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業導向的水利水電工程專業培養模式研究論文
【論文摘要】就業已經成為大學生上大學的首要目的,國務院已經將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作為各級政府的“一把手”工程,畢業生就業是新形勢下評判高校培養方案的改革成敗和檢驗高校培養柒的合理性和科學性的重要標尺。結合我院實際情況,將水利水電工程專業就業對專業人才實際要求與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相聯系,制定適應社會市場的需求,有益于培養學生的工程能力和制定學生就業的專業人才培養方案。
【論文關鍵詞】就業;水利水電工程專業;培養模式
調查表明,就業已經成為大學生上大學的首要目的。根據教育部統計,大學生歷年畢業就業人數的急劇增加和社會可提供的有限的就業崗位,形成了嚴峻的就業問題,國務院已經將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作為各級政府的“一把手”工程,把畢業生就業率和招生指標硬掛鉤,采取一系列涉及政府、社會、學校和學生本人的政策和措施,并提出“以就業和社會需求為導向,不斷深化高等教育改革”的要求。畢業生就業是新形勢下評判高校培養方案的改革成敗和檢驗高校培養方案的合理性和科學性的重要標尺,可以檢驗人才培養目標和規格是否符合市場的需求、是否滿足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需求,可以評價人才質量是否經得起社會的檢驗,可以評判辦學水平是否適應現代高等教育的要求。
將水利水電工程專業就業對專業人才實際要求與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和專業人才培養計劃相聯系,結合我院水利水電工程專業實際情況,制定適應社會市場的需求、有益于培養學生的工程能力和制定學生就業的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和專業人才培養計劃,并通過前瞻眭的預測,培養學生自我學習、終生學習的教育觀,提出新的人才觀、課程設置和教學方法。
1研究意義
合理科學的專業培養方案應適應社會市場的需求,有益于培養學生的工程能力,使學生就業和專業建設相得益彰,必將形成良性循環,在溝通現實與未來中更好地服務社會、服務學生、實現高等教育的全面、協調和可持續發展。因此,通過面向市場的教學改革、課程優化和學科建設以提高學生的工程能力,通過前瞻性的預測,以培養學生自我學習、終生學習的教育觀。
2研究內容
應正確把握和處理專業教育與通識教育的關系、共性教育與個性教育的關系、繼承教育與創新教育的關系、人文教育與科學教育的關系;要做到培養方案多樣化、專業設置多樣化、課程設置多樣化、人才觀、質量觀和評價體系多樣化;將就業工作貫徹到專業培養方案中去:一年級側重人生導航,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成才觀、引導學生樹立成才奮斗目標;二年級側重合理知識結構的建立和素質拓展,引導學生學習本專業知識同時學會自主學習,不斷培養綜合能力;三年級側重開展職業生涯規劃引導學生正確認知自我、認知職業、認知社會,針對自己的優勢和特點,確定自己的職業方向,進一步夯實專業基礎,拓寬知識面,培養自己的創新能力、創業能力和社會適應能力;四年級側重就業政策、就業觀念、擇業方法與技巧等的開展,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擇業觀。
2.1廣泛進行畢業生跟蹤調查分析
通過畢業生跟蹤調查問卷收集和整理近幾年來關于水利水電工程專業用人單位對人才需求的具體要求,內容涉及畢業生總體的思想道德素質(包括政治素質、奉獻精神、職業道德、團體精神)、知識水平(包括專業知識水平、法律知識水平、管理知識水平、經濟知識水平、國情知識水平)、工作能力(包括綜合技術能力、語言表達能力、文字表達能力、外語綜合能力、計算機應用能力、創新能力、組織領導能力、團結協作能力、學習新知識能力),以充分了解和聽取用人單位對畢業生培養的意見和建議。通過對畢業學生的調查,內容主要涉及畢業生對水利水電工程專業的辦學指導思想、師資隊伍、基本教學設施、課程設置、教材建設與使用、教學方法與教學手段、教學時間及學習活動安排、對所學專業的基本理論和基本技能掌握、專業教育最大的優勢和特色、專業教學需要改進的地方、選修課程在工作中的作用等情況,充分了解和聽取校友對專業人才培養的意見和建議。
2.2提升學生學習能力、實踐應用能力和創新能力
