是你行動或不行動的結果。
http://www.shddsc.com/【走出“升學還是工作”的糾結抉擇】相關文章:
如何走出員工培訓的誤區09-28
小布什自傳抉擇時刻12-06
找工作選擇興趣還是選擇有就業前景的04-04
如何走出理財的四大誤區12-07
就業還是創業?09-25
升學的賀詞12-16
你的性格柔還是剛?02-23
企業怎樣走出員工招聘與流失的怪圈03-02
面試問題的態度篇:你比較喜歡獨立工作還是集體工作?04-22
職場女性如何快速走出單身困境0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