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全日制專業學位研究生就業指導體系構建論文
摘要:隨著我國研究生教育的發展,全日制專業型碩士的培養得到了加強,其規模也在持續不斷增長,這就給高校研究生就業工作帶來了新的特點。通過較為全面地分析論證,提出了構建“全程化、全員化、專業化、信息化、社會化”的畢業生就業指導服務體系,以增加就業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關鍵詞:全日制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就業指導體系
為更好地滿足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對高層次應用型專門人才的需要,調整優化研究生教育結構,教育部做出大力發展全日制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教育的戰略決策。2009年“在已下達的研究生招生計劃基礎上,增加全日制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5萬名”,之后逐年擴大全日制專業學位研究生的招生人數和領域,2011年專業學位碩士生招生比例達到30%,專業學位類別38種,比2009年增加25個。
全日制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的招生和培養,也給研究生就業指導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戰,為促進專業學位教育的健康發展,必須針對全日制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的教育特點,構建完善的“全程化、全員化、專業化、信息化、社會化”畢業生就業指導體系。
一、全日制專業學位教育的特點
專業學位是相對于學術性學位而言的一種學位類別,其目的是培養具有扎實的理論基礎和專業知識,具有較強的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能夠承擔專業技術或管理工作,具有良好的職業素養的高層次應用型專門人才。專業學位教育的特點是學術性與職業性緊密結合,以專業實踐為導向,以職業需求為目標,重視實踐和應用。教學上要求實行校內外雙導師制,以校內導師指導為主,校外導師參與為輔,實踐上要求在學期間原則上不少于1年的'實踐教學。
二、全日制專業學位研究生就業中存在的問題
1、定位偏差
全日制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的定位偏差,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
一是培養單位對全日制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的定位偏差。全日制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自2009年才開始實施,雖然培養目標非常明確,但具體培養模式還要在實踐中不斷探索修正。專業學位研究生是否符合培養要求、達到培養目標,人才培養質量是否滿足社會需求,都將影響到畢業生的就業方向和就業質量。
二是畢業生本人對個人職業發展的定位偏差。全日制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培養的人才類型為應用型、專業型、技術型人才,從事的工作領域應為具有明顯的職業背景的實踐和應用類工作。因而畢業生如果不了解專業學位教育的特點,與學術型研究生相混淆,不能找準個人定位和職業發展方向,自我期望值過高,就業方向將出現偏差,錯失就業機會。
2、就業前景不樂觀
首先,總體上研究生就業形勢日趨嚴峻。研究生招生規模的不斷擴大導致研究生供需比逐年下降,研究生就業形勢由易轉難,未就業研究生總數的不斷增加又加重了這一形勢。其次,全日制專業碩士研究生還面臨著用人單位的質疑。2012年全日制專業碩士第一屆畢業生剛剛走上工作崗位,畢業人數較少,用人單位對畢業生的培養情況還不夠了解,可能存在質疑,甚至不認可。這些都增加了全日制專業碩士的就業難度。
3、就業指導體系不健全
當前研究生就業指導體系的運行機制不夠完善,主要體現在:組織機構不健全,人員配置不足,缺乏專職人員;專業化水平不高,缺乏專業知識背景和正規培訓;資金投入不足,缺乏經費保障;信息化建設水平不高等,這些均在一定程度上制約著就業指導工作的開展。就業指導內容過于狹窄,僅僅停留在高就業率上,簡單地進行發布招聘信息、組織招聘會、召開就業指導講座、辦理就業派遣、統計就業數據等工作,缺乏職業規劃、就業觀指導、職業能力培養、創新創業教育等內容。另外,就業指導一般局限在應屆畢業生,缺乏研究生在校期間全過程的就業指導統籌安排。
三、全日制專業學位研究生就業指導體系的構建
1、專業化、全員化就業指導隊伍
就業指導隊伍的專業化水平是成功開展研究生就業指導工作的重要基礎,因此要從人員結構、知識結構、學歷結構、年齡結構等多方面對就業指導隊伍進行優化配置,并規范管理和加強建設,制定完善的學習和培訓機制,不斷提升專業化水平。