解放學生的頭腦,使他們思想;解放學生的雙手,使他們能干;解放學生的嘴巴,使他們能問;解放學生的空間,使他們能到大自然大社會里擴大知識和眼界,獲得豐富的學問;解放學生的時間,使他們有時間學一點他們渴望要學的知識,干一點他們高興干的事情。學習能力是多方面的,它包括注意力、觀察力、思考力、應用力、自覺力、記憶力、想象力、創造力等,通過研究改進學法、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體驗成功、發展學習興趣等方面去培養學生學習能力。通過優化課程體系、鼓勵實際應用、加強實踐教學環節、開展職業技能培訓、注重綜合素質教育等方面,培養學生的實際應用工程能力。
創新能力的`培育包括個方面的內容:創新意識的培養,也就是推崇創新、追求創新、以創新為榮的觀念和意識,這是創新精神培育的首要任務;創新思維的培養,是指發明和發現新方式用以處理某種事物的思維過程,它要求在獲取足夠信息基礎上重新組織觀念,以便產生某種新的產品(或服務);創新情感和創新人格的培養,教育對象具有優越的創新情感和良好的個性特征是形成和發揮創新能力的基礎,它要求創新者有較高的道德修養和情操,有服務于社會的良好愿望。新觀念與動機是自主創新能力的核心,創新觀念教育是培養大學生自主創新能力的重要途徑。注重理論課堂上科研創新思維的培養、重實驗教學科研實驗能力的培養、提倡大學生參加大學生科研訓練。
2.3制定就業措施、強化創業能力
大學生就業問題是一個系統工程,社會、高校、大學生都有不同的責任。高校應通過深化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完善就業服務體系,延伸、拓展高校就業指導、服務的內容和手段,加強專業就業指導工作,打造校岡創新氛同,加強創業教育等多種途徑來促進就業。分階段、循序漸進的加強就業課程的教學及就業課程教師的培訓。宣傳國家政策,加強領導,落實“一把手”工程,各部門齊抓共管,合力抓就業,形成全方位、全員化、全過程抓就業的氛圍。
加大推進力度,一切圍繞教學轉,教學圍著就業轉,就業圍著市場轉。廣泛開展創業教育,廣開就業渠道;通過校園招聘會讓學生知道準備什么,通過與校友訪談讓學生知道打算做什么,通過學生社團活動讓學生知道要做什么,通過體驗式就業實習讓學生知道能做什么等加強學生就業。轉變教育思想和教育模式,培養創新能力,重視實踐環節,加強社團建設,引導大學生學會認知、學會做事、學會共同生活、學會生存等五個方面培養大學生創業能力。
將上述促進就業措施和創新能力培養的具體要求,結合我系的實際情況,作為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和人才培養計劃中各個教學模塊制定的指導和依據。
2.4完善培養目標和培養計劃
根據水利水電工程專業學生就業市場需求,在收集、整理和分析用人單位及畢業生調查問卷的基礎上,基于學生學習能力、實踐應用能力和創新能力、創業能力培養和學生就業的要求,本著學有所用、學以致用,通過面向市場的教學改革、課程優化和學科建設以提高學生的工程能力,通過前瞻性的預測,以培養學生自我學習、終生學習的教育觀,制定出在溝通現實與未來中更好地服務社會、服務學生、實現高等教育的全面、協調和可持續發展的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和人才培養計劃,并結合實際不斷修訂和完善。
3結語
針對水利水電工程專業多年來的專業建設和就業形式的分析,立足當前,面向市場,根據用人單位歷年來對人才的要求以及對畢業學生的調查反饋,不斷修改和調整專業培養方案;同時專業建設對市場的反調節上,應富有前瞻性,即教學周期相對長和市場經濟資源配置市場化的矛盾,應使培養方案鎖定在學有所用、學以致用上,通過學習能力、實踐能力、應用能力、創新能力的培養,來提高就業能力、創業能力。研究有意于水利水電工程專業的專業建設和指導學生的就業工作,不僅能促進專業不斷沿著適應社會市場需求的方向發展和建設,培養學生在實際工程中的學習能力、實踐能力、應用能力、創新能力,從而提高學生的就業能力和創業能力,也益于該專業長期穩定的發展;同時具有較廣泛的應用和推廣價值,也可為學校相關專業提供借鑒。
【就業導向的水利水電工程專業培養模式研究論文】相關文章:
以就業為導向改革數控專業教學模式論文12-29
基于就業導向的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探討論文12-02
基于就業導向的高校行政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優化設置探討論文07-26
就業導向下高職市場營銷專業人才培養論文07-29
物流管理專業就業導向探析論文08-04
關于音樂專業學生就業導向的思考論文12-29