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以就業為導向高爾夫專業一體化辦學模式論文
摘要:根據市場調研和高爾夫發展趨勢,以就業為導向,在專業建設上,堅持“前校后企、工學一體、階段培養、分層遞進——教學、實訓與服務一體化”的高素質、高技能人才培養模式;在培養專業能力和課程建設上堅持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在人才培養過程中,堅持“素質教育是基礎,職業能力培養為主線”;在教學過程中實行“教、學、做”一體化教學方式;以“訂單式”培養,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模式為主體,創新教學、實訓、與服務一體化實現方式。為學生掌握專業技能提供理想平臺,為學生就業提供廣闊空間。
關鍵詞:高爾夫 就業 專業建設 人才培養 一體化
高爾夫是一項具有特殊魅力的運動,它是人們在自然優雅的綠色環境中,鍛煉身體,陶冶情操,提高技巧的休閑體育運動。其運動所推崇的綠色、高雅、健康、陽光的獨特文化內涵,為諸多相關產業孕育了巨大商機。僅高爾夫球場直接相關的產業就包括:金融、房地產、廣告、傳媒、旅游、教育與培訓、草坪種植與維護產業、球場保養及灌溉的設備制造、球具與服飾生產等行業。
隨著中國經濟的高速發展,我國高爾夫產業將得到迅猛發展。據統計,中國現擁有高爾夫球場近500家,高爾夫人口近100萬。高爾夫業內人士認為,中國高爾夫發展比世界其他地區都有潛力,中國正成為繼美國、日本、加拿大和英國后的世界第五大高爾夫國。隨著國內高爾夫運動的快速發展,高爾夫消費者正以每年30%的速度增長,據統計,每年有60萬韓國、日本、東歐、港澳臺等國家和地區的旅游者來華進行高爾夫旅游,且在逐年增加。經濟學家遲福林認為,現在中國潛在的高爾夫消費者是2000萬,2020年將有5000萬。
隨著高爾夫運動的普及和發展,高爾夫專業服務人才需求量巨大。如果按照一家高爾夫俱樂部最低需要300—350名高爾夫球場管理與服務人員的實際,全國范圍內就需要高爾夫球場管理與服務人員至少15萬。按目前發展趨勢,到2020年,將缺少60萬人左右。相關產業如高爾夫旅游、草坪種植與養護產業、球場保養及灌溉等相關設備制造、球具與服飾設計的人才需求更是逐年增加,缺口巨大。高爾夫專業人才嚴重不足,中國高爾夫產業已進入到一個人才極度匱乏狀態。針對這種人才短缺的局面,遼寧職業學院高爾夫學院通過充分調研論證,堅持以就業為導向,在國內公辦全日制高職院校中首家開辦高爾夫俱樂部商務管理專業、高爾夫運動技術與管理專業,高爾夫草坪養護與管理專業及高爾夫球場服務專業。經過三年的建設,高爾夫俱樂部商務管理專業被評為遼寧省高職品牌專業。
在專業建設上,我們堅持“前校后企、工學一體、階段培養、分層遞進——教學、實訓與服務一體化”的高素質、高技能人才培養模式;高爾夫學院按照“互惠互利,資源共享,共同發展”的原則,成立了“高爾夫學院產學研合作發展理事會”,搭建“1+44”學院和企業群產學研合作平臺,與天津松江團泊湖高爾夫球會(天津松江田園體育運動責任有限公司)、大連灣山高爾夫俱樂部、深圳正中高爾夫俱樂部等44家球會建立了校企合作關系。校企雙方在軟硬件方面互為開放,建立規范的運作制度,實現學院與企業群的攜手共建共育,創新辦學模式與體制,建立校企雙向參與的辦學機制,為課程改革建設提供保證。
在培養專業能力和課程建設上堅持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以前校后企、工學一體、階段培養、分層遞進的人才培養模式為課程開發的運行架構,將“與學習相關的要素”和“與工作相關的要素”兩者結合;以工作過程為起點和主線、融入職業資格內涵的教學內容改革和工作過程系統化知識的構建,校企聯合開發工學結合、能力本位課程體系;開發和設計行動導向體系,實施工學結合課程,調整其它課程內容,把立德樹人的任務融入到各門課程;以新的課程標準、課程改革的需要,積極開展師資培訓,豐富課程的內涵,積累課程資源,滿足理論和實踐一體化教學軟硬件的需要;積極開展高爾夫教育教學研究工作,以教育科研指導教改,以資源建設與企業搭建共享平臺,為教改課程提供必要的素材;以能力目標、項目任務設計、學生主體作為課程教學改革的出發點。通過專業調研確定專業培養目標。.根據專業培養目標確定相應課程,合理確定每門課程理論與實踐學時數。