就業指導還需要積極動員社會、家庭、學校、學生本人等各方面力量的參與、配合與支持,將校友資源、各界專業人士、學生家長、授課教師、導師、輔導員、圖書館、后勤服務部門、學生干部、學生社團等納入就業指導的兼職隊伍,達到研究生就業指導的全員化。 2、全程化就業指導模式
全程化就業指導模式就是貫徹職業生涯指導理念,將就業指導貫穿于研究生在校學習的全過程。
。1)加強職業認識教育。研究生入學的第一學年,應重視和引導學生的個人職業發展探索和定位,加強職業認識教育,包括專業認識、自我認識、職業認知、社會需求認知等。通過專門課程講授、專業課灌輸、導師引導、專家講座等多種教育形式,指導和幫助研究生進一步加深對所學專業特點以及專業發展前景、應用領域等的認識,增強專業學習的興趣和信心,樹立專業自豪感;指導研究生進行職業興趣、職業能力、職業傾向的測試,幫助他們分析自我特長、優勢和局限,了解自己的心理和性格特征;引導研究生了解專業學位教育特色,社會發展趨勢、人才需求趨勢,初步定位個人職業發展方向,擬定個人職業發展規劃,以滿足和適應社會需求,并且進一步指導制定學習生涯規劃。
。2)加強職業能力培養。職業能力是研究生從事某種職業工作所必須具有的個性特征,包括專業能力、協調能力、身體能力、發展能力四個層面,其中專業能力是核心。
對于專業能力的培養,一是通過專業課程學習,培養專業素質,提高專業能力;二是加強研究生實習基地和校企合作項目建設,鼓勵和完善研究生校內外實習機制,促進研究生實踐能力的提升,以突顯專業學位研究生的核心競爭力;三是完善雙導師制度,發揮校內導師和企業導師的指導作用,提升科研能力。
對于非專業能力的培養,一是加強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疏導,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成才觀;二是動員研究生參與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與專業相關的社會實踐活動,在實踐中深化專業知識,提升綜合素質;三是優化研究生的思維方式,培養創新思維;四是鼓勵研究生參與豐富多彩的文體活動,保持健康的身體和旺盛的精力。研究生職業能力培養應貫穿整個研究生培養過程,但核心內容應在研究生第一、二學年完成。
(3)加強就業政策指導。第三學年是研究生就業實踐的重要階段,應著重加強就業政策指導。比如國家部委或地方規范就業市場的政策法規,北京、上海等特殊城市或地區的就業準入政策,政府宏觀就業調控政策,畢業派遣政策,創業扶持政策,權利維護政策,國家或地方對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管理、就業等方面的政策支持等等。畢業生通過法規和政策學習,可充分發揮政策鼓勵優勢,進一步明確就業方向和就業程序。
。4)加強就業渠道拓展。研究生就業主管部門要積極開拓研究生就業市場,充分利用校友資源,加強與優勢行業和企業的聯系,組織高層次、大規模的專場校園招聘會,搭建用人單位與畢業生面對面溝通交流的平臺,為畢業生提供準確詳實的就業崗位信息。鼓勵和動員專業學位研究生積極參與就業應聘,匯集研究生應用型、實踐類崗位需求信息,組織專業學位研究生專場推介會。
3、信息化就業指導平臺
加強現代信息技術在就業指導工作中的應用,建立和完善研究生就業指導的信息化平臺,實現信息共享、政策發布、網上招聘、遠程面試、指導咨詢、職業測評與生涯設計六位一體的功能整合。
4、社會化就業指導實踐
就業指導的社會化實踐,是在就業指導中引入“走出去,請進來”的理念,增強高校和社會的聯系與合作。研究生走出校園參與社會實踐,感受真實的職業環境和崗位,獲得直接職業經驗。將社會資源如專業人士、專業組織和專門機構請進校園開展研究生就業指導,進行專業化服務和專門性咨詢,使研究生獲得實時的職業界資訊。
四、結語
全日制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教育是我國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為做好全日制專業碩士的就業指導和就業服務工作,必須根據其教育特點和目前就業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構建針對性較強的“全程化、全員化、專業化、信息化、社會化”畢業生就業指導服務體系,拓展就業渠道,提高就業質量。
【關于全日制專業學位研究生就業指導體系構建論文】相關文章:
關于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學位論文開題報告10-23
創業企業如何構建數據指標體系?07-25
關于工程碩士專業學位論文的開題報告10-05
北京青年政治學院構建創業教育體系08-03
關于研究生論文答辯技巧10-11
福建師范大學全日制研究生學位論文的基本要求與書寫格式(修訂)07-11
論文的提綱構建的基本結構介紹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