高爾夫學院堅持“理論研究為先導,模式構建為龍頭,機制建立為關鍵,內涵建設為重點”,開展全方位、多層次的產學研結合、校企合作;在人才培養過程中,堅持“素質教育是基礎,職業能力培養為主線”;教學、實訓與服務一體化。在校企聯合建立的理事會組織下,有效發揮專業指導委員會的作用,校企共同開展以專業建設為宗旨的各項教學基本建設,共享教育教學資源,共同推進全面素質教育,共同推進高職教育教學改革和“雙證”制教育,共同建設工學結合的新型優質課程,共同組織師生參加專業實踐,共同促進畢業生就業,實現校企全程合作、互惠雙贏。以職業崗位群職責—任務—工作流程的分析為依據,構建高爾夫專業課程體系。基于高爾夫專業課程的開發是落實就業導向的實質性改革,解決課程設置的原則、課程載體的選擇、課程內容的重構、課程標準的制訂、學習情境的創設、課程的'實施與評價等問題,進行系統設計、統籌規劃,從學生入學到學生走上工作崗位的整個在校期間進行全方位、全過程的教學設計。通過調研和崗位分析,設計開發基于工作過程的人才培養方案;構建實踐性、開放性、職業性的教學過程,以提高學生專業能力,培養學生關鍵能力,即超越職業領域,對職業活動的順利進行起至關重要作用的能力。一是方法能力,包括注意力、分析能力、解決問題能力、判斷能力;二是社會能力,包括責任心、獨立能力、執行能力、團體能力、交流能力、合作能力;三是學習能力,包括求知欲望、自學能力、收集信息能力、系統思考能力等進行教學。實施全方位立體化對教學全過程的監控和指導。
高爾夫專業課程開發分為三個層次。第一層次主要解決課程的設置、課程排序,貫徹“就業為導向”的指導思想,充分反映職業、學習者以及高爾夫發展的要求,與工作領域相對應。第二層次是課程內容的選取和課程內容的表現形式。課程內容是工作任務中的職業能力,而不是傳統學科課程模式下的知識體系,關注課程的實施和評價等。第三層次是課程教學內容組織與教學方法手段、教學環境等問題。是教師和學習者的互動關系,是教法和學法等。在學生專業能力培養過程中,注重實踐教學環節,學院與韓國酷倫株式會社聯合辦學,由韓方投資1.2億人民幣,在校區內修建了占地2000畝的鐵嶺龍山國際高爾夫俱樂部,包括:18洞國際標準高爾夫球場、建筑面積近7500平方米的高標準會館、42個打位的高爾夫室外練習場、28個打位的室內練習場、高爾夫球具分析室、400平方米的練習果嶺和800平方米超大練習果嶺等實習實訓基礎設施。充分發揮 “前校后企、工學一體、理實結合”的高爾夫教學優勢,使教學、實訓與服務一體化。為學生適應崗位需求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根據高爾夫行業發展需要和企業對人才的要求,高爾夫學院與高爾夫俱樂部合作共同制定教學計劃,學院與俱樂部共同開發工學結合優質核心課程,學院與俱樂部共同承擔專業教學和實習指導,學院與俱樂部共同實施教學考核與質量監控;基于高爾夫專業的課程建設,在教學過程中實行“教、學、做”一體化教學方式,使高爾夫專業教學向企業延伸,工學交替全面普及(綜合實訓、頂崗實習、“雙證”融通等在高爾夫學院所有專業和教學環節推進和普及);以“訂單式”培養,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模式為主體,創新教學、實訓、與服務一體化實現方式。為學生掌握專業技能提供了理想平臺,為學生就業提供了廣闊空間。
【淺談以就業為導向高爾夫專業一體化辦學模式論文】相關文章:
以就業為導向改革數控專業教學模式論文12-29
以就業為導向提高職校專業課教學質量論文12-04
物流管理專業就業導向探析論文08-04
淺談以工作進程為導向設計應用寫作教學內容體系的探論文12-04
關于音樂專業學生就業導向思考論文